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新解讀!新時代,國學進校園後怎樣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最新解讀!新時代,國學進校園後怎樣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進入新時代,國家對於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工作越來越重視,去年秋季開始全國中小學更換了全新的「部編體」新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近幾日,教育部發布信息宣布今年秋季開始高中課本也要進行重大調整,這次課程標準的修改,主要依據當今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十九大的核心精神,重點強調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從而培養中華民族全體成員的文化自信。

高考是當今教育的指揮棒,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都明白,高考的指揮棒往哪指,教師就把學生往哪教;高考考什麼教師就教什麼,高考考試的而主要依據是考試大綱,考試大綱的編寫又是依據課程標準。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這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各學科結合自身特點,豐富充實相關內容。

其中,語文課標最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具體體現是:

一是內容更全

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當今中國各種文化的源頭,諸子百家的創作是擁有大智慧的思想。

這些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使得中華民族在精神領域獨樹一幟。

新時期,我們的政治經濟甚至是科學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可以說我們現在是政治經濟和現代科技的世界領跑者。

但是我們的文化發展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此次新課標在內容上更全面的融入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和時代精神相結合,鑄就新時期的文化輝煌。

這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學習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更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沐浴著優秀傳統文化的春光,讓我們相信自己的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二是分量更多

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佔二分之一」。閱讀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過程,在課標中明確這一規定,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將涵蓋整個教育階段。

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國家規定了學生需要大量掌握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我們急需充足的優秀作品讓學生去讀、去記憶、去掌握。

可是死記硬背的文章並不能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儲存,也不能從中獲得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我們最緊要的任務是創造條件,讓我們的時代氣息融入到優秀傳統文化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

三是要求更高

在全面加強的同時,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

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

這一點要求表面上看是要求學生大量的背誦優秀的古詩文篇目,但實質上是要求學生對相關的古詩文篇目理解內化,領略其所體現的精粹,以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歷史觀和世界觀,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甚至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歷史責任感。

此外,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數學等課標都增加了有關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如美術課標增設「中國書畫」,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增強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標籤,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頑強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固然需要強大的綜合國力,但是更需要我們有強大的文化。

在當今新形勢下,我們更需要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使我們文化標籤更耀眼更明亮。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說了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讓在場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嚇了一跳: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綜上所述,新鮮出爐的高中新課標,充分體現了嚴肅課外閱讀、古詩文閱讀的重要性。而初中和小學2017年開始使用的部編本教材也是「專治不讀書、少讀書「的教材。

新「部編本」教材,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古詩文總數增加了55篇(一年級就有古詩),增幅高達80%,佔比30%。初中古詩文總篇數也提升至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兩者遙相呼應,傳遞出非常明確的信息——閱讀習慣必須從小培養,閱讀量必須有保障,閱讀深度和廣度必須擴展。

正如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所說:「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升學要吃大虧。」這一切,都是越早行動越受益。

我們認為,培養孩子閱讀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國學經典,那裡面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人生智慧!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

(隨手轉給需要的人,傳遞正能量)

毋庸置疑,語文教育進入了新時代

傳統文化走向了新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時訊 的精彩文章:

TAG:國學時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