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處在5-12歲,請花幾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很多時候,習慣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尤其是孩子處在5-12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孩子12歲之前幫助他養成好習慣,不僅會讓孩子受益一輩子,父母自己也會省心很多。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很多,包括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一些必要的禮儀習慣。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禮儀規範。
1、彎腰撿東西、系鞋帶時,一定要蹲下,不能撅著屁股朝天,看起來很不雅。
2、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千萬不要狼吞虎咽,既不利於消化,又有損形象。麵條要咬斷吃,不要往肚裡吸;喝湯用小勺。
3、坐板凳要雙膝併攏,雙手放在膝蓋上,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千萬不要雙腿張開、或翹起二郎腿。
4、到別人家作客時,未經主人允許,不要隨意亂翻東西。
5、不管什麼食物,再喜歡吃也要控制,尤其不要暴食暴飲,不管在家還是在外。
6、到別人家作客,不管主人燒的飯菜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都要發出真誠的讚美,表示好吃,以示尊重。
7、用餐完畢,最好幫主人一起收拾餐桌;即使對方不讓幫忙,也要有這個舉動,表示感謝。
8、接打電話,第一句要說「你好」,話說完畢,讓對方先掛電話;如果對方讓你先掛,說過「再見」後,停頓3秒再掛。
9、別人為你添茶、倒水或提供服務時,一定要欠身坐起或用手扶扶杯子,以示尊重。
10、看別人手機照片或電腦等其他物品,未經允許,不要往下翻動。
11、公共場合,少吃豬手、骨頭、雞爪等大骨頭類食物。尤其是女孩子,齜牙咧嘴啃東西的樣子,實在不好看。
12、對人友善,時刻保持微笑。這是世界通行證,不分國界,不需翻譯,永不過時。
這些禮儀知識,都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具體體現,爸媽不僅要教給孩子,而且自己首先要做好。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爸媽自己做好了,孩子才會「有樣學樣」,自覺遵守良好的禮儀規範。


TAG:正一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