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詳解三英戰呂布

詳解三英戰呂布

人人都說三英戰呂布,可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是三豪,三傑,而要是三英呢。其實有個說法,叫做「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傑,千人者曰俊,萬人者曰英」。因此啊,萬里挑一的才是「英才」。

那麼劉關張萬里挑一嗎?當然是。史書上都有說過「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所以關張二人英雄無疑。至於劉備,連這兩位萬人敵都是他的小弟,他當然至少可以算得上是兩萬人敵。

再說萬人敵到底是個什麼程度。不知道諸位有沒有玩過有名的三國背景遊戲《真三國無雙》。也就是那個有名的割草遊戲。為什麼叫割草遊戲呢?因為你控制的豪傑手持刀槍,砍人如割草,殺人如斬麻。那麼就這個遊戲,一局下來一般的戰績殺人數也就是數百的樣子,並不過千。離萬可就差遠了。在這裡舉這個例子,其實是想說,遊戲比之現實已經誇張百倍,單憑一人沖陣殺戮,也只能以一敵百,並不能力敵萬人。所以單憑掌中青龍刀,手上丈八矛,想要做萬人敵,那是不可能的事。那麼何為萬人敵呢?

史記有載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

雖然後來項霸王也沒有好好地學完兵法,但是至少有一點可以清楚。就是所謂萬人敵,指的並不是個人武力,而是指可以統御軍隊,行軍作戰。

所以關羽張飛真正厲害的地方,並不是單挑,而是打仗。當然了,在演義中又是另一回事了。在古時聽說書,當然是突出個人武力,因為聽起來既有趣激烈,又通俗易懂,很容易地就熱血起來。擺到現在,再看三國,其實就沒有必要把重點放在到底誰比誰厲害,誰武力比誰強上了。

所以我們撇開武評看故事,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有什麼細節可以品味的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這一戰,首先登場亮相的,不是劉關張,而是呂奉先。書中詳細地描寫了呂布的穿著打扮,最後還給了流傳至今的八字考評: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個乃是第一次從作者旁觀者的角度,給了呂布一個全面亮相的機會。這一場,與其說是誇讚劉關張,不如說是替呂布立一小傳。

之前呂布也有過一場戲,不過重點不在他的武勇上。或者說雖然稱道了他的厲害,但是不曾正面描寫,比較多的是給呂布此人戳了個污點:反覆小人。直到虎牢關前這一場,才把重點放在了呂布的儀錶不凡和武力出眾上。再後來,呂布還有一場重頭戲,就是大家都很期待的與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的感情戲。

呂布必須走過這三場戲,才被從性格到脾氣到能力都完整地刻畫出來。而且這三場戲第一場半文半武,第二場純武戲,第三場純文戲,安排得也是恰到好處。

所以說,這一場打鬥,要立出來的人物,首先是呂布。

書中慣例用了襯托的手法,來寫呂布武力之高。所以先上來兩個炮灰,一個叫方悅,據說是河內名將,五個回合不到就被殺了。看來這個「名將」兩字,無非是顯得呂布更加厲害罷了。若真是名將,須不會如此不濟,又或者河內竟然無人,竟叫豎子成名?再一個叫武安國的,十來合被砍斷手腕。

說到這裡,不免要說一下戟這個武器了。戟身子跟槍相似,但是旁邊有小枝,呈月牙刃,小枝有單面的也有左右對稱的,據說呂布的方天畫戟就是左右對稱都有小枝的那種。所以戟這種兵器,除了帶著槍的招數能扎能刺之外,還帶有刀與斧的特點能劈能砍,兼具了槍的靈活多變與刀斧的大開大合。而且因為多了些枝節,所以相對沉重。因此,對使用者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又要有氣力又要有頭腦。歷代演義小說中,真的能用戟的都是超一流的高手。

第三個上的是公孫瓚,戰不數合便敗走。不要看公孫瓚敗走,從對比角度上看,應該比前面兩個要厲害些。因為啊,畢竟還來得及逃走,真要功夫差,只怕想逃都沒處逃。當然了,公孫瓚來得及逃走,是因為張飛來了。

三英戰呂布這一場中,呂布當然是核心人物,那麼劉關張三人呢,其實也分個主次。主要的是誰呢?就是張飛張三爺了。

為什麼是張飛為主呢?因為前面關羽已經斬華雄顯過威風了,不論從故事編排還是從人物需要上來說,都得是張飛露臉了。

張飛人未到,先大喝,這一喝又是三國中流傳至今的經典語錄:「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前半句是經典罵人話。後半句是經典出場語。

就從這「三姓家奴」四字就可知世人都誤解張飛了。張飛可不是粗人那,張飛實乃三國第一毒舌!我以為,這四字一出,什麼孔融禰衡的,統統都被張飛比下去了。

後來擊鼓罵曹的禰衡,一篇說辭,把曹操手下文臣武將都罵了個遍。不管他罵的出發點如何,但是其中很多罵得沒道理,沒立足點。就好比揪著別人亂罵「王八蛋,狗雜種」。無非就是做了個噴子罷了。這種罵,只能稱之為「謾罵」,並沒有什麼水準。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罵到點子上,沒有罵到根子里,沒有戳到別人心裡真正的痛。而且長篇大論什麼的,當真是曹丞相好風度,換個粗胚哪裡等得及你說那麼多話,早就大喝一聲「放你娘的狗臭屁」把話語打斷,然後再接一句「拖出去斬了」,整個世界就清凈了。

