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舊上海三大亨最終結局:一人慘死家中,一人掃大街,一人客死他鄉!

舊上海三大亨最終結局:一人慘死家中,一人掃大街,一人客死他鄉!

按照清朝皇帝日常作息表,皇帝起床後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讀《聖訓》(註:新皇帝登基後,命史官編纂前任皇帝的《實錄》和《聖訓》,並每日晨讀先皇《聖訓》,作為施政的座右銘。)這一點,即使末代皇帝溥儀在退位也是如此。在清朝的歷史裡共有12位皇帝,溥儀作為末代皇帝, 他最佩服的先皇是誰呢?

可能大家會想到是滿清奠基者努爾哈赤、「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或者乾隆皇帝。大家都想錯了,溥儀最推崇的清朝皇帝是雍正。在溥儀所著的《我的前半生》有這樣的記載,「我這時對雍正的《批諭旨》特別欽佩,我決定遵照雍正皇帝「察查為明」的訓示行事。」溥儀為何如此推崇雍正,要知道雍正僅在位十三年,而且關於雍正即位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

康熙大帝的文治武功為「康乾盛世」的出現,奠定了一個基礎,但康熙晚年卻出現了國庫空虛、貪腐嚴重等一系列嚴重問題。作為「九子奪嫡」的獲勝者,雍正從康熙哪裡接手一個看似富強的國家,其實是一個爛攤子,當然這樣的局面也給雍正施展才華提供了舞台。

筆者曾在很多文章中提到,雍正不僅是清朝最勤勉的皇帝,而且算得上是中國帝王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康熙在位十三年間,他留下了一千多萬字的奏摺批語,要知道當時是用毛筆書寫的,這堪稱一個奇蹟。雍正一年只在自己生日那天休息一天,正是如此勤政,有人說雍正是活活累死的。

上面是溥儀推崇雍正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是雍正,可能大清早就滅亡了。溥儀《我的前半生》還記載這樣一件事,溥儀退位後居住在紫禁城後半部分,曾多次出現了偷盜和縱火現象,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溥儀想來想去,最終還是在雍正的《批諭旨》中找到了辦法。雍正曾在大臣的奏摺中這樣批示,「可信者人,而不可信者亦人,萬不可信人之必不負於己也。不如此,不可以言用人之能。」

雍正還批示,「即經歷幾事,亦只可信其已往,猶當留意觀其將來,萬不可信其必不改移也。」溥儀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找身邊的太監們去打聽,外加自己去偷聽太監們的談話。種種跡象表明,溥儀還是想有一番作為,奈何生不逢時。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被陽光撫摸 的精彩文章:

TAG:當被陽光撫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