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lan Chow┃在真實和虛妄之間

Alan Chow┃在真實和虛妄之間

這是從2010年開始的一個手機拍攝計畫。使用過iphone 3到iphone 4、iphone 5和華為P9手機。這次選取的是這個「計畫」中期和後期所拍攝的一些概念畫面。從開始就把重點設定在「隨」字:隨心而拍;隨遇而拍;在攝影技術、影像質量、後期製作等方面均不有所限制和要求,以獲得畫面為優先任務;最大程度上運用直覺作為嚮導,用最短的時間拍攝及製作畫面,著力體現當時場景中內涵的不同感染力。

Q:簡單聊下你的這個拍攝項目,為什麼要拍攝這些純視覺的圖片?

這有個漫長的轉變過程。

小時候學畫畫,然後就著迷了,一心想做油畫家。那時美校都教蘇聯繪畫,清楚記得看到陳丹青先生和冷軍先生原作的瞬間那種震撼到幾乎要熱淚盈眶的感覺實在難以從記憶中抹去;另外一面,在當時的課堂也沒有關於抽象藝術或觀念藝術的內容,雖然學校圖書館可以看到很多原版書,但要去理解還是非常地困難,老師說畢加索是大師,我們就都認為他是,好在哪裡誰都說不出。那時的上海偶爾可以看到一些實驗性質的當代藝術展,好奇的去看了看,回來就問老師:「這些作品怎麼好在哪?我們也可以做。」可惜他們也說不個道道,只讓我們好好畫寫生,將來考個好大學,後來也就對當代藝術不太感興趣了,心裡有個疙瘩,總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做出來。就這樣,無形之中寫實主義在接下來的10多年裡基本佔領了我的腦細胞,一直到工作後的好幾年才慢慢肯鬆手。

大學畢業後,我在意外中選擇了攝影這個職業,估計由於現實主義的慣性思維還留存於腦中,而不出意外地選擇了廣告攝影這個細分類別。之後,估計是寫實的東西遇到太多太久,需要找一個精神的寄託,這驅使我在閑暇時間拍一些自己的小品用來緩解,閑時把玩著看看。剛開始純粹是為自己而拍,是把它當作生活和工作間的調味劑。這個項目也一樣。

在去讀M.F.A之前我並不了解藝術攝影,和身邊搞攝影畫廊的朋友閑聊時他們常會提起一堆攝影家的名字,以為我懂,其實不然,自己有時也覺得怪不好意思的,不過倒是讓我無意識中開始留意起了藝術攝影,從「隨便把玩」變到「想去看看」;另外有位做攝影藝術微噴工作室的朋友向我推薦了本書在我臨走前,這算是我讀的第一本藝術攝影的書籍吧---杉本博司《直到長出青苔》。

曲線是很有意思的,到了一邊的頂點,又會反向走到另一邊的頂點,這種可預見性的規律,讓我偶然性的遇見了。我們眼睛所確實看到的某張影像中的「具象」和「抽象」都是視覺的表象,如果觀念確實的存在於作者心裡,那麼這個作品既可以表現成具象的也可以表現為抽象的,那為何還要在意區分到底是哪種形式的影像呢?這個項目中的照片階段性的從具象變為抽象,但初衷一直沒有變,所以我並不在乎最終呈現出來的畫面是什麼,而要抓住的是瞬間的感受,把這個東西反映出來就算完成了。

Q:這些圖片你想表達些什麼?

如果我這樣說可以被接受的話,這些圖片是一種記錄瞬間感受的行為:我在看見這些場景前並不知道要拍什麼;當看見這個場景時,也就是我已經把它拍下來的瞬間。瞬間的感受很重要,這就是我要表達的。

這個項目從開始就定位是快照形式的草稿集,就像西洋畫家把素描或者速寫作為創作的草圖;就像膠片年代的攝影師用寶麗來作為預覽和記錄工作信息的手段;用手機來攝影對我來講只不過是在享受著新世紀帶來的最新的科技成果,不知道在我開始項目的時候是否已經有「手機攝影」這個流行詞,但對於這個項目來講,用手機拍攝是一個必要的工具,但不是組成這個項目最重要的元素。舉個例子,如果我記憶力夠好,可以把著所有照片全都記住,那我不會需要任何工具。

Q:這個項目的創作過程,會有哪些新的啟發?

創作過程是很有意思的,介於有心和無心之間吧!我挺喜歡這個狀態的。不急不躁,沒有任務要去完成,拍到哪算哪,拍到什麼算什麼,錯過了也不會再特地去拍,沒有時限。不管什麼,一旦狀態好了,事情就好辦了。另外,並非所有的事開始時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

最初拍攝只是單純地想記錄一些覺得特別的、富有感染力的小景。因為工作時間比較彈性,經常外出但又不想背個大相機在路上跑,因為總感覺人家老提防著你,路上隨便拍張照片都會有人來問你是不是拆遷辦派來的或者問你是哪個電視台的。那時候數碼相機還沒法在室外拍攝,方便攜帶和拍攝的仍屬旁軸膠片機,可是經濟條件又不允許我大量拍攝膠片,所以最後決定買了台iphone 3。

所有照片現在回過頭看來是有幾段風格變化、觀點遞進的過程。總體來說是從一開始「單純的有感而發的記錄」過渡到「有選擇性的理性記錄」再變化為「主觀性記錄」,連貫起來看上去就是像是具象到抽象的變化。每一段變化都是有來由的,都是受啟發而得到的,這些經驗也許將來某一天會用到。

Q:這樣的視覺是非常私人化的,觀看者從哪些方面去切入。

「私」這個詞不知道何時已經被過多的使用了,概念已經歪曲和模糊了。如果用提問的形式來表達:「是不是布列松的作品就不算是私人化的?」或者「是不是南·戈爾丁的作品才叫私人化?」。每個藝術家的作品都有其自身個性,尤其那些已經被錄入史冊的攝影師,他們的作品都是公認的「私人化的」,都是有標誌性特點的(這裡不展開說)。這和組隊約模特去賓館裡拍上個百八張人體照片不一樣,這行為雖顯的更加隱秘(私人化),但拍出來的影像更具有共性(普遍化),而非真正的「私人化」。我的這些照片從觀念到處理方式的卻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私性」,也就是我想怎麼弄就怎麼弄,最終效果全憑積累的審美經驗和拍攝時候的直覺。觀眾只要覺得有意思,可把玩就行了。我想這篇文章應該會幫助他們理解這些作品。另外,建議多看藝術書籍,還有現在有很多不錯的公眾號可以關注,比如,哈哈。

Q:這個項目可能會受到一些質疑,面對這些你會繼續下去嗎?

之前把項目中的部分圖片整理了下,選了一些還挺有意思的畫面曾上傳到網上過。當時收到的反饋絕大多數是質疑、否定、或者是說「完全看不懂」,甚至有人還質疑網站編輯的水準。當然網站的編輯不會不負責任的去推廣,決定是經過專業性分析的結果,但沒人知道這些圖片的口味竟如此不符合大眾審美的需求,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不過這絲毫不會影響項目繼續進行,反而促使我產生了新的思考,對項目中最後部分的轉變埋下了種子。

項目已在2017年底結束,這個項目的收穫已經超預期了,是到該結束的時候了。

Alan Chow / 周鵬

在讀M.F.A Photography

攝影作品投稿須知:

原創作品 題材不限 (可參考十三言之前推文風格)

器材不限 文中註明

整組作品 20 - 30張 (附作品簡介或其它)

推薦閱讀

最近主題徵集:

逝者

你還可以看看

手 機 影 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言 的精彩文章:

TAG:十三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