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爾袞讓他做當代的管仲,他助清兵入關並追擊李自成

多爾袞讓他做當代的管仲,他助清兵入關並追擊李自成

沒錯,他就是吳三桂!多爾袞讓吳三桂做當代的管仲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吳三桂願意幫助曾經的敵人清軍呢?在那個風雲動蕩的1644年裡面,吳三桂內心經歷了什麼樣的波瀾?

?

1644年4月10日,崇禎皇帝發出勤王令。當時,吳三桂統領著4萬軍隊鎮守寧遠,抵禦清軍。他接到勤王令之後,放棄寧遠,緩緩向山海關推進。當他的軍隊到達唐山一帶的時候,他接到了北京陷落,崇禎皇帝殉國的消息。他下令部隊返回山海關,駐紮下來。何去何從的問題擺到了他的面前。

與此同時,李自成招降吳三桂的使者到達了吳三桂的軍營。吳三桂見到使者後,立即讓親兵把使者拿下,封鎖消息。他反覆思考了幾天之後,決定試探一下部隊的人心向背,看一看如果他和李自成合作的話,部將們是否還願意跟隨他。他對部將說話,大意是說,如今都城已被攻破,先帝已經駕崩,我吳三桂深受隆恩,應當以死報國,但不依靠各位無以殺敵,如今應該怎麼辦?問了三次都沒有人應答。

吳三桂再次說話,闖王李自成勢力極大,唐通、姜瓖等原來明朝的將領皆已投降大順政權,我們孤軍難以自立,如今闖王李自成的使者到了,應該殺了他們,還是迎接他們?

將領們一聽這話,紛紛表達永遠忠於吳三桂,無論吳三桂做什麼樣的選擇都誓死追隨。將領們並不傻,他們此時才知道自己的領導原來已經和李自成的使者有過接觸,吳三桂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當吳三桂動身前往北京的路上,突然接到了自己家38口人被殺的消息,自己父親的首級被懸在北京城牆上示眾(也有史學家認為吳襄是李自成在山海關戰敗之後被殺的)。吳三桂一怒之下,再返山海關,準備應對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面對李自成強大的軍隊,吳三桂自知自己的部隊難以抵擋。於是,他決定向清軍借兵以對抗李自成的軍隊。

注意的是,此時的吳三桂並沒有投降清軍的意思。他寫信給清軍,是想要借兵,報酬則是「將裂地以酬」,他是以明朝舊臣的身份和清軍對話。他稱清為「北朝」。他多年和清軍打仗,他了解清軍的脾氣,清軍打仗不過是為利而來。過去很多年,清軍都是遠征掠奪,搶劫到滿意的財物之後即撤出關外。這是一種軍事貴族的部落傳統。所以吳三桂決定用「大利」來滿足清軍,換來清軍的幫助,剿滅李自成。在當時吳三桂眼中,他和清是盟友關係。

?

而吳三桂可能沒有想到的是,儘管當時清軍裡面不願意佔領華北的貝勒、貝子們仍然很多,而且對征服龐大的明王朝心裡並沒有底。然而,風向正在變。為滿清服務的漢人范文程、洪承疇等人的世界觀顯然和滿洲貴族們不同。他們認為應該進軍關內,一統天下,清軍有實力擊敗對手,他們勸說著多爾袞。多爾袞大體也看到了新的機會擺在面前,更重要的是他正在謀求凌駕於諸貝勒之上的個人權威,很顯然,入主中原有利於他實現握緊皇權的目的。在多爾袞強化君權與清廷眾多漢臣的勸諫之下,多爾袞決定讓滿族從部落戰爭時代向帝國統治時代推進。

多爾袞回信給吳三桂,明確表示願意和吳三桂聯合對付李自成,並在信中提起了管仲的故事。大意是管仲先後效忠二主,在和齊桓公作戰時,差點殺死了齊桓公,後來卻輔助齊桓公成就了一番偉業。多爾袞勸說吳三桂放下顧慮,做當代的管仲。管仲在歷史上,是正面人物。

當清軍接近山海關的時候,卻突然停了下來,坐山觀虎鬥。眼看吳三桂和李自成的部隊互相耗得差不多,吳三桂即將抵擋不住的時候,清軍開始出動,一舉打敗了李自成的軍隊。吳三桂後來上書給康熙皇帝時,說了這次戰爭的經過。當時,吳三桂在那樣形勢下和多爾袞殺白馬黑牛立誓,吳三桂同意在平定闖賊之後,整個中國都屬於多爾袞的「貴國」。然後,吳三桂按照滿族習俗剃髮。

這個髮型剃得不標準

此時的吳三桂已經失去和清軍平等談條件的地位,成為了清軍的一部分,並在後來清軍的征伐中出力甚多。吳三桂一路追殺李自成的部隊以及後來的明軍勢力,並追回逃到緬甸的南明永曆帝,在昆明把永曆帝殺死。無論吳三桂的心路歷程如何,結果就是結果。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倉庫 的精彩文章:

年輕時運煤為生,部下做了總統,孫中山溥儀住過他家,老時掃地

TAG:歷史倉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