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為何有能力發動二戰?抗戰之所以辛苦,清朝功不可沒

日本為何有能力發動二戰?抗戰之所以辛苦,清朝功不可沒

從近代歐洲國家的發家歷史來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進行了早期的資本掠奪,並且利用這個基礎完成工業革命。在經濟和軍事雙層進步的情況下,一步步強盛,最後開始侵略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遭受到了來自西方各國的侵略,但是這其中卻有一個東方小國——日本。

按照道理來說,日本壓根不該有實力和列強站在一條線上來侵略中國。一方面,列強在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日本和清朝一樣,正在自詡天下無敵, 沉浸在天皇的偉大中。另一方面,日本也屬於被西方國家侵略的殖民地,應當是被侵略者,而不是侵略者。

但是到後期,日本不僅有能力和列強一起侵華,更是有膽子直接挑起二戰,這樣的變化到底是從何而來的?首先要說到的就是,日本在第一時間抓住了時機,開始了國家的變革。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在西方國家已經步入了近代化的時期,此時的日本和清朝一樣,還是一個封建國家。

但是當列強開始打開日本的國門,開始侵略日本的時候,日本當局沒有像清朝一樣一味地用屈辱條約求和,而是採取了國內的變革——明治維新。日本也從此成為世界歷史上少有的用和平方式,從封建不如近代化的國家。在這之後,日本雖然保留了天皇制度,但其根本制度早以與之前不同。

於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日本趕上了,迅速完成了國家的蛻變,從一個落後的國家慢慢走向世界前列。但是這時候,剛剛進行近代化的日本出現了一個致命的缺點,它沒有足夠的資本和原料來啊支撐龐大的工業需求,更沒有足夠廣闊的市場,畢竟日本本土的人那麼少。

就在日本如此危及的時候,清廷「幫」了他一把,也為日後二戰的爆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世紀晚期,日本國內的經濟處於一個半奔潰狀態,需要大筆資金的注入,於是它將魔爪伸向了清朝。當時的清廷應該也是剛剛歷經洋務運動,而日本完成明治維新,可以說這是兩國在被迫打開國門後的首次較量。

但是這一戰的結果,我們很清楚——《馬關條約》。表面來看,好像是清軍無力抵抗日軍,被迫簽訂的條約,但其實在本質上,清廷根本就沒有用盡全力,因為當時清朝正在發生一件大事,那就是慈禧要過大壽了。如果清軍繼續和日本糾纏下去,毫無疑問,日本國內肯定撐不住。

但是,在結果沒出來之前,誰也不能肯定,,畢竟甲午中日是日本的背水一戰。不過,我們的慈禧太后卻不太開心,萬一這日本像英國一樣,到北京一帶威脅紫禁城該怎麼辦呢?這壽宴可是容不得半點冒險呀。於是,慈禧派出了李鴻章,用割地賠款開口岸的形勢,簡單解決了這檔子事。

本來已經接近奔潰的日本,在得到了清廷給予這一大筆錢財和市場上的「恩賜」之後,很快就起死回生了,國內的經濟也在進一步恢復。更珍貴的是,這一次的戰爭經歷讓日本看清楚了中國的實力,於是從這時候開始,日本就已經在謀劃更大的陰謀,也就是以後的侵華事件。

接著《馬關條約》的勢頭,日本在中國留下了很多經商的日本浪人,甚至培養了很多的漢奸,為以後大舉侵華做準備。從1895年到1931年,日本一直在為侵華積蓄力量,而這最原始的啟動資金就是清廷給的。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當初清朝輕易放棄戰爭,簽訂條約,日本絕沒有機會養精蓄銳幾十年,我國後來的抗日戰爭也不會那麼艱難。

(本文的所有圖片都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的攜帶型反坦克武器,其中有一款連著名的RPG-7都參照了其設計思路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