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基地運行一年,已與五所學校建立合作
經過一年運行,上海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基地(以下稱「基地」)通過與上海市特級教師座談和訪談、深入中小學教學一線調研以及參與一線教研活動、與一線學校建立密切聯繫、組織教師培訓講座、舉辦海外專家系列論壇等工作,獲得階段性成果。
1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獲悉,基地目前已與浦東新區海桐小學、浦東新區觀瀾小學、虹口區北郊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和復興高級中學五所上海市學校建立合作,同時還在持續開展課標研究、教材編寫等項目。
2016年年底,獲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基地(以下稱「基地」)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該研究基地主要任務包括制定上海市英語課標,參與編製中小學英語教材,以及培訓英語教師。
值得一提的,2017年6月30日,研究基地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召開新世紀高中英語教材修訂啟動大會。首席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束定芳是這套知名教材的修訂組組長。
一年中,基地的主要成果包括四部著作和第一輯中文期刊《英語教育與教學研究》,以及創設國際上首本專註於兒童及青少年語言學習的英文學術刊物Language Teaching for Young Learners。其中,著作包括《上海市特級教師風采錄》、《上海英語特級教師訪談錄》,以及系統分析了11個國家或地區共105部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及其相關文件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國別研究報告》。當日,這些新書同時發布。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岩松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上海市「立德樹人」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設立於上外的研究基地,發揮了高校對上海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智力支持作用。上外將繼續從人員配置、經費劃撥、資源調配等方面給予研究基地政策支持和保障。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在致辭中表示,得益於上外的外語教育優勢和文化,以及基地兩位專家的精誠合作,英語基地成立一年來從理念到實踐都成效顯著,他代表上海市教委對此表示祝賀。
賈煒表示,要進一步提升對基地功能的認識,立足解決上海基礎教育問題的需要,基地是上海外語教學的「前線指揮部」,同時肩負著上海外語教學水平能否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影響世界的重任。
賈煒指出,學外語不僅要學語言,也要學好文化。因此,基地在研究實踐中要關注學科內容,紮根中國大地,同時中外融通,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家戰略,來思考教育教學的內容。
上外黨委書記姜鋒表示,大學是學術的府第,來自實踐的很多精彩的卓越的經驗,能在此得到升華,一年的成果,充分證明了成立基地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姜鋒回憶了自己學英語的過程,他指出,教育是蘊含有價值觀的,怎麼能讓學生從小感受到文化的寬廣,形成身份認同,是語言教育的重要內容。他認為,外語教育為學子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能使他們從小就有觀察、描述事物,以及形成自己判斷的能力。
當天,現場還舉行了「中國基礎外語教育高層論壇」,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圍繞基礎外語教育這一主題作了報告。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