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憶童年的年味道

憶童年的年味道

崽兒崽兒你別饞

爸媽忙把年貨辦

又買糖,又買糕

泡粑麻糖蘿蔔糕

做香腸、腌臘肉

鳳雞板鴨口水流

崽兒崽兒你別饞

三十就吃年夜飯

切臘肉、燒黃魚

年年有魚年年余

一首童謠唱出了兒時盼望過年的心聲

不知從何時開始,

過年,

不在是一種渴盼和喜悅,

早已淪落成一種負擔和勞累。

兒時,總是盼望著過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平時巴望著的零食

拿著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去買心怡已久的玩具

在我所有感覺記憶中,味覺最不容易忘記視覺記憶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就可能淡化,而產生嗅覺和味覺的事物卻能令人記憶長久。所以這麼多年過去,味蕾比我們更記得奶奶的紅苕糖,媽媽的粉蒸肉,外婆蛋餃、、、、、

紅薯糖

小時候每到過年,奶奶就會做紅薯糖。將紅薯反反覆復熬煮成糖漿,簸箕上撒一層炒麵防止黏底兒,把濃稠的糖漿澆在簸箕上,晾涼 。每當奶奶做糖時我與表妹就在一旁眼巴巴的望著,待糖熬好後迫不及待的將筷子插進糖里不停地攪,卷出來像棒棒糖一樣,還能拉出很長的絲。敷得滿嘴鼻都是糖。紅薯糖吃法多樣,將花生、芝麻剝好、炒香, 加桂花、青紅絲一起鋪在桌上,把熬化的糖稀澆在上面,等它冷卻切片。放涼後 酥糖變脆,咬一口天崩地裂

這種簡單的零食陪我度過很多個天寒地凍的新年。

土家扣碗

所謂「扣碗」就是蒸菜,是土家人逢年過節的必備菜。一個個用土陶碗蒸好了,上桌

用盤子蓋住碗口,翻過來,在盤中扣成一個完美的碗形,圓圓滿滿。過年期間客來客往,主婦們往往先就多備下幾個蒸菜,臨時有人上門熱了就能充門面。蒸菜有咸燒白、甜喜沙、粉蒸羊肉等。

蛋餃

雞蛋打勻,攤成一張張雞蛋餃子皮,包入鮮肉餡,再稍煎片刻,一隻蛋餃即告成功。蛋餃不是用來直接吃的,如此煎好只是備用。到了年夜,全家人齊聚一堂,拿肉皮

玉蘭片等物與蛋餃合成一鍋,以高湯煮得熟透透,或者乾脆直接以火鍋形式端上飯

桌,五色斑斕熱氣騰騰,一副家和萬事興的景象。

在年味越來越淡的今天,總有一道年菜,讓我們難以忘懷。

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

記憶中的年味

說說你記憶中的年味美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Y秘密花園 的精彩文章:

TAG:MY秘密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