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根裕的烏托邦,流浪詩人的自由夢想

曾根裕的烏托邦,流浪詩人的自由夢想

「 黑曜石 」 十件系列,局部,2017 年,四方當代美術館 「 黑曜石 」 展覽現場

作為日本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曾根裕早在90年代就被世界頂級的 David Zwirner Gallery 納入畫廊代理的第一批藝術家名單中。他與中國的淵源不淺,除了20年前在東南沿海的崇武小鎮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次他更把近十年來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展覽搬到了南京。我們採訪了這位很酷、很有趣的藝術家,聽他聊聊他夢想的自由烏托邦。

一場狂歡 再現雪豹精靈

藝術家在途經中國西藏時對雪豹的想像,日後逐漸演變為他雪豹系列大理石雕塑的創作靈感。然而無論是定格純凈迷人的都市系列《香港島》這是一場恰到好處的狂歡,藝術家背上他最愛的吉他,恣意撥扣琴弦,與 Oscar Murillo 在 Rirkrit Tiravanija 創作的《油罐舞台》上忘情表演。與其說這是正在四方當代美術館進行的 「 曾根裕:黑曜石 」 展覽的開幕式表演,倒不如說這是曾根裕期待已久的又一次狂歡 party。

藝術家曾根裕在《油罐舞台》上的表演

不羈的長髮、老煙嗓、熱衷 Chanel 的粗花呢夾克,52歲的曾根裕身上有著流浪詩人般癲狂的氣質和搖滾客的不羈。他個性天真放縱、喜歡熱鬧,這也成為他作品表達的一部分。他曾在1997年創作的作品《生日派對》中,以影像方式記錄了他在不同地方舉辦的100場生日派對。並邀請了不同種族、不同年齡的群體參與其中。而上一次為慶祝藝術家為四方當代美術館特別創作的大型雕塑作品《雪豹花園》而舉辦的篝火派對的歡快場景,現在想來仍歷歷在目。

《生日派對》,1997年

「 雪豹 」 是徘徊在曾根裕腦際中的一個幽靈,也是長久以來橫卧在他心中無法繞開的創作情結。在三十年前一場橫貫亞洲大陸的旅行中, 藝術家在途經中國西藏時對雪豹的想像,日後逐漸演變為他雪豹系列大理石雕塑的創作靈感。然而無論是定格純凈迷人的都市系列《香港島》《曼哈頓島》,還是藏在美妙光影中的《它看上去像一隻雪豹》,抑或是直接以雪豹命名的《巨型雪豹》,我們在這一系列作品中都難見雪豹的真實身影。在那一刀刀深入其中的大地紋路里,雪山、叢林以及河流之中,雪豹的形象始終以精神意向隱匿其中。

《小曼哈頓》,2007~2009 年,圖片由卓納畫廊提供

《它看上去像一隻雪豹》,2002~2006年

《雪豹花園》,2016年

曾根裕曾這樣提及《巨型雪豹》:「 我覺得那是一隻漂亮的雪豹,或者類似那樣的東西。人們問我為什麼沒有雪豹的問題,但是我並不想回答。沒人理解沒關係,我感覺到了,所以我給它取了這個名字,最終我將親眼見到雪豹。」於是,便有了四方當代美術館西側草坪上那個長達30米的巨型雪豹雕塑。當你站在空中展廊俯瞰雪豹時,才可以一窺在雪域高原神出鬼沒的雪豹精靈全貌。

《巨型雪豹》,2004年

24小時的藝術家

在眾多身份中,曾根裕堅稱自己永遠都是一個雕塑家。他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裡一直赤誠、美好,因為他的心裡始終住著一個孩子,喜歡用雕塑和世界對話。而他對美、對細節、對一切美好東西的追求,你都可以在一個個大理石定格的雕塑中覓到。不管是時光的凝固,抑或是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的交互,他用明朗又美好的方式呈現最簡單直接的概念。我們在他的身上看到美國早期觀點藝術家的影子,和雕塑家最原始的創作方式—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打磨作品的神性,儘管他的肩膀已經因為長時間的雕塑創作工作而整個變形。他曾說:「我,是吃藝術飯長大的!」

