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大殺器「舞會」部署南千島群島,封死日本艦艇北出海口
這張上帝視角拍下的照片中,後面的4個白色罐子讓這輛車很像是運輸液化氣等易燃易爆氣體的運輸車。但其實這是俄羅斯的「舞會-E」岸艦導彈系統。該系統有8具發射筒,在照片可見的4個發射筒下面還有一組4個發射筒,只是在這個視角上看不到而已。
這回可以看到了吧,一共有8具發射筒。
「舞會-E」的名字看起來很「溫柔」,但其實,這只是溫柔的假面。
一套「舞會-E」系統包括4輛照片中這樣的導彈發射車,此外還有2輛指揮控制車,4輛運輸裝填車,1輛通信車及雷達設備。一套系統一次可以發射32枚Kh-35「天王星」反艦導彈。
4輛運輸裝填車可以運輸32枚導彈,並可以在約半小時的時間內給發射車裝填完畢。
「舞會-E」系統採用的「天王星」導彈是蘇聯時期研製的一種通用型反艦導彈,可以從水面艦艇、飛機等多種平台上發射。
因為在外形和概念上比較接近於美國的AGM-84「魚叉」反艦導彈,所以西方國家也送給它一個外號叫「魚叉斯基」。
斯基」常見於俄羅斯人的名字中,而在冷戰時期,蘇聯研製了很多在外形和功能上與美國研發的類似的裝備,西方國家就以此來戲謔蘇聯裝備在外形上與美國裝備的相似。
其實,所謂的「斯基」稱號的「授予」標準往往是從外形上考慮。
不過有時候「斯基」也會考慮功能的相似性,如俄羅斯的M-55高空偵察機功能與美國的U-2偵察機相似,雖然外形上千差萬別但還是被稱為「U-2斯基」。
不過,戲謔歸戲謔,武器裝備的外形與其他國家的類似並不重要,重要的還要看好用不好用。
上世紀90年代末,莫斯科機械製造設計局牽頭研發了新一代岸防導彈系統——「舞會-E」機動式岸防導彈系統。
2004年9月,「舞會-E」順利通過試驗。2011年11月,該系統被正式編入裏海區艦隊岸防導彈分隊的作戰序列。
2016年俄羅斯加大了在南千島群島的軍事部署,不僅修建了多個軍事基地,而且還增強了太平洋艦隊的力量,甚至直接將「舞會-E」導彈部署了在南千島群島,理論上直接封死了日本的北出海口。
由於該導彈速度太快,加上部署地點太近,日本的防空雷達只有極短的預警時間,這樣短的反應時間令其很難攔截,戰鬥民族這招確實夠狠的。
(宗禾)


※擅改施里芬臨終囑咐,馬恩河會戰給德國戰敗釘下了第一顆棺材釘
TAG:軍武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