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戰失敗後,持續千年的西域佛國文明被迫退出歷史舞台!

此戰失敗後,持續千年的西域佛國文明被迫退出歷史舞台!

在今天的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交界帶,有一條古老的河流由東向西北方向橫穿而過,這便是塔拉斯河(Talas River)。這條全長不過500餘公里的小河似乎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在一般的中亞地圖上,人們甚至很難找到它的影子。在河谷中游左岸的平原地帶,坐落著一座以它的名字命名、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塔拉茲(唐譯「怛羅斯」)。公元751年(唐天寶十年),這裡發生了一場亘古未有的戰爭,交戰一方為鎮守西域的高仙芝率領的唐軍,另一方是將領齊雅德統帥的大食(阿拉伯帝國)軍隊……

怛羅斯戰役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750年,大唐帝國在亞洲內陸的威勢達到了頂點,如同日後《資治通鑒》所記載的,「是時中國強盛,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大唐帝國成為整個塔里木盆地和伊犁盆地的主人,以及塔什乾的宗主,帕米爾(「蔥嶺」)谷地與克什米爾的保護者。作為安西節度使的大唐名將高仙芝剛剛在帕米爾高原「深入萬里,立奇功」,對吐蕃勢力取得了一系列驚人的勝利,這為他在西方贏得了「中國山地之主」的美譽。不料,唐廷凱旋盛典餘音未終,邊關警報已千里傳驛,飛報長安。高仙芝的軍隊劫掠石國,殺死老弱,奴擄丁壯,這導致了新的麻煩。僥倖脫逃的石國王子奔走於「昭武九姓」,極言唐軍之殘暴,「諸胡皆怒」,而後他又前往康國(撒馬爾罕),投奔率軍駐紮在那裡的大食將領齊雅德·薩里。

公元750年,唐朝統治者以西域藩國石國「無番臣禮」為由,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領兵征討,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和好。不久高仙芝違背承諾,攻佔並血洗石國城池,捋走男丁,格殺老人、婦女和兒童,搜取財物,俘虜石國國王,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的幾位國王獻於玄宗面前,並因赫赫戰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並將石國國王斬首。此時高仙芝達到了征戰生涯的最高峰。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高仙芝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里,最後在怛羅斯與大食軍隊遭遇。

怛羅斯戰役的開始比較奇怪,是唐軍首先越境700華里向阿拉伯軍隊駐守的怛羅斯城發動了進攻,而且進攻得非常匆忙。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唐軍統帥高仙芝(朝鮮人)認為怛羅斯僅有幾千阿拉伯士兵,自己率軍長途奔襲完全可以很快拿下怛羅斯城,然後就可以在費爾干納谷地出口的沙漠邊上擋住西面來的疲憊不堪的阿拉伯援軍。但實際情況是怛羅斯城駐有4萬阿拉伯軍隊,另外10多萬阿拉伯軍隊已經越過沙漠逼近了怛羅斯城。

在高仙芝指揮下,唐軍官兵英勇作戰。憑藉手提陌刀的步兵不斷列陣衝擊,並充分發揮出強弓硬弩的優勢,唐軍在開戰之初就完全佔據了上風;唐朝的騎兵部隊在步兵與弩兵的密切配合下,也一度壓制住了以驍勇善戰著稱於世的阿拉伯騎兵。

在持續數晝夜的激烈對戰中,唐軍予大食軍官兵以極大的殺傷,史料中記述著「梟敵首數萬」的輝煌戰績!但由於參戰的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在數量上完全居於劣勢的唐軍始終無法有效地殲滅敵軍。戰役進入了僵持!

戰役進行到第五天傍晚,唐軍之中的葛邏祿(Qarluq)僱傭兵突然反叛,從背後包圍唐軍步兵並阻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繫,唐軍頓時陣腳大亂!阿拉伯聯軍乘機出動重騎兵突擊大唐軍隊陣形中心,高仙芝部不敵潰敗,兩萬人的安西精銳部隊,經過血戰後僅有數千人突圍!怛羅斯之戰的直接後果是阿拉伯帝國完全控制了中亞,中亞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過程,在西域綿延千年的漢唐文明開始淡出這一地區。此後,西域佛國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鎚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威震西域,被稱為西域山地之王,卻被韓國人認做祖先!

TAG:大鎚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