再回看張飛的罵人。就四個字,簡單明了,可是呢,簡直就罵到了呂布骨子裡。他本姓呂,叫過丁原爹,又認了董卓爸,豈不是三姓?所以就三姓這兩個字,就把呂布好長的一段人生經歷和反覆無常的行徑都涵蓋在了裡面,可謂高度概括。再有後面家奴兩字。可不是單純的貶低呂布哦,其實是道明了呂布的地位。他當人養子,為人打殺,其實無非就是個高級打手低級奴才罷了。所以「三姓家奴」四字,簡直就是四把鋼刀,刀刀扎心,卻又字字是實。呂布聽得這四字根本回不了嘴,罵不轉口。你說這四字,是不是勝過別人一篇罵文?絕對可算得上是三國之中第一罵。有人說了,這是第一罵,難道比諸葛亮罵死王朗還厲害?確切的說,諸葛罵王朗那個根本不是罵,只是論理罷了。若不是王朗年紀大了又內心有愧,怎會栽下馬來?換個臉皮厚的,完全不在意好不好。所以說,一罵蓋三國的,非張翼德這一句不可。從此,呂布就背上了「三姓家奴」這個美名了。而且這一罵的實際功用也非常強,可不僅僅是痛快一下嘴。因為呂布立刻就撇下公孫瓚來戰張飛。你以為呂布何苦跟當時籍籍無名的張飛來戰?按理說公孫瓚才是一路諸侯值得一殺呢。那是因為實在是被罵的慘了,咽不下這口氣啊。

張飛接住呂布,先戰了五十多合。這個數字很重要。因為說明了張飛可不是只會一張嘴,至少在呂布手下走了五十多合未露敗象。這一戰就算沒有劉備與關羽上陣,也夠張飛成名的了。畢竟當時的張飛不過是一小小縣令手下的步弓手而已,實實在在的無名卒。所以這一戰,就是書中給張飛定位揚名氣的。

接下來,便是關羽上了。當時乃是戰場,又不是比武場,二打一也沒有什麼稀奇的,可是呢,和張飛打了五十合不分勝負的呂布,見來了個關羽居然也並不害怕,又打了二十餘合還是不分勝負。哇,這呂布就厲害了,豈不是越戰越勇。

這邊一方面當然是相當誇張地拔高了呂布的個人作戰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暗地裡拔高一下張飛的能力。因為關羽斬華雄在前,所以人物在讀者心中已經有良好定位。這邊再一上,來個雙戰呂布,就給讀者一感覺:原來張飛打了半天拿不下呂布並不是張飛不濟,張飛跟關羽看來應該差不多呢,只是呂布太厲害而已。無形之中,讀者心目中張飛武勇的感覺就上來了。

再接著就是劉玄德舞雙股劍上陣了。好多人都借著這個哏嘲諷劉備,說劉備就是充數嚇唬呂布的,其實並沒有什麼作戰能力。那麼這邊我要替劉備辯護兩句。

首先,兩打一也已經打了,再上一個也無所謂。剛才說了,這是戰場,一百打一亂刀砍死也是可以的,並沒有什麼公平一說。

然後,兩兄弟在搏殺,做大哥的也衝上去,這個就叫做兄弟全義,同進共退。正所謂出馬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劉關張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這是在三國全書第一回就定下的基調,也是演義中劉備始終貫徹一生的宗旨之一。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下他不管行與不行都有不得不上的理由。

再次,劉備在書中或者大家心目中,是作為一名「勞心者」存在的。動武這件事當然不是他的首選,但是,並不能說明他的武力值就很低啊。到了後來,他地位逐漸升高,自然沒有必要也不應該由他來出手動武了,自然也就沒有表現的機會了。可是,在這種剛登場完全沒有地位沒有人手的初級階段,他親自上一次場,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吧。

最後,劉備的武力值比之已經打了七八十合的三位如何呢?書中說了,弟兄三人如走馬燈似的把呂布圍住,旁人都看得呆了。至少說明劉備在這場高水平的戰鬥中,是能插得上手的。這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剩下的旁人就沒能力與膽量插手,只能做布景牆看著發獃。當然了,相比之下,劉備還是三人中相對較弱的一環。因為呂布最後還是以他為突破口,虛晃一戟,逼開劉備,跳出圈子,全身而退。以呂布這種高手,這點眼光斷然是錯不了的。

(三個人圍著呂布,才像走馬燈)

這一戰,畢竟呂布還是敗了。也折了銳氣,算是給後續孫堅大破董卓伏下了一點引子。

可是這一戰其實還是有遺憾的。誰有遺憾呢?當然是本戰的重點人物張飛。他遺憾什麼呢?他內心不服啊——兩位兄長來了,豈不是不顯我的本事?雖說現在三個打一個,也把他打敗了,可是焉知我一人大戰百合之後,不能戰而勝之?所以啊,張飛後來特愛挑釁呂布。他最愛說的就是:「來來來,我與你大戰三百回合。」你以為就是一句狂言嗎?非也。這個乃是張飛對自己的內心定位:五十回合間我與他不分勝負,一百回合後我可能略處下風,但是我年輕力壯,氣力悠長,若能拖到兩百回合後,我便立於不敗之地了,拖得越久對我越有利,如果真能大戰滿三百回合,勝利的一定是我燕人張翼德是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庸風 的精彩文章:

雲長溫酒斬華雄

TAG:庸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