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油輪失事讓人心痛,一文讀懂海船救生器材讓你不慌
作者:船人-老姚
新年伊始,距離長江口160海里(約295公里)處兩條輪船相撞事件牽動著人們的心,雖然現在隨著油輪沉沒,整個救援行動已告結束,但人們或許會問,船舶上一般會有哪些救生設備?為什麼這些設備沒有拯救所有的船員?看完這篇你也許會有答案了
船舶上救生設備會有哪些呢?
由於隸屬於救生設備的種類眾多,這篇文章主要介紹:救生圈,救生衣,保溫救生服,救生筏,救助艇,救生艇。首先要申明一點,不是所有船舶都需要配置我列出這些,不同的船舶,配置 的也不一樣。
1、救生圈
用途我不說你們也明白把,船舶上使用的救生圈,可不是你們游泳池中用的充氣游泳圈,船上的救生圈通常材質都是聚乙烯一體成型,內部重填泡沫塑料。按照法規要求,必須為橙色的,上面還要噴上船名和船籍港。
有人要問?船上一般配置多少個救生圈呢?
船上配置救生圈數量是有國際公約要求的,根據SOLAS公約,船長100米以下的配備最少8隻救生圈。100至150米以下配備最少10隻。150至200米以下配12隻,200米及以上最少配備14隻救生圈。
那麼船上的救生圈都是一樣么?當然不一樣。根據我個人理解,船上的救生圈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帶繩子的,不帶繩子的,帶自亮燈的,帶自亮燈和自發煙霧信號的……帶繩子的救生圈,一般貨船上有兩個,左右舷各一個,繩子長30米,下圖中一張是帶繩子的救生圈的圖片,另外一張圖片紅圈處,放置這種救生圈的大致位置(主甲板)。
圖片:紅圈處為放置帶繩救生圈
不帶繩子的救生圈我也沒有必要上圖片了。帶自亮燈的救生圈,就是扔到海里就會有救生圈邊上就一個燈亮起來(船上一半的救生圈要求必須配置自亮燈)。最後一種就是帶自亮燈和自發煙霧信號的救生圈 ,其實和普通救生圈大小一樣,只是新加了這兩個裝置。按照SOLAS公約這種救生圈每條船必須配置兩個,安裝的位置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兩個救生圈必須安裝在駕駛台左右翼橋必須各配置一個。
下圖紅圈處,就是安裝的大致位置。
圖片:帶自亮燈和自發煙霧信號的救生圈安裝位置。
2、救生衣
救生衣可以說每條船舶都必須配置,而且必須多配置一些,除了每個船員房間會按照一人一件的配置,在船員值班的區域,比如機艙控制室,駕駛室都會配備救生衣。還要按照船員人數的10%配置兒童救生衣(國外高級船員的家屬可以隨船)。
船用救生衣,必須是橙色,需要配置口哨,救生衣上面必須 噴上船名,對於浮力和反光材料的面積都有嚴格要求,因為海浪的關係,對於頸部支撐也做了要求。
船上還有一些工作用救生衣,(救生用救生衣,是不可以在工作中使用的)。這些救生衣相對來就簡單多了,只有反光材料,口哨。其他並無多少要求。
下圖中,就是兩種救生衣樣式,注意,對頸部都有一定支撐,右邊是菲律賓大廚穿著一件舊救生衣。
圖片:兩種救生衣。
3、浸水保溫服
又稱保溫救生服,是應對冬季嚴寒天氣的救生服。SOLAS公約要求必須給船員每人配置一件。通常會放在船員房間內,可以在兩分鐘內穿戴整齊,簡單來只要正確穿戴這種救生服就可以無需救生衣漂浮在海面上。
這種保溫服的保溫效果是這樣的,在0-2度平靜的水面上,6小時可以保證體溫降低不超過2度,漂浮在海面上,1小時進水不超過200克。
給大家說個簡單的常識,0-2度的低溫海水中,一個正常的人類,一般在12分鐘內就會昏迷,在低溫中,如果只穿著救生衣逃生,只有15分鐘的救援時間,無異於聽天由命。
冬天,出了沉船事故,特別是那種在三五分鐘就沉沒的事故,沒有搜救到的失蹤人員,在我判斷中,其實已經死亡。因為這點時間往往是來不及穿浸水保溫服逃生的。救援時間又限制的很死,救上來就上來了,沒有救上來的失蹤人員,毫無生還可能。
順帶說一句,浸水保溫服上面有自亮燈,口哨。浸水保溫服也需要定期檢驗(前十年三年一次), 檢查是否保溫服是否有破損,通常會用專用工具進行打壓試驗(試驗壓力通常為1Kpa)。下圖中,左一,左二,是兩種不同的形式的保溫服(我見得最多的左二),右一,右二,是進行檢驗時候打壓的照片。
