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主招生簡章中規定學生不得轉出所屬院系的意義何在?

自主招生簡章中規定學生不得轉出所屬院系的意義何在?

(by Tom Haugomat)

\問題簡述\

自主招生簡章中規定學生不得轉出所屬院系的意義何在?

很多人在報考自招前,首先要確定自己的專業。這個專業必須是自己所擅長且喜歡的科目,因為大多數院校是不允許通過自招的同學隨意轉專業或者轉院系的。

那麼這樣的規定到底意義何在?高校這樣是否限制了學生在學業上的自由?是否是對這些學生的不公平?

\現況\

2017年全國90所參與自主招生的高校中,只有6所學校的簡章中明確提到了可以申請轉專業,其中包括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復旦大學(博雅杯錄取僅限文史哲內轉,醫學類僅限醫學類專業之內轉),浙江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有10所院校明確提到不可以轉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湖南大學,長安大學,蘭州大學。

有3所院校提到到了部分專業可以轉,如北京師範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

還有很多院校都沒有對這件事進行明確指出,不過從很多自招成功的學生都提到自己所在的院校並不允許轉專業。

(by Tom Haugomat)

\答疑解惑\

首先,要明確高校自招到底招那些學生

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是經常被提起的,很多成功通過自招的人都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有學科特長的人。這些學生分數不夠,最終拿到高校的降分優惠才進入的高校。

高校錄取他們也就是承認它們的學科特長,並相信這個學生的特長能夠在該學科上有所建樹。如果你沒有把自己的學科特長用在該用的地方,這會是資源的一種浪費。高校限制轉專業其實是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學科上有所建樹。

尤其是一些基礎性學科,如物理,數學,化學,生物等學科,自招進來的學生普遍都是競賽生,他們的學科水平已經普遍比高考裸分考進的水平高出一大截了,高校沒有時間和精力再花大量的成本去培養這些水平差一大截的學生。

哲學專業,能自招成功的同學必定已經是對哲學有比較深的了解。

其次,高校不允許轉專業是一種維持「表面上的相對公平」

學生自招後要轉專業的原因,無非分為兩種,一是確實自己在接觸專業後發現自己對專業並不感興趣,二是當時只是為了進這個學校而搞的自招,專業選擇是基於自己條件下的無奈之舉。

對於第一類學生來說,高校不允許轉專業顯得有些殘酷和不近人情。而對第二類學生來說,允許他們轉專業又顯得對其他高考裸分考進的學生不公平,不管怎麼說,這些學生都是降分錄取的同學,其中多多少少包含了運氣成分和實力成分。

(by Tom Haugomat)

最後,還是要回到整個高校的轉專業制度上來看

高校進行自招,一是希望通過自招找到對冷門專業感興趣又的確有特長的人,二是提前「掐尖」爭取錄取更多的優秀學生。

不管從它的報名條件還是考核方式上來看,高校都是希望招到一批真正有能力和特長的且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

如果沒有通過自主招生考進該院校,其他專業的學生在轉專業的時候也會需要考慮同樣的問題--自己是否擅長並了解所學的專業

而其實我們知道,中國大學轉專業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難度(除了個別院校制度比較寬鬆),所以說即使出於各種原因有很大決心要轉專業,也極有可能轉不成功。

所以說,不允許轉專業也是符合整個高校的大環境的。

\建議\

那麼對於那些真正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但卻不能轉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輔修,雙學位,考研跨專業等。畢竟,誰都限制不了你自己的道路,除了你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課自主招生 的精彩文章:

TAG:思課自主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