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的工藝美術
相關鏈接

仙才嘆
國家寶藏
朱峰;蔡忻如
00:00/00:00
商代後期,居住在陝西的周族強大起來,聯合個方國滅了商,定都鎬(hao),是為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世襲制和等級制,以禮治國,故在工藝美術上,有其自己的特色。
西周的手工業分工很細,稱為「百工」。
青銅器
工藝美術中最有成就者,仍是青銅器。青銅器十分質樸,反映了禮治的觀念,造型是列鼎列鍾,大小相次;裝飾多呈帶狀,如環帶紋、竊曲紋、垂環紋、瓦紋等,有節奏,有規律,有韻感,此時,饕餮紋已經居於次要地位,一般不用地紋。
大盂鼎,西周炊器。陝西郿縣禮村出土。現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鼎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銘文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
大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時期)一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的青銅器。陝西扶風出土,收藏於上海博物館。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徑75.6厘米。鼎腹內壁亦鑄有銘文2段,主要記錄克依憑先祖功績,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隸的賞賜的內容。
師虎簋,西周中期後段(懿王世)的青銅器。失蓋,體較寬,弇口鼓腹,獸首耳,矮圈足向外撇。通體飾瓦溝紋。
玉器
作為倫理道德和等級名位的象徵,玉器被十分重視。種類有璧,圭,璋,琮,璜,璇,璣等。《周禮》有用玉的嚴格典章制度,「玉不去身」,「比德為玉」,在生佩帶,死後佩玉隨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西周早期
玉鹿
陝西寶雞市博物館藏西周中期
玉鹿
染織
養蠶,繅絲,織帛,種麻,采葛,織錦,染色,此時已經有專門的分工。絲織品中除了羅,帛,紗,絹,綺外,已經出現錦。《詩經》』中記載有「錦衣」,「錦裳」,「錦帶」等。染色有植物和礦物染料,還出現了媒染,多次染,漂染有方法。
刺繡已經作為衣服的裝飾所有,用十二章(即十二種紋樣)上衣為繪,下裳用綉,稱為後來歷代的官府。
西周時期
服飾
陶瓷
原始青瓷:高嶺土製胎,敷有黃綠薄釉
青釉瓷罍,西周文物。高9厘米。原始瓷是制陶工藝向前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伴隨原料的優選和高溫窯爐的出現而出現的。西周原始瓷是在商代原始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造型也有改進,如器物的底部由商代的圜底、內凹底改變成大平底或裝一個向外撇出的圈足,使器物在放置時更加平穩。
現收藏於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
漆
漆作為六材之一,采有定時,作為車、弓塗層或是各種器皿。
西周彩繪獸面鳳鳥紋螺鈿漆缶,中國漆器的歷史源遠流長,當我們看到清代乾隆時期螺鈿鑲嵌的漆器的精美綺麗,也許並沒有想到,螺鈿漆器的出現早至西周,甚至更早。這件漆器的遺迹使人們不得不相信,3000年前的中國人已能夠製造並使用這樣精美的器皿。
春秋末期《考工記》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周王室東遷洛邑,是為東周,此時亦做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紛爭各自為政,百花齊放。
下一期,繼續春秋戰國的工藝美術。
參考書籍:中國工藝美術圖典
由紋物整理


TAG:紋物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