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淵真的「冤」嗎?

馮淵真的「冤」嗎?

說來慚愧,首次接觸《紅樓夢》文本,還是要到中學時代學習了課文《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那正是年少氣盛、充滿幻想的時代,最愛看《水滸傳》《三國演義》《七俠五義》等描寫英雄豪俠的作品。記得剛拿到新教材,看到目錄上這個標題,自然是「非常激動」的抱著包大人「晝審陽、夜審陰」的公正嚴明、公孫先生運籌帷幄的自信瀟洒、「御貓五鼠」除暴安良的豪情壯志的期待,迫不及待的享受這份精神大餐。然而結果自然是相當的失望、失落、失悔的。總是覺得門子的那段話為什麼就不能成為賈雨村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秉公執法、明鏡高懸的反襯?總是認為馮淵的冤屈必然會在閻羅殿前得以昭雪,結局必然是薛蟠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而馮淵則還陽人間與英蓮有情人終成眷屬;總是期待在關鍵時刻展昭白玉堂能躍然紙上,憑藉一身武藝與浩然正氣殺盡人間惡霸,讓讀者酣暢淋漓……

然而一切都沒有發生,因為這才是「真實」!多年以後,再次讀起這段文字,才漸漸感嘆起自己當年的年幼無知;再過若干年,當我走上講台向大學生們介紹這段「公案」時,竟不知不覺的從另一個相對的角度思考了起來……

一、讀者為什麼同情馮淵?

我曾經做過一項問卷調查,幾乎所有的樣本都期望英蓮和馮淵在一起。這也許是讀者的一種普遍的閱讀心理吧,然而我們是否應該再「多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大家普遍希望英蓮和馮淵在一起?我覺得還得進入文本,通過精讀文本來分析。

首先,本章題目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一個「女」,一個「郎」,外加兩人都是「薄命」,會給人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本來就是天生的一對」的心理暗示,而被激發出來的同情心更會加深讀者的這種「期待」。

其次,從門子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兩人的出身是比較相似的。《紅樓夢》第一回對甄家的介紹是:「廟旁住著一家鄉宦……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而第四回對馮淵出身的介紹是:「本地(金陵)一個小鄉紳之子……守著些薄產過日子。」一個鄉宦,一個鄉紳,且當英蓮遇見馮淵時,兩家又都到了家道中落的境地,真可謂「門當戶對」,恰恰是這種傳統心理,導致讀者都希望兩人結合。

再次,從薛蟠和馮淵的人格對比中,讀者們認為英蓮跟了馮淵會過上比較好的日子。第四回門子說道:「這薛公子原是早已擇定日子上京去的,頭起身兩日前,就偶然遇見這丫頭,意欲買了就進京的……」可以看出薛蟠是「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他身邊美女如雲、並沒有對英蓮用情,只是貪其色,只為滿足其新鮮感而已;更重要的是「買了就進京的」充分顯示出薛蟠對英蓮的輕視、隨意;而後來指使家奴打死馮淵自然不是因為愛情,只不過是礙於其面子。反觀馮淵,雖然之前「酷愛男風,最厭女子」,然而一旦遇見英蓮「便一眼看上了這丫頭,立意買來做妾,立誓再也不交接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了,所以三日後方過門……」足見其誠意、對英蓮的鐘情和珍重。那麼讀者自然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薛蟠對英蓮只是玩玩,多一個不多,只是一陣新鮮勁;而馮淵則會真心對英蓮好並且專一,雖然「豐年好大雪」,但英蓮只有嫁給馮淵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英蓮是他的唯一。

最後,同情弱者是人們的基本心理。馮淵、薛蟠、英蓮在這場「爭奪」中的遭遇和結局,使得讀者幾乎一邊倒的站在了馮淵了立場。因為薛蟠的面子是建立在英蓮的貞潔、幸福、生命;馮淵改過自新的機會、幸福、生命以及馮家的香火之上的。

二、馮淵真的值得同情嗎?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個「酷愛男風、最厭女子」的「浪蕩公子」,一見鍾情後能立馬痛改前非,浪子回頭,自然應該得到肯定和支持,但是可信嗎?誰能保證這不是年輕人一時興起的口無遮攔?多年養成的習慣是一刻間能夠徹底改變的嗎?馮淵的這個「決心」是不是建立在衝動之上的「言過其實」呢?此其一。

其二,馮淵是要將英蓮「立意買來做妾」,並且「也不再娶第二個了」。那其妻何在呢?若其有妻,英蓮不就是其娶的「第二個」嗎;若尚無妻室,莫非是要英蓮「曲線救國」,先做妾,等生了一兒半女,母以子貴,在行扶正?這現實嗎?萬一英蓮生不出來,結局又將如何呢?

