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畫家李唐:《採薇圖》的故事

宋朝畫家李唐:《採薇圖》的故事

李唐是宋代著名的畫家,南宋畫院的領袖人物。他山水畫成就最高,他的畫成為了南宋畫院山水畫家的幕本。宋高宗曾評價他說:「李唐可比唐李思訓。」除了山水,他也搜長畫人物,他畫的人物很有颯逸洒脫的韻味。 這一天,李唐閑來無事,在書房翻看舊時朋友們和他互蹭的圖畫。他拿起一幅清新的《高士圖》,這幅《高士圖》是他一位談得來的好朋友,在他過生日的時候,送給他的「壽禮』。這位朋友本來不善畫畫,據說為了畫好這幅壽禮,曾一夜未眠呢。 看著畫上像娠螺一樣的線條,不難想像朋友畫畫時的笨拙樣子,李唐不由自主地微笑起來。可是過了一會兒,李唐又紅了眼圈。因為這位朋友在「靖康之難」的時候也被擄到了金國,至今下落不明,沒有像他一樣幸運地逃回臨安。

李唐嘆了一口氣,回想他逃亡的歷程,他見到了太多的大宋官員將領,不戰而逃,屈膝投降。後來,他曾設想過很多次,在大宋國事垂危的時候,如果那些官員將領奮起反抗的話,也許大宋朝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偏安一隅,只留下半壁江山。 他知道前一陣子,朝中發生過這樣一個笑話,一個大宋舊臣,搖身一變,竟成了金國的來使,跑到臨安,代表金國向大宋一書。李唐不由得越想越氣,心情變得異常沉重。 這時,響起了「咚咚」的敲門聲,隨後「吱呀」一聲門開了,進來了李唐的學生蕭照。蕭照見老師心情不好,知道他一定又想起了那些舊事。 蕭照知道李唐最仰慕忠義節烈之士,為了讓李唐開心,他和老師聊起了「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的故事,這個辦法果然奏效,李唐來了精神。

與蕭照侃侃而談。 幾天以後,蕭照要出門,向李唐辭行,卻被看門人攔住了。看門人說道:「老爺吩咐,來客一律擋駕。」蕭照疑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悄悄問道:「先生可是病了嗎?」門人搖頭道:「老爺有事,不喜歡被人打攪。」 過了些天,蕭照從外地回來,家裡人對他說:「李唐待詔的家人,來找過您好幾次了。」蕭照一聽,臉都沒洗,放下行李就跑到了李唐家。 李唐見蕭照回來很高興,伸手從裝畫的柜子里拿出了一卷橫約三尺、縱約一尺的畫。蕭照展開畫卷.見圖中有一面石壁,寫著兩行字:河陽李唐畫伯夷、叔齊。畫中的伯夷、叔齊是殷商的貴族,他們很有操守,在周武王滅殷商以後,兩人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一起躲到首陽山中,採薇(一種植物)為食。後來,在冬天降臨的時候,百草凋零,兩人含笑從容取義,埋骨山中。 李唐筆下的伯夷、叔齊身著白衣,對坐在荒山之中,兩個人雖然鬚髮蓬亂,形容憔悴。

卻絲毫沒有局促仿徨之意,正在精神飽滿地侃侃而談,顯示出了寧可餓死也不與征服者合作的錚錚傲骨。 在圖中李唐還畫了寂寥的山川、.在狂風中搖曳的老樹,蕭照一看便知。畫中季節正是深秋。一樹秋葉掛在枝上,將脫未脫,再過幾個月,秋去冬來,大地沉睡,靠採薇充饑的伯夷、叔齊命運如何,可想而知:j但是,面臨死亡的逼近,二人還在自得其樂地談天說地,泰然處之,面無一絲懼色。 李唐用剛而硬的線條,濃筆重墨地畫出了山間巨石、枯藤古松,將荒山無人的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二畫中的荒山讓蕭照覺得,這一定是周朝管不到的地方。

蕭照心中對兩位先賢既敬佩又同情,他不禁扼腕嘆息,臉上出現了複雜的神情。伯夷、叔齊兩位先賢的這種精神,不正是對宋朝某些臣子的一種反諷.與鞭策嗎! 蕭照不禁想起那位投靠大金的宋朝舊臣,如果再次『』出使」臨安的話,他一定會拿著這張畫,給那位「金國使者」看一看,不曉得這位尊貴的「金國使者」會不會羞愧得無地自容呢? 蕭照抬頭問老師:『.您為這張畫取了什麼名字?」李唐推開窗,望著遠處,吟道:「『登彼西山一兮,采其薇矣。』這張畫就叫《採薇圖》吧。」 時光流逝,到了元代,有一個叫宋祀的學者,見到《採薇圖》,在畫『上題寫了這樣的跋語:「意在哉規,表夷、齊不臣於周者,為南渡降臣發也。」意思就.是,這幅畫意在規勸和醒示宋朝的那些降臣。 其實還有一點宋祀卻沒有點出來,就是畫家李唐本人還在這幅畫中寄託了自己本人的氣節和他對國家的一種責任感。與其說他在畫伯夷、叔齊,不如說他在描繪自己的真情實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聞聚匯 的精彩文章:

朱允炆能夠登基,多虧了朱棣的『關照』?

TAG:潮聞聚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