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曼達·布魯克斯:從紐約都會到英國鄉村,演繹現代版歸園田居

阿曼達·布魯克斯:從紐約都會到英國鄉村,演繹現代版歸園田居

曾是巴尼斯紐約(Barneys New York)時尚總監的阿曼達·布魯克斯(Amanda Brooks),在一次慢節奏的鄉村度假經歷中獲得了對生活的全新頓悟。在那之後,她辭去了曼哈頓萬人艷羨的工作,奔赴英國科茨沃爾德(Cotswolds)——一個群山環繞、充滿詩情畫意的魅力鄉村,開啟了新的旅程。在科茨沃爾德的法爾格林農場,布魯克斯尋常的一天是從馬背上開始的,迎著日出,騎著駿馬,愉悅地馳騁在鄉間路上。KINFOLK撰稿人Harriet Fitch Little 特意前往拜訪,記錄下屬於布魯克斯的「歸隱」生活。

▲阿曼達·布魯克斯

5年前,在紐約的時尚界,布魯克斯作為巴尼斯的時尚總監,有著最為繁忙的工作日程。因著名氣與自身的優秀,布魯克斯在圈內備受寵愛也常常特立獨行。她是Met Gala 的常客,是Vogue雜誌的老朋友,也是DVF品牌的學員。2001年,這位金髮貴族(據《紐約時報》所描述)穿著Christian Louboutin 定製款鞋履嫁給了她的丈夫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鞋子是由克里斯提·魯布托(Christian Louboutin,法籍設計師,同時也是婚禮的嘉賓)親自操刀設計。

當下的布魯克斯,徜徉在典型的農場生活中,不緊不慢,恬靜美好。「我想我已經愛上這種英式鄉村生活了。我就像一個啦啦隊隊長,帶著典型的美國時尚印記,為我現在的生活瘋狂吶喊加油。」布魯克斯說。

前往農場採訪布魯克斯的時候,正下著雨,我們便在客廳待了一會兒。屋內的裝修有些陳舊,但是是英國上層階級青睞的高品位簡約風格;牆紙有些褪色,窗帘的內襯也散落在外面。一隻巨型的、名叫Ginger的搜救犬正在掉毛,它渴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布魯克斯這裡時常都能見到動物——她定期幫當地獵場撫養獵狐犬。

屋裡只有很少幾件物品還能讓人聯想起她過去的華美生活,比如幾個用復古豹紋圖案面料製成的沙發靠墊,是布魯克斯的一個朋友送給她的。「我還有幾個類似的枕頭,但基本上都不常用。」她輕描淡寫地說著,「我並不知道豹紋究竟有什麼實用之處。」

▲在法爾格林農場,有很多小動物。

關於布魯克斯是如何過上當下這般閑適生活,還得從她之前某次生病的經歷說起。據她回憶,那是因為工作過度、身心俱疲導致的。2011年,布魯克斯代表巴尼斯出席巴黎時裝周,持續性、高強度的工作下,健康亮起了紅燈。她說自己當時整個人都不在狀態,連走路的姿態看起來都很奇怪。可是接下來的幾天,她依然堅持出席各大時裝秀,最後,終於以一個病人的身份被送回了紐約。那次巴黎之行,她瘦了10磅,後來還得了帶狀皰疹。

就像一直緊繃的弦突然斷掉,有些事情似乎在一瞬間就變得不一樣了。「我的身體在當時其實已經超負荷了,只是我還沒有意識到。我一年裡有5個月的時間都在出差。年輕時剛剛踏入時尚圈那會兒,我每天熬夜工作至凌晨,趕稿、拍片子,感覺特別興奮。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我心裡所在乎、所看重的事情也在悄然發生改變。過了30歲,我看秀的時候會喜歡關注有多少人離婚了,或者又有多少人還沒結婚。因為在這個圈子裡,很少有人能夠維持一段穩定、長久的婚姻。」

在那之後,布魯克斯決定該給她的家庭放一個長假,無論是她,她的丈夫,還是他們的孩子——16歲的女兒可可(Coco)和14歲的兒子扎克(Zach),都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而法爾格林農場對於他們來說正好是一個現成的、理想的去處。這個農場是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兄弟姐妹所共同擁有的房產。

布魯克斯希望,來英國之後能讓她擺脫過去對生活、對健康的不用心。「曾經我處在時尚中心,像上了發條般瘋狂工作。我覺得自己好比在一輛疾馳的火車上,看到窗外略過的一切風景都很模糊,什麼都抓不住。」布魯克斯回憶。

