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紀曉嵐因兩次被人捉弄對對聯,為何最後把對方對的生氣不說還無可奈何!
清代的大才子紀曉嵐,出身書香門第,十歲時就能出口成章,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長大後,與其他讀書人一樣,紀曉嵐也想通過科舉考試,實現心中的理想和抱負,學習非常的刻苦,每天都讀書到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十歲的時候,紀曉嵐以優異的成績考中進士,並且順利殺入總決賽,也就是由皇帝親自出題的殿試。
據說紀曉嵐小時候聰穎異常,而且十分調皮,號稱神童。有一天,紀曉嵐帶了一隻家雀去上學。他害怕老師發現,於是藏在了學堂的牆洞里,並堵上了一塊磚頭。藏好之後,就去上課了。沒想到,家雀被私塾老師石先生髮現了,石先生又是個古板的老學究,認為這是玩物喪志,於是就把家雀摔死了,然後再放回牆洞里,用磚堵好。大概是為了教訓教訓學生,石先生還特意在牆上寫了一聯:細羽家禽磚後死。當紀曉嵐下課後再去喂家雀時,發現它已經死了。心裡正在疑惑,忽然看見牆上有一聯,他斷定這是石先生所為,略一思索,就在旁邊續寫了下聯:粗毛野獸石先生。石先生看到之後,很是生氣,這不明顯的辱罵自己嗎?而且他猜到了是聰明調皮的紀曉嵐所寫。於是石先生手執教鞭前去責問紀曉嵐。紀曉嵐很大方就承認了,還從容不迫地解釋說:「先生教我對對聯要工整,我正是按照先生所教的方法,一個字一個字對出來的啊!你看,『粗』對『細』,『毛』對『羽』,『野』對『家』,『獸』對『禽』,『石』對『磚』,『先』對『後』,『生』對『死』。這樣對出來的下聯,不就是『粗毛野獸石先生』嗎?如果先生認為這樣對仗不工整,那麼就請先生改一下吧!石先生皺著眉頭,無可奈何,長嘆了口氣,拂袖而去。
後來紀曉嵐雖然沒能考中前三甲,但的名次也不低,在眾多才子中排在了第七名,被任命為翰林院為庶吉士,從此開始了仕途的生涯。起初,紀曉嵐認為,以自己的文學功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陞官,但現實是殘酷的,他在翰林院庶吉士的崗位上工作了兩年多的時間,依舊沒有被提拔的跡象。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又準備的人,在乾隆五十大壽的時候,別的官員都送上了價值連城的壽禮,而紀曉嵐則獨闢蹊徑,寫下了一副對聯:「上聯: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下聯:五十年聖壽,自前茲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紀曉嵐這是在拍皇帝的馬屁,但這一招的確好使,讓乾隆高興的不行,並記住了紀曉嵐的名字。
還有一次,乾隆身邊有一位太監,他也讀過一些書,由於乾隆喜歡對聯,此太監為了討好皇帝,在對聯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當他聽到紀曉嵐為皇帝寫的那副對聯後,心想:「紀曉嵐真會拍馬屁,你這對聯也不咋地,我也可以想出來,以後一定要找個機會好好教訓你一番,讓你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乾隆為了考驗紀曉嵐,就出了一個題目,讓太監把給紀曉嵐送過去。太監來到紀曉嵐工作的地方,看到他正在讀書,而此時正值寒冬臘月,紀曉嵐穿著棉衣,手中拿著一把扇子。於是,太監眼珠一轉,就想到了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上聯,沖著紀曉嵐喊道:「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紀曉嵐是何等的聰明,知道太監在諷刺自己,但他並沒有生氣,而是笑著回了一個下聯:「老太監,生南方,走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乎?」紀曉嵐一下就擊中了太監的軟肋,讓他無地自容,放下乾隆給紀曉嵐出的題目,怒氣沖沖地離開了。
對此,看到這裡,你們對紀曉嵐的兩次機智對聯有什麼看法?歡迎踴躍參與探討。


※專家在陝西咸陽發現「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墓,為何打開墓地一瞬間心都涼了?
TAG:穿越歷史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