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民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數字貨幣監管政策很快出台 不是禁止而是去劣存優

人民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數字貨幣監管政策很快出台 不是禁止而是去劣存優

文/秦普岳

近期,國家要對加密貨幣進行新一輪監管的消息不絕於耳,首先是對比特幣挖礦進行限電與引導清退,然後是央行召開閉門會議商討對出海與場外交易進行監管,互聯網金融協會點評批評迅雷的IMO發行模式,深交所喊話區塊鏈概念股,以及上一周央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關於開展為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雖然截止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系統的正式文件頒布,但種種跡象表明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即將來臨。

與之相對的是,目前泰國政府對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表現出非常友好的態度,就在1月19日於曼谷舉辦的東南亞區塊鏈高峰論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教授發表了關於「數字貨幣市場的監管反思與趨勢」,詳細論述了當前我國的對數字貨幣市場的監管政策,並為泰國政府給出了監管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楊東教授(右)

就大家關心的我國數字貨幣與ICO未來的監管政策問題,我們金色財經對楊東教授進行了採訪,以下是具體內容。

關於近期流傳的國家將要出台數字貨幣政策,場外交易與海外交易行為將被監管的傳聞,楊東教授表示消息屬實,而且必須要嚴厲監管。但是說監管是要徹底杜絕數字貨幣交易與ICO是不確切的。嚴格監管不是為了禁止,而是為了讓良幣驅逐劣幣,把劣幣淘汰掉,把壞的項目趕走,這樣才能給好的項目留下生存與創新的空間。如果不去嚴格監管的話,不好的項目與代幣太多,不利於區塊鏈產業與數字貨幣市場的健康發展。

而且,即將到來的監管會更加嚴格,不要以為不好的項目跑到國外就監管不了,跑到國外一樣有很多監管的措施與辦法。至於怎麼去監管,上午我已經講過,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ICO本身應該有一個定位,它是一種金融創新,政府應該運用監管沙盒等手段,在合法、風險可控的環境下,允許部分優質ICO項目發展,而不是簡單的通過一刀切的辦法阻礙創新。

其次,ICO應該納入證券的範疇進行監管,結合股權眾籌的試點對ICO進行管理。我國證監會近期可能會開展股權眾籌試點,這將是ICO合規發展的一個機遇。

最後,開展跨境監管合作。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將數字貨幣交易和ICO納入法律監管體系內,我國政府可以與這些國家開展跨境合作,共同採取措施保護投資人和金融消費者的利益。例如,海外持有合法牌照的交易所在中國違反規定,一樣可以通過跨境合作的方式進行處罰管理。可以採取對賬戶,包括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的監管,對不法分子從源頭加以監管,包括投資人、消費者的教育和保護工作,對反洗錢,恐怖主義等不法的交易進行打擊。

由於嚴格的監管政策的消息,最近幣圈對此非常恐慌,不久前幣價的普遍大跌,有人認為一定程度上就是受監管消息的影響。同時,根據我們所了解到的,目前一些區塊鏈企業開始變得低調,比如在宣傳方面老實了很多。部分曾經宣布要進軍區塊鏈的傳統企業,最近也紛紛發表聲明澄清與區塊鏈之間的關係,可以說無論是對幣圈而言,還是對區塊鏈行業而言,2018年的開始就迎來了一次行業大降溫。

對於幣圈與區塊鏈行業降溫,楊東教授認為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當前Token發行熱、區塊鏈熱並不利於行業長久的發展,降溫是一件好的事情,區塊鏈企業低調、務實一些好,可以更塌心的去把項目去做好。越是宣傳多的項目越有可能是忽悠的,越有可能不可信。他們應該做的是把項目做好,同時留出創新空間。只有這樣,我們國家才有可能真正推出自己的ICO試點。我們國家政府其實很願意鼓勵創新,願意研究與發展數字貨幣與ICO,包括我目前還在幫助央行與證監會研究怎麼搞試點,包括怎麼搞ICO與數字貨幣交易的試點。

另外,楊東教授表示,我國新的數字貨幣監管政策,將會很快出台。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ICO、數字貨幣交易情況錯綜複雜,政府暫時還沒有能力去甄別什麼是好的ICO,什麼是不好的ICO,數字貨幣交易也是一樣。因此為了讓不受監管的ICO與數字貨幣交易瘋狂的、朝向不利的方向發展,目前只能採用一刀切的政策。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太久,央行等監管部門正在研究與制定相關的政策,ICO與數字貨幣試點有望在今年出現。

不過,在數字貨幣交易與ICO合法合規之後,幣圈將不會再像以往那樣瘋狂,炒幣暴富的神話終將要成為過去,與之一同的還有比特幣與現有的代幣模式。只有這樣,區塊鏈產業才能進化,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色財經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行業虛火過旺 但我為什麼說它是正規軍?

TAG:金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