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是因為武器落後才被八國聯軍狠揍嗎?答案有點毀你的三觀

晚清是因為武器落後才被八國聯軍狠揍嗎?答案有點毀你的三觀

晚清政府的11萬軍隊鬥不過聯軍的2萬多人,本質是是因為,當時的中國:除了武器裝備是現代的,其餘包括軍事理念、指揮系統等,都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要知道張之洞,李鴻章這些人是非常熱衷於武器的,他們認為,大清朝之所以如此羸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武器不行,才吃了大虧,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義大利佔領天津後:

義大利海軍中將西蒙寫給英國公使信中談到:

「我們發現了,最新式的曼利徹式卡賓槍的型號,比聯軍中列裝的卡賓槍更為先進;

而克虜伯大炮比德軍現役的所有大炮口徑更大、瞄準更精、射程更遠、更為新式。,隨後戲謔的說:「可惜,我們拿不完,因為只有兩隻手」」

所以對於武器裝備,慈禧也是不含糊,畢竟她也算是個半個改革派吧,只要這些中興名臣提的問題

她是能滿足一定會滿足,可後來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好像是沒有李鴻章,張之洞的身影的

李鴻章

為什麼當時他們不聚兵抗擊,本就該保家衛國的裝備,不就應該在此時大顯神威嗎?

當時歷史課本上,看到這一塊感覺好奇怪,腦子裡就會飄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是慈調不動李鴻章,張之洞這些人吧

畢竟慈禧在很多人的心中留下的印象不好,既然你不好,肯定是道德有缺陷,那為什麼還要聽你的呀

其實,歷史有趣就有趣在這一塊,隨著你的閱歷慢慢提升,格局慢慢的開闊起來,再把綜合因素放進來,會有這樣的一種感慨:

哦,原來這樣做也可以理解呀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首先,在八國聯軍侵華前夕,李鴻章,張之洞等這些人,是不同意義和團的「扶清滅洋」,自己的幾斤幾兩重,他們心中有數,後來李鴻章不就說自己是個裱糊匠嗎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

其次,也不同意慈禧老太后的同時向所有的邦交國宣戰,這中間少不了端王載漪的起鬨,既然你老太太不明事理

我們這些大臣可不能跟你一起胡來,我們還是要守得一方百姓的

再次,慈禧也不是一個不懂事的人,作為一個掌舵的女主人,那些封疆大吏都被她擺弄的妥妥的

所以政治層面也不是白痴,既然你們這些巡撫總督有意保存報價實力,東南互保,那我就持默許吧

說到晚清,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其國力衰弱落後,武器裝備水平也是極差,因此面對世界列強的堅船利炮,自然不堪一擊。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並非如此!事實上,清朝後期的武器裝備水平並不比列強差多少,甚至可以說能排在世界先列。(註:此處只談武器裝備!若論及整體軍事實力,那自然另說。)

清朝自洋務運動開啟之後,清軍裝備水平迅速近代化。以淮軍、湘軍以及部分綠營兵和八旗兵為代表的清軍,不僅能配備上自行生產的武器裝備,更頻繁從歐洲進口的時下最先進的軍事裝備。

在甲午戰爭之際,清朝海軍實力可以說和日本不相上下,陸軍實力更是遠超日本(具體數據不做說明,可自行考證)。清朝海軍總體實力在1891年被英國《武備報》評為世界第8(日本第16);而陸軍實力被美國評定為世界第三。

甲午之戰中清軍極為先進的機械裝彈、全向旋轉的重型加農炮

可是,甲午之戰,卻以日本大獲全勝、清朝慘敗告終,最終兩國國運徹底改變。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場意義重大的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當時清軍大多配備西式先進武器,並擁有速射機槍和各式大炮,武器裝備水平絲毫不比列強差。我們可以從八國聯軍不費一彈之力收繳的一座天津清軍軍械庫可以窺見當時武器裝備的豪華。據當時的義大利海軍中將西蒙自述,裡面有各種各樣最新出產的先進武器,其武器數量之多,甚至可以給兩萬八國聯軍全部配備還有富餘。

