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孩子養孩子,不如養只日本青蛙

生孩子養孩子,不如養只日本青蛙

這幾天,一股養蛙熱潮悄悄出現了。一隻青蛙佔領了許多人的朋友圈。

玩過《旅行青蛙》的人普遍感受是:彷彿青蛙是自己的兒子,突然有了一種做父親做母親的感覺。

就知道看書看書,你倒是出門轉轉啊,崽你是不是自閉啊???媽媽給你準備好乾糧了,你出去轉轉?崽崽啊你不可以這麼沒出息。什麼書你能看一下午啊。

崽啊你啥時候回來啊!媽媽想你了。媽媽的小心肝啊!媽媽的寶貝啊!我的崽啊!崽在外面凍著餓著了嗎?去哪玩了我好想我的崽啊!在外面有沒有被欺負?媽媽錯了媽媽再也不想著讓你出去了。

要說這款遊戲有什麼亮點,其實撥開它的外衣,它只是一個單純到不能再單純的放置類遊戲。

收割三葉草給呱準備行李呱出去旅行呱不在的時候收收郵件新的一波三葉草又長出來了呱回來了繼續準備行李呱又出去了。

而當呱外出時,你又無事可做的話,那也只能看看呱帶回來的照片和紀念品,粗略地了解下呱平時到底去了哪兒,幹了些啥,這也是這款遊戲被歸為「佛系」的原因。

一隻隨心隨性,說走就走的呱,去了哪兒,幹了些啥,幾乎完全不受你控制,你所能做的就是給他準備好下次出行的行李,時不時看看它又寄了些什麼回家,一切隨緣。

有些人的呱,回來之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活脫脫變成了一隻彷彿被社會傷害過的啃老呱,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還有些人的呱,出了門就音信全無,人間蒸發,也不知是淹死在了回家的路上還是一出門就出了車禍,也可能是便當準備的不夠,餓死了。

而你在養呱過程中經歷了種種操勞、挂念、擔憂、欣慰之後,恍然大悟:

這,大概就是父母吧。

而微博裡面很多用戶都把這隻青蛙當成是自己的「孩子」,青蛙在家的想他出去走走,不在家的時候又是十分想念。

不過,儘管很多人說在這款遊戲里體驗到做父親母親的心情,實際上,中國2017年出生率與2016年相比,減少了63萬

而在2017年里,二孩出生數首次超過一孩,也就是意味著,很多家庭里連一個孩子都沒有。

在以前,計劃生育的執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人數過多的現象。不過,副作用是人口老年化加快。

因此,在前幾年政府想出的對策是:全面開放二胎。而在當時,許多人都看好這個政策,覺得全面開放二胎能夠緩解中國人口老年化的現象。

不過目前看來,政策推動還有困難。

為什麼現在人們不願意生孩子?

1.不生=負責

對『父母』這兩個字有一種敬畏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像墨水一樣,滲進了孩子的腦海里。

如果一張白紙似的孩子就這麼生生的被胡亂塗鴉了,而他們自己卻毫不知情,這太可悲了。父母只負責生下來而不教好TA就是不負責任,既然擔不起這個責任,不如別生她。不生才是對TA負責。

2.不生=提高生活質量

從經濟角度來說,由於沒有孩子,丁克一族在婚姻早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所以丁克家庭早期的生活質量和事業發展往往高於同齡人。

3.不生=自由

丁克的存在並不是社會的病態現象,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雖然目前在中國是小眾,但無論什麼原因選擇了丁克,都不應受到批判,這都是個人的選擇。

4.不生=追求自我的幸福

很多人認為丁克是很自私的行為,只懂享樂而不承擔責任,這是在逃避人類傳宗接代的職責。

其實我們是在深思熟慮後才做的決定,是為真正實現自我和追求幸福而選擇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不要去在意別人的眼光。

5.不生=避免未知的風險

懷孕到分娩由於個人體質不同面對的風險也不盡相同,如果不生孩子,身體和心理不會產生巨變,就能夠避免各種未知的風險。

現在,中國社會同時具備三個特點:

貧富差距大

社會流動性正在減弱

過分強調為人父母的責任,形成

道德壓迫

傳統觀念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觀念已經越來越少被人提起。

而一些父母也告訴自己的子女:你們以後生不生孩子、甚至結不結婚也不重要,你們生活得開心,我們就放心了。

因此,在生活的壓力、上班族焦慮增多,更重要的是「窮」的情況之下,不生孩子也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

不過不生孩子也沒關係,來養青蛙吧。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Y青年說 的精彩文章:

TAG:GY青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