曾根裕在光盒子工作室繪畫

四方當代美術館館長陸尋稱他是一個瘋狂的藝術家,滿足了他對藝術家所有的幻想。他將全部的激情和精力投入到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創作的生活之中,藉助藝術語言來將自己對自然的熱愛傳達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細微之處。在墨西哥,他創作栩栩如生的巨大藤編香蕉樹;在中國崇武,他用白色大理石創作純凈的冰雪世界。對曾根裕而言,大理石和棕櫚藤的創作為他提供了完全相反的兩條創作思路:「 大理石的創作是切割,是在做減法,而藤的創作是編製,是在做加法。」

「 熱帶構成系列 」 之《香蕉樹7號》,2008年

《高速公路》,2003年

他在 「 遊樂場 」 系列中,用大理石將旋轉木馬、摩天輪、海盜船等遊樂場設施定格在它們旋轉飛起的一刻,將最高漲、最飽滿、最歡愉的熱情瞬間凝固在大理石極具禪意的冥想、寧靜的無聲感中,既矛盾又平衡,既概念又直觀。他把對雕塑的無限熱情,都凝固在那一瞬間,刀刀雕刻出來。他把大自然和城市當作童年的遊樂場,無拘無束地在其中玩耍;又似一個大自然和城市的魔法師,用自己極具天真並富有想像力的視角打量著我們看似平凡的世界,將現實中平凡的事物轉變成最能製造驚奇和新鮮感的藝術品。

《海盜船》,2017 年,「 黑曜石 」 展覽現場

《摩天輪》,「 黑曜石 」 展覽現場

如果說曾根裕的雕塑創作更像是使用石器時代的技藝在當代藝術中展現新的美感,那麼他在 「 黑曜石 」 的創作中,則是真正探討了關於什麼是雕塑的最根本問題。展覽的海報設計非常有趣,一隻小猴子手捧雪球,正在好奇地觀望。藝術家用簡單又有趣的方式說出了自己的心之所想:人類社會很早之前就出現了雕塑。這個雪球就是一件雕塑,雖然它只是一件臨時的、短暫的作品,但卻抓住了雕塑最本質的東西:時空錯綜交織里的可以看見的喜悅。比如在作品《電影院》中,他用一整塊實在的楔形石頭凝固老式放映廳里的光線,比如他在 「 遊樂場 」 系列中定格的最歡愉的瞬間和在《威尼斯》《香港島》里雕刻的城市景觀。

《任何你喜愛的顏色》,2017 年,「 黑曜石 」 展覽現場

被印地安人稱為 「 阿帕契之淚 」 的黑曜石是石器時代最受歡迎的切割工具,這些從遙遠的火山熔岩中走來的靈石,訴說著關於人類最古老的儀式和秘密。談到本次展覽的標題 「 黑曜石 」,曾根裕借用了一個概念:他認為它在石器時代的地位就像現在的智能手機一樣,既能用於切割,又可用作鏡面,是多功能的材料。而在這次展覽中最新展出的《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夜》的靈感則來源於他自己正在籌備的一本關於哲學的書里其中一章涉及的主題。對他來說,iPhone 就是他的黑曜石,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 「 黑曜石 」,建造屬於自己的烏托邦。

「 黑曜石 」 十件系列,局部,2017 年,四方當代美術館 「 黑曜石 」 展覽現場

採訪 & 文字 & 編輯 / 劉佳家

圖片 / 四方當代美術設館

社交媒體責編 / 劉曉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oFigaro 的精彩文章:

在城市建築的構架和輪廓里,發現時間的另一個維度

TAG:SoFiga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