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戰國時期儒學思想其實發生不少變化

春秋戰國時期儒學思想其實發生不少變化

儒家一家獨大了兩千年,壓得其他諸子百家喘不過氣來,但是在這個春秋戰國時代可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自從孔子創立儒家開始,雖然儒家一直和墨家被並稱為「儒墨顯學」,但非常諷刺的是,這兩大顯學基本上都並沒有得到當時強國國君的認同。

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孔子所提倡的「王道」,指的乃是周天子的王道。可到了春秋戰國的時代了,誰還買周天子的賬啊。大家都有實力了,幹嘛還要按照你孔子的話去尊重周天子這個王?

所以孔子遊說君王的失敗是必然的。

到了孟子時代,這種狀況也並沒有得到改變。

孟子是怎麼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種話顯然是不可能被君王們聽得進去的,事實上孟子如果是碰到了1000多年後的滿清酋長的話,那麼單單這句話就足夠他掉腦袋了,甚至到了20世紀世界某些,都可能被關押。

說白了,儒家的思想一直就是要「仁」,要「王道」,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諸侯們朝不保夕,恨不得把所有的其他國家統統弄死,這時候來談什麼仁啊王道啊,顯然是不可能得到國君們的重用。

說白了,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這個社會狀況下是根本不符合現實的。

作為儒家在春秋戰國時代最後一位大能,荀況其實已經意識到了儒家的這個問題,並且針對當前的現實做出了妥協。

這種妥協不但在於荀子將法家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更在於荀子已經不像他之前的孔子和孟子兩位前輩一樣,一定要自己的國君去堅持什麼不切實際的王道了。

這種妥協在《荀子》一書之中隨處可見。認為治理國家可以「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君主既可以選擇「義立而王」這個上策,也可以選擇「信立而霸」這個中策,只要不選擇「權謀立而亡」這個下策就行。

又不如說在兼并戰爭之中,荀子認為國君可以選擇「以德兼人,以利兼人,以富兼人」,也是三種方法。

甚至對於儒者本身荀子也分了等級,說:「人主用俗人,則萬乘之國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雅儒,則千乘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後三年,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而伯(霸)。」

簡單的說荀子的主張就是:國君同志,你想要霸道的話,也行;但是你在霸道的同時要記住霸道只是中策,想要千秋萬代的話還是得用王道。

或者這麼說,「霸道」被荀子認為是「初級王道階段」,而荀子所主張的「王道」則是「高級王道階段」,

對於一個儒者來說,這其實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再讓步的話,就等於是否認王道的可行性,那就不能再算是一個儒者了。

但讓荀子灰心喪氣的是,就算自己已經做出了如此的讓步,仍舊沒有任何國君願意採納自己的理論。

齊國只是利用荀子的名聲來提振稷下學宮的名聲從而達到提振齊國名聲的地步,而楚國的春申君之所以招攬荀子也只是因為想表現出一副肯用人的好名聲,對於荀子的理論也是完全無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史記中春秋霸主標誌性事件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