▲在英國鄉村,布魯克斯尋常的一天是從馬背上開始的。

看上去假期生活應該適時結束。然而到了2012年,人們對簡單生活的嚮往突然愈演愈烈。用心生活、健康飲食以及返璞歸真逐漸變成了時尚潮流近些年來,人們的願景不再那麼「慾望都市」,相反更崇尚「草原上的小木屋」。布魯克斯發現,她最初逃離城市喧囂、移居鄉下的「任性之舉」,正是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所夢寐以求的事情。她骨子裡的「前衛本性」無形中使她又開了次先河,引領了「隱居生活」這一潮流。她說:「我是到後來才知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渴望逃離大都市,追求寧靜與自然。」她Instagram的主題也從各種別緻的時尚造型轉變為農場的小動物們:雞、驢、豬、兔子、小羊還有馬……

這次離職也為布魯克斯換來了一份新事業。搬來這裡5年,她慢慢開啟了田園牧歌之旅:她的新書《Farm from Home》將在2018年6月出版,書中以獨特視角講述城市女性的鄉村生活,從生活方式到食譜菜肴;同年,她還會在斯托昂澤沃爾德(英格蘭格洛斯特郡一座山頂上的小鎮)附近的集市上開一家商店,取名為Cutter & Brooks(Cutter是她的本姓)。布魯克斯對這家商店的規劃著重家居選品,而非時尚,她希望從一個都市女性的視角出發,讓鄉村生活變得更為精緻。

「我原本以為只是來英格蘭度假,休息一段時間就會乖乖回去,直到我意識到自己正逐漸從過去的職業抱負和成功事業中抽離出來。現在,我覺得在這裡找到了安定的感覺。」

▲布魯克斯發現,她最初逃離城市喧囂、移居鄉下的「任性之舉」,正是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所夢寐以求的事情。

可是,如果不是曾經的身份引發人們對其「避世而居」的關注,那麼她還會如此享受這種生活嗎?「也許會吧。」布魯克斯說,「事情就這麼發生了,我不想去考慮太多。現在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想辦法保持自己對生活和創意的靈感,要知道,『38歲退休』這個想法對我來說簡直太恐怖了。」不過布魯克斯也在理性思考:會不會是因為鄉村生活的突然流行使得這次隱居變得格外有吸引力?

布魯克斯的坦率讓她顯得更有魅力。當我談論起她的自傳《Always Pack a Party Dress》,提到這本書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具有遠大抱負和野心的職場女性形象」時,布魯克斯並沒有去解釋成功女性理所應當必備的特質,相反她卻說:「挺好啊,我很害怕變得自負,只要永遠處在努力的狀態,我覺得很不錯呢。」

事實上,布魯克斯所經歷的一切都並非出於偶然,是她骨子裡的樂觀與勇氣推動著她一步步走向前。在20歲的時候,布魯克斯便開啟了職場「首秀」——成為時尚攝影師帕特里克·德馬舍利耶(Patrick Demarchelier)的實習生,這個機會是她在一家餐廳就餐時主動向偶遇的大攝影師要求所得的;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大名鼎鼎的高古軒做「畫廊小姐」;兩年後,她又在一家鞋店為這位藝術大亨做同樣的工作;之後,她把職業目標轉向了服裝品牌Tuleh,儘管這家公司無法滿足她的薪水要求,但她還是堅持留下來——作為補償,她可以拿到很多免費服裝。當時的布魯克斯躊躇滿志,期待著可以和Tuleh攜手將品牌做大、做強。

▲搬來農場5年,布魯克斯慢慢開啟了田園牧歌之旅。

現在的她依然一副樂觀上進的樣子,不同的是,這一次,布魯克斯開始認真地為自己而活。「坦白說,過去我一直在為那些名人工作,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在代表別人發言。」回憶過往,她難免有些動容,年輕時不顧一切,無數次為了迎合品牌、取悅客戶而變換著自己——從妝容、衣著,甚至是性格。「20年來不斷的自我重塑終於畫上了句號。我終於可以不再去追趕時尚趨勢了。」布魯克斯說道。

紐約新聞媒體對布魯克斯的熱議此起彼伏,一波又一波。時尚界的刊物一直熱衷於討論布魯克斯當下的生活狀態,有些把她搬去鄉下的舉動定義為一種「對享有極大特權的生活的盡情放縱」;也有人持支持觀點,The Cut 雜誌曾這樣評論:「如此歲月靜好的安寧生活把布魯克斯從時尚的枷鎖中解救出來,使她獲得了更多的自我感悟。」