晚清的強大武器,主要裝備到了剛剛組建的新軍。聶士誠的武毅軍就裝備了大量先進武器,其中最強大的有兩種。

一種是諾爾登費爾德式速射機關炮,有37毫米、47毫米和57毫米三種,以37毫米口徑機關炮最牛。這種機關炮彈丸初速可達700~1100米/秒,平均射速600發/分,最大射速1200發/分,有效射程一公里以上。如果用這種武器向八國聯軍開火,5萬八國聯軍不夠塞牙縫的。可惜的是,這種武器配備到天津之後,就一直封存在武器庫里,最後都被八國聯軍繳獲。在八國聯軍繳獲天津清軍武器的清單上,有57毫米諾爾登費爾德式速射機關炮42門、47毫米諾爾登費爾德式機關炮42門、37毫米速射機關炮10門。

另一種是馬克沁重機槍,中國稱為「賽電槍」,該槍為英籍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於1883年發明,1884年獲得專利。1895年,李鴻章購進一批最先進的馬克沁重機槍,並配備於新軍。這種機槍口徑為 11.43毫米,槍重 27.2千克,水冷槍管,採用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速 600發/分,可以單、連發射擊,也可以通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 100發/分。如果用這種武器向八國聯軍開火,同樣可以將八國聯軍完美切割。可惜的是,這種武器也沒有向八國聯軍開火,直接被八國聯軍繳獲了。

那我們就有疑問了?為啥這些武器不給當時清軍用呢?放在這裡發霉呢?

這我就得說說當時清朝「武器購買的報銷」問題了。

俗話說,槍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可不是說著玩的。當時曾國藩和李鴻章打完了太平天國和捻軍,結束了內亂。最頭疼的一件事也是報銷軍費。這兩場戰鬥打完了,報了三千萬軍費。仗是打得非常漂亮,但是報賬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報賬程序問題。清朝規定,報賬必須經過戶部,然後審計合格後,再交由皇帝蓋印,這樣才能拿到軍隊開支。本來這一程序也不複雜,主要是要交「部費」。而這個「部費」佔了整個報銷費用的百分之一點三,就是說差不多四十多萬白銀,合成人民幣差不多八千多萬。而這些還是給戶部的一般人員,還不算堂官那些。

最後討價還價將部費降到了八萬。但曾國藩還是不滿意,於是寫了一篇報告給皇帝,講了自己的難處,請求這筆軍費不給戶部審計直接報銷。而皇帝同意了,曾國藩感激涕零,覺得這比讓他陞官還高興。

所以我們看到,晚清時期,軍隊總是在戰場上說子彈不夠,槍械不足、落後。等到上面撥錢下來時,已經完了。倉庫里都是最新武器,而清軍手裡全是一些老套筒。而李鴻章等人有錢,但是也不願意自己掏腰包。上下都污,怎能不打敗仗。

作為曾國藩的門生和曾經的屬下,李鴻章在嘗到洋槍洋炮威力的甜頭之後,興奮地寫信向老師曾國藩報告說:西洋武器的威力就是大,遠非我們那些個大刀長矛的冷兵器所能比的。接到信後的曾國藩對此表現得非常淡定,他回信說:不要過於相信和依賴那些洋鬼子的先進武器。他甚至在信中以美女來打比方,說真正的美女是不施粉黛的。他指出:戰爭最重要的是人,士氣遠比武器重要,勇敢的戰士才是戰鬥力,武器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

李鴻章見老師對西洋武器不感冒,又在1863年的5月特地寫信給曾國藩說:老師您看,以前俄國和日本就是因為不知道使用洋槍洋炮,所以國家的戰鬥力非常弱。現在您看,他們從國君到大臣,都虛心地向英國和法國這些武器裝備精良的國家學習。他們不僅學習英法的武器使用技術,還學習他們製造輪船和槍炮的技術。您看他們的國家隨之強大了起來,現在居然敢和英法抗衡了。

俄國和日本後來在中國擺場子幹了一仗時,中國的洋務運動也早搞起來了。甲午戰爭時,中國的海軍軍力在世界排名第六。後來,居然有人將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歸咎於中國的海軍軍力還沒有達到第一的水平,所以才失敗了。而當時的日本海軍軍力排名在中國之後。戰前中國海軍到日本訪問時,當日本人看到曬在炮架上的衣物時,參觀的日本軍官就說:我們一定能打敗他們。無論是洋務運動之前還是洋務運動之後,中國的對外戰爭,最終的結果不是賠款就是割地,就連靠雜牌軍打贏了的中法戰爭,最後都是以出賣國家利益收場。

也許曾國藩看到的是中國人的精神內核了,而李鴻章卻還在迷信武器,當武器不能左右人的思想時,再好的武器都是一堆廢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談詩扒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全面抗戰爆發,中國卻還在向日本賠款,究竟是何種原因

TAG:煮酒談詩扒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