圖片:浸水保溫服。
4、救生筏
分為剛式和氣脹式救生筏,剛式救生筏應用的比較少,今天就不介紹了。
商船上大部分使用的氣脹式救生筏,今天我們只說說氣脹式救生筏,簡單來說,它 是一個無動力的充氣筏。平時是沒有充氣的時候,摺疊的放入一個容器內,需要的時候,使用容器內的壓縮氣瓶迅速給救生筏充氣。
一條船上需要配置多少個救生筏呢?通常任意一舷配置的救生筏容納的人數是船員人數的1.5倍(還有特殊情況我就不展開了)。在船舶艏部也會配置救生筏,如果艏部救生筏和艉部的救生筏之間的水平距離超過100米,那就必須在船舶的中部布置一個救生筏。
曾經有人問我,軍艦上有沒有救生筏?當然有了,那052C來說,她的救生筏就在相控陣雷達下面。下圖中紅圈處。
圖片:052C導彈驅逐艦。
船上的救生筏根據釋放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這麼兩種:拋投式和可吊式。在固定形式和打開之後的樣子有點不一樣的,先來張拋投式氣脹救生筏,左邊是固定在船上的樣子,右邊是打開時候的樣子
圖片:拋投式氣脹救生筏。
可吊式氣脹救生筏是這樣的, 左邊是固定在船上的樣子,右邊是打開時候的樣子。
圖片:可吊式氣脹救生筏。
關於如何釋放救生筏,我找了朋友給我弄了兩張操作示意圖。我給你們看看,左邊是拋投式的,右邊是可吊式的。
圖片:左邊為拋投式,右邊為可吊式。
通常在棄船信號發出10分鐘之內,可以使用救生筏撤離所有船員。
根據我的理解,救生筏充氣的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式,就是通過繩索拉開氣瓶的開關給救生筏充氣。被動式,就是當船舶沉沒時候,在架子上的救生筏,會在1.5到4米深度的時候自動被釋放,充氣,當船舶下沉到22米時候,系住救生筏的繩子的易斷環會斷開。這樣救生筏不會隨著船舶沉入大海了。
說到這裡,有人會有疑問,明明固定在架子上救生筏,怎麼可以自動被釋放的?因為有這麼一個裝置,叫靜水壓力釋放器,簡單的說就是當水壓達到設定的時候,這玩意會釋放刀片,切斷固定救生筏外殼的繩子(這個設備,通常每年需要檢驗一次),給大家看看靜水壓力釋放器照片,下圖就是安裝好的靜水壓力釋放器。
圖片:靜水壓力釋放器。
救生筏里是不是空空的?當然不是有各種工具,飲水和食物。到底是那些呢?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給大家看個清單,下面這個清單就是一個救生筏里的所有備品屬具了。
圖片:救生筏備品屬具清單。
5、救助艇
指用於救助遇險人員的小艇。比如一個船員落水了,需要小艇去救援,這時候一般會使用救助艇,一是救助艇機動性好,二是救助艇釋放比較迅速。船舶上使用的救助艇通常是剛性的,動力就是舷外掛發動機。下圖,左邊是釋放救助艇時候的照片,右邊是老師傅「飈船」時候的照片。
圖片:救助艇。
通常,釋放救助艇和可吊式的救生筏的吊機是共用的,驅動吊機的方式有兩種:電動或者手動(使用搖桿),就算沒有電力供應 依然可以釋放這兩個救生設備。有時候,做這個設備試驗時候,船東代表會要求使用手動驅動吊機(這是個體力活 ^_^)。
救助艇平時是固定的在艇架上的,釋放的時候需要救援人員先坐在艇上,然後使用吊機將救助艇移出舷外,艇上人員可以用一個拉環,這個拉環可以控制下降速度,不拉動拉環就成了剎車。
在即將接觸水面的時候,啟動舷外機,接觸水面後脫鉤,駛離大船。這個試驗是每次試航必做的項目。必須在5節航速的時候進行。曾經某次試驗,舷外機突然停止工作了,最後拖輪過去逮住這個小傢伙的,哈哈。
6、救生艇
救生艇應該是被大家所知的一種救生設備,電影。媒體上應該見過多次。常人所見的救生艇,我認為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敞開式救生艇,重力式救生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非教科書式劃分),下面從左往右是這三種救生艇在船上的照片。