不論何種評價,都難免以偏概全,因為很多時候,結果來自於自身與客觀因素的雙重作用。布魯克斯早期的成功在自身進取之外,還得益於一眾女性時尚前輩的栽培(她在布朗大學的室友是Caroli-na Herrera 品牌創始人的女兒,她曾與自己的職業導師、DVF的創始人Diane von Furstenberg 的兒子約會過);她在英國鄉下的完美轉型,和她嫁給了一個受過伊頓公學教育的紳士、藝術家兼農場主不無關係。她與我分享了對騎馬打獵這項運動的喜愛,認為這是最具社會包容性的運動之一;她也支持村裡流行的,把孩子們送去寄宿學校的風俗,覺得這有益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布魯克斯長談之後,我的腦海里一直呈現這樣一幕:冬日來臨,英國鄉村銀裝素裹,布魯克斯一家棲居在鋪滿雪花的童話世界裡,溫馨而美好。

▲布魯克斯分享了對騎馬打獵這項運動的喜愛,認為這是最具社會包容性的運動之一。

當我們討論到媒體對她的評價時,布魯克斯顯得十分淡然,並不急於去辯解什麼。她回憶起之前有篇文章諷刺她不可一世,狂妄自大,在鄉下隨便穿個休閑服也得是大牌設計師量身定製的,但當地人誰會知道那是什麼品牌!布魯克斯並不贊同這種說法。「我在時尚界摸爬滾打了20年,這就是我的風格,並且我值得擁有這份獨特。」她一邊說著,一邊隨手拿來一件Balmain品牌的雙排扣短呢大衣,這是Vogue雜誌之前討論過的一個設計, 她穿著去參加了孩子學校的運動會。布魯克斯這會兒穿上它打趣道:「你也可以認為這是我從美國軍旅商店淘來的。」就在那時,我似乎體會到眼前這位女性骨子裡所滲透的時尚感。就像有些人穿很好的內衣純粹只是為了讓自己舒適,布魯克斯身上流露的時尚,是渾然天成的氣質,也是她習慣的生活方式。一件普通的T恤價值300美元,穿在身上不是為了彰顯價格, 而是對品牌設計理念與創意態度的認同, 儘管很多人看不出它的特別。

我們開車到了跑馬場,這裡是一片開闊的土地,馬兒們正在賓士。我覺得更像是來到了動物園:有扎克喜歡騎的毛絨絨的豬;一匹馬正和自己的孩子們享受親子時光,慵懶愜意。時光流轉,布魯克斯已經深深愛上了這片遠離喧囂的土地。多數日子裡,黎明破曉時便能看見她騎著馬的颯爽英姿,沐浴在初出的日光里。她享受這項紳士運動,並鼓勵她的女兒也像她一樣愛上騎馬。「可可騎馬馳騁的時候是我平時從未見過的樣子,在我眼裡,她就像是一個勇敢的女英雄!」布魯克斯說道,「而可可對騎馬這項運動的熱愛又給了我一個繼續生活在此的篤定理由。」

我們隨意地散步,布魯克斯拿出相機開始拍照,她還一臉認真地說:「你知道嗎,我騎馬的時候也能刷Instagram。」此時此刻,眼下這幅行雲閑適、融入自然的生活畫卷,怎能不讓人留戀。後來布魯克斯告訴我,她回紐約的時候,內心一直懷揣著不安的心情。她說:「其實過去的20年里我一直都很焦慮,只是當時的我不曾察覺。」

▲阿曼達和她的女兒可可都習慣並享受著「馬背上」的鄉村生活。2018年6月,阿曼達將出版一本關於在法爾格林農場生活的書。

有的時候,布魯克斯也會懷念過去。「在紐約總是會有人邀請我參加各種派對,我總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關注。」她說,「離開了那裡,我只能在閱讀中去感受這座曾經帶給我自信和驕傲的城市了。」

她回憶起曾經和Net-a-Porter的創始人納塔利·馬斯內(Natalie Massenet)的一次談話。納塔利也和布魯克斯一樣離開了一手創辦的零售帝國去享受屬於自己的郊野生活,她告訴布魯克斯:「阿曼達!你正在孕育一次新的生命呢!」在我看來,確實如此。當下的布魯克斯,正在迎接一場生機勃勃的、來自春天的復甦。

- THE END -

撰文 / Harriet Fitch Little

攝影 / Pelle Crépin

本文節選自《KINFOLK四季》冬季刊「運動特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彩KINFOLK四季 的精彩文章:

源於性別的特質,令女性音樂人更加珍惜自我經歷

TAG:精彩KINFOLK四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