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天臘八,粥的學問你知道嗎 怎麼吃出好粥 為家人收藏

明天臘八,粥的學問你知道嗎 怎麼吃出好粥 為家人收藏

粳米

具有補中益氣、養脾胃、和五臟、除煩止渴、益精等功用,可用於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等病症。

糯米

如果平時里有出虛汗的毛病,則可以在粥中加入糯米,可助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

薏米

保健的意義更強,因為薏米具有健脾、清熱、滲濕的功能,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有良效,還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美容。

小米

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睡不好的人也該吃一些小米,對改善睡眠有良好的效果。

赤小豆

根據古籍記載,最早的臘八粥就是用赤小豆來煮的,幾經演變,才加入了不同食材。中醫認為赤豆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消腫之功,對於脾虛腹瀉以及水腫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黃豆

富含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素等豐富的營養,可以提高臘八粥的營養含量。

花生

具有潤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種功能。對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齒衄鼻衄、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有食療作用。

核桃

具有補腎納氣、益智健腦、強筋壯骨的作用,還能夠增進食慾、烏鬚生發,根據科學研究表明,核桃中的磷脂,對腦神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

松子仁

滋潤心肺、通調大腸。

葵花子

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可調節新陳代謝,改善腦細胞抑制機能。晚餐後少嗑一些葵花子,還有利於消食化滯,幫助睡眠。

蓮子

雖然屬於堅果,也擁有堅果的營養優點,但脂肪含量卻很低,適合消化功能弱的人選用,可補氣健脾。

桂圓

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維生素等物質,能夠營養神經和腦組織,調整大腦皮質功能,改善失眠、健忘症等。

大棗

養血安神,身體虛弱、神經衰弱並伴有失眠的人,經常吃大棗對身體很有益。

百合

百合對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引起的心悸、失眠、多夢有較好的療效。失眠者可經常食用百合蓮子粥。

栗子

能補腎益氣、治腰酸腿軟。

枸杞子

具有平補肝腎、延年益壽、調節血脂的作用。

另外,胡蘿蔔、芋頭、青菜、豆腐、油豆腐、木耳等食材也都可以選擇入粥。

專家推薦健脾胃做頓黃色粥

主要食材:小米、燕麥、花生、土豆

現在,得胃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包括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推薦喝點「黃色粥」。

首先當然有小米了,和胃溫中,非常適合脾胃虛弱者吃。小米粥的口感不好,可在裡邊加燕麥,燕麥同樣有益肝和胃的效果。第三樣是花生,煮得軟爛,同樣非常好吃。

如果因為胃部不適而睡眠不好,可再加些土豆塊,既可健脾養胃,還可安神。如果想口感還再好一點,可以搭配芝麻、紅棗之類的食物。總體看來,這道黃色粥,性平和,不管哪個人群都比較適合。

GIF

補肝腎喝點黑色粥

主要食材:黑米、黑豆、黑芝麻、核桃、栗子、山藥、黑花生

到了冬天,可吃點補腎益氣的食物。怎麼挑選呢?可多買些黑色食物。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煮粥。你看看,像黑米、黑豆、黑芝麻,還有核桃、栗子、山藥、黑花生、紅棗這些,它們都是養腎固本的好食材,一碗粥就可以把它們全部吃下去,養生效果極佳。

黑米所含的維生素B1、B2是普通米的2到7倍,蛋白質含量比普通大米高6.8%,而且它所含的膳食纖維較多,比較適合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黑豆也是一種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蛋白質含量相當於肉類的2倍、雞蛋的3倍,牛肉的12倍。黑芝麻就不用說了,腦力勞動者更應補充一點,還可以在粥里加一點核桃,也有健腦益智的作用。煮黑色粥的時候還要放些大米,最好是糙米,這樣既美味,又有健脾養胃作用。

黑豆和黑米不容易煮熟,可提前泡好,不過要注意,泡過的水不要倒掉,煮粥時加進去。或者用高壓鍋,多種食材可同時放入鍋中,上氣後半個小時即可。

GIF

手腳涼煮鍋紅色粥

主要食材:紅豆、紅棗、枸杞、桂圓、糯米

很多女孩子一到了冬天就手腳涼,多與氣血不足有關。應對方法就是多吃點紅色食材。可試試把紅豆、紅棗、枸杞、桂圓加在糯米粥里,吃起來非常可口。

其中紅豆可健脾利水,紅棗可補益中氣、養血安神,枸杞則可滋補肝腎,桂圓可補血養神,再配上強健脾胃的糯米,營養很豐富,又具有滋養作用,適合血虛體質的人群,特別是青年女性還可以調經養血,改善微循環,達到改善面色,溫暖四肢的作用。

這裡邊紅豆比較難煮,最好提前浸泡4小時以上,高壓鍋微火煮半小時,然後再將紅棗、枸杞、桂圓分別放入再煮10分鐘,這樣煮出的粥又糯又滑,香甜可口,也最容易被胃腸吸收。

如果正趕上月經期、產後期,可在食用此粥的同時加些紅糖,則具有溫經活血的作用。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食健康與養生 的精彩文章:

TAG:美食健康與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