圖片:從左往右:敞開式救生艇,重力式救生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
現在開始逐一介紹,敞開式救生艇,也可能是各位最早見過的,如果提起救生艇,大多數人腦子就會浮現敞開式救生艇的樣子。比如在電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泰坦尼克號》。
上面兩張圖片,就是早期救生艇典型樣子,特點:木質 ,無動力,敞開式。現在的敞開式救生艇基本上這個樣子的。 橙色, 採用阻燃性玻璃纖維,有動力。
圖片:敞開式救生艇。
而現在航行在國際間的大型貨船已經不使用敞開式救生艇了,在國內的沿海航線上的上,還能見到配置敞開式救生艇的貨船 。
7、重力式救生艇(全封閉)
這種全封閉的救生艇相對於敞開式救生艇,保溫性能更加好。應對惡劣氣候的能力強,通常這種重力式救生艇(全封閉)的,大型貨船上會配置兩條,每舷各配置一個(這次發生事故的桑吉輪就是使用的這種救生艇)。任意一條救生艇都可以攜帶所有船員,而且在橫傾至20度和縱傾10度的時候,依然可以釋放。下圖就是一條已經準備釋放的重力式救生艇。
圖片:重力式救生艇。
如果船舶遇險,所有人員可以登上救生艇,在救生艇內部操作釋放,到水面了,內部人員可以操作脫鉤,駛離難船。具體操作視頻,給你推薦個 重力式救生艇釋放 動畫 ( 視頻時間比較長 ),那麼有人好奇了,這救生艇的內部是啥樣子呢? 我用一組圖片告訴你。
圖片:你看看有磁羅經,有安全帶,還有駕駛台。內部所有的設備就不一一介紹了。
8、自由降落式救生艇
這種救生艇現在配置的是越來越多了,大型貨船隻需要在艉部配置一條即可,這種救生艇在艉部有一個拋投滑台,滑台與水平線呈現45度,滑台的兩側都配置滾輪,在滑台上,救生艇是艏部朝下,艉部朝上,在人員全部登艇之後,可以在內部直接操作直接脫開掛鉤,在重力的作用下,飛速滑下離開難船。
相對於重力式救生艇,釋放時間那是革命性的減少。這樣也大大提高了人員存活的概率,現在不僅僅在船舶上使用,而且大量應用在海洋上的石油平台上。這種救生艇有一定的限制,只能用於貨船,不能用於客船,所有的客船使用的還是重力式救生艇。
圖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
內部人員的座位就是有點像巴士,方向都朝著救生艇艏部,每個人的座位上都有X型的安全帶(畢竟下滑時候衝擊力還是蠻大的)。
順便說下救生艇的艇架都有釋放和回收功能,有人會問,怎麼還需要回收功能呢?釋放之後船都不行了,還需要回收功能幹嘛?是這個樣子的,規範要求,船員需要定期釋放救生艇,以保證救生艇的狀態處於良好狀態和船員可以正確操作救生艇釋放。
9、耐火型救生艇
這種救生艇可以在火海中承受被油火持續燃燒8分鐘,並保證艇內人員全部脫險 ,相對於普通救生艇多了噴水系統和空氣維持系統。噴水系統主要就是在艇的外殼噴洒水,降低救生艇外殼的溫度,減少火災損害,空氣維持系統,就是在艇內布置有壓縮空氣瓶,在救生艇完全封閉的情況下,保證人員呼吸和發動機工作10分鐘。
這種救生艇常見於在油船和化學品液貨船,氣體運輸船和海洋石油平台上。桑吉輪配置的也應該是這種救生艇,在救援人員冒死登船之前,已經不見蹤跡。個人推斷已經在撞擊後的爆燃中損毀,在海中撈起的一具屍體是穿著保溫救生服(但是撈起來時候已經過去48小時了,有可能死於體溫過低)。
圖片:BH-6S型全封閉耐火救生艇。
這次的科普就到這裡了,在救生中,集合所有的船員,帶上所需的設備,記錄等,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發生危險的時候,船員首先是保大船(大船上安全,能夠聯繫外部的設備也多)。實在是萬不得已時候才會登上救生筏,救生艇。
因為外部條件種種的限制,救生設備並不能救起所有遇險船員。而只能給船員們多一份生還的可能。人類的活動,必然會產生事故,事故必然伴隨著死亡。作為人類是逃脫不了這種因果關係,我們可以減少事故導致死亡的數量,但無法避免不了事故導致的死亡。


※土耳其在敘利亞動用這種神秘武器,要將俄軍雷達全部變成睜眼瞎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