試看:英蓮如果跟了馮淵,結局真是確定嗎?生活穩定嗎?馮淵的誓言恰恰反映出他的第一個幼稚。

馮淵的第二個幼稚表現在向拐子交付定金後,居然還要「托拐子幫他『保管』英蓮三天」。先不論這樁交易是否合法,馮淵居然去信任一個拐子,足見其毫無社會經驗!(換了我,至少得把英蓮託付給信得過的弟兄,哪怕是外面租個宅子,安排個下人照顧三天也總比讓拐子託管強)而這恰恰是馮淵最致命的錯誤!試問:英蓮如果跟了這個毫無社會經驗的「青頭鬼」,會有保障嗎?

薛蟠是金陵一霸,馮淵自然是深知的,一個「過氣的小少爺」居然去和蠻不講理的「小霸王」明著去爭女子,是不是太不自量力、太沒有自知之明、也太沒有心機智慧啦?馮淵死的並不壯烈,充其量不過是魯莽、迂腐而已。這便是其第三個幼稚。試想:如果英蓮跟了馮淵,會有安全感嗎?

結論就是英蓮如果跟了馮淵,除非不遇到事,否則不會平安,因為馮淵太幼稚、太不靠譜。

三、賈雨村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多年來,讀者一直是批判賈雨村的。但大多是批判其「徇私枉法」,我覺得這多少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紅樓夢》第二回寫到:

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語。龍顏大怒,即批革職。該部文書一到,本府官員無不喜悅。

可以看出,賈雨村是經歷過一次跌宕的,雖然遭貶的原因眾多,但除了得罪上司這一項不能明說的根本原因之外,其他凡是拿的上檯面的均為深文周納、羅織誣陷。而此番沉浮則讓賈雨村深刻明白了當時官場的邏輯。那麼在當時的環境下,賈雨村又能做到些什麼?

首先,「發籤差公人立刻將兇犯族中人拿來拷問,令他們實供藏在何處,一面再動海捕文書。」真這麼做,會有什麼效果?且不論公人是否會與兇犯族人暗通,就算族人實供藏處,僅憑小小四品金陵府區區一紙文書,能將兇犯拘捕歸案嗎?薛蟠當下何處?京城!金陵衙役有跨境到京城拘捕兇犯的執法權力嗎?京城各衙門老爺會指示的手下捕快積極配合拘捕薛蟠嗎?能節制金陵知府的本省道台、臬台、藩台、撫台、制台甚至京城的刑、寺、御各部衙官,那個不能以各種暗示、各種理由、各種方法明的暗的讓雨村自己知難而退,使此案不了了之?如果雨村還不識相,硬要秉公執法,他的上司就不能夠通過「合法途徑」撤銷其海捕文書,然後也「到底尋了他個不是,遠遠地充發了他才罷」?我想這時的賈雨村不會不在聽了門子的「情報」後,認真的「沙盤推演」一番。

其次,賈雨村當時有什麼資源?他有一直支持他的皇帝做靠山嗎?他有視其為朝廷支柱、國之棟樑的高層統治者的鼎力相助嗎?沒有,他背後只有一個與薛家沾親帶故的賈政;他有運籌帷幄、出謀劃策的精明師爺能在關鍵時刻為其獻上錦囊妙計嗎?沒有,他身邊只有一個世故圓滑又精於鑽營的門子;他有那些俠肝義膽的江湖豪傑為其執行特殊任務,將棘手的案子做成既成事實,並在其遭遇不測、深陷為難之際能夠勇闖虎穴龍潭、拚死相救嗎?沒有,他只有一班普通的衙役;他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在其遭遇不公時群情激憤,上萬民書、進京告御狀來獲得聖裁嗎?沒有,他剛復任,還沒來得及給百姓做第一件實事,他甚至連一個賢內助都沒有,唯一得意的只是一個陰錯陽差的嬌杏……那麼雨村又能做到什麼呢?

第三,請那些只會批評雨村「徇私枉法」的噴子們自己去做一回賈雨村,看看他們又能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對此案審出個怎樣的子丑寅卯來?

最後,我認為:賈雨村並不可原諒,甄英蓮也並非只能嫁給馮淵或薛蟠。如果說賈雨村放過薛蟠實在是出於無奈,那麼他沒有實現報答甄士隱的誓言、照顧好英蓮,才是真正的無恥!賈雨村完全有機會向賈政修書一封,道明其經歷原委,請求賈政去做薛家的工作,將英蓮交還自己當女兒養活,一則救英蓮於火坑之中,二來也報答士隱的雪中送碳之恩。然而賈雨村並沒有這麼做,足見其忘恩負義之極!

以下便是結合了生活實際而非基於無邊漫想的閱讀體會:1、馮淵完全是咎由自取;2、英蓮嫁給馮淵並非最佳出路;3、賈雨村辜負甄士隱最不可饒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諾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思想的正誤需人性來檢驗——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主人公膚淺認識

TAG:晉諾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