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魔族、神族之爭,誰是愛爾蘭真正的統治者?
一般來說,當人類的智慧發展到一定高度,肯定會對於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產生興趣,所以大部分民族都留下了關於世界起源的神話。然而凱爾特人卻沒有這一類型的神話。一種最為合理的猜想是:早期凱爾特巫師德魯伊禁止凱爾特人用文字記錄宗教知識,只能通過德魯伊口頭傳授,在羅馬征服期間,大量德魯伊遭到殺害,導致這些知識流失。今天流傳下來的凱爾特神話,大部分是由基督教士收集整理的。出於信仰原因,他們不可能原封不動的將所有收集到的凱爾特神話保留下來,勢必要刪改掉那些不符合基督教教義的神話,特別是創世神話這塊,最容易和《聖經》產生衝突,是首當其衝要被消除的。
如今的凱爾特神話分為四大故事群,分別是:神話故事群、烏爾斯特故事群、芬尼亞故事群和諸王故事群。烏爾斯特故事群以前已經介紹過,今天來介紹神話故事群,這個故事群也叫做「入侵故事群」,內容主要源於12世紀編成的《入侵記》,講述的是各個民族相繼入侵愛爾蘭的故事。在神話的時間線上,是四個故事群中最早的。
凱爾特人
比思到來
《入侵記》的開端與《聖經》中的大洪水接軌,最早來到愛爾蘭土地上的人叫做」比思」,是諾亞的兒子,《聖經》中其實沒有這個人,是《入侵記》的作者附會出來的。上帝打算用大洪水毀滅人類,命諾亞修建方舟,並帶領自己的家人和動物乘上方舟以躲避大洪水。比思卻被諾亞排除在方舟的乘客之外。
在女兒的建議下,比思造了一座神像,向神像祈禱。神像告訴比思說他也應該造一艘船躲避大洪水,然而神像的法力沒有上帝大,不能預知大洪水什麼時候到。比思造好船後,就帶著拉德拉和芬坦兩個男人和51個女人一起乘船出海了。他們在海上航行了7年,到達了愛爾蘭島。三個男人分配了島上了土地以及女人,過起了新的生活。之後,比思和拉德拉死去了,這時大洪水才姍姍來遲,淹死所有的人。唯有芬坦活了下來,他先後變成了大馬哈魚、鷹和獵狗,他在世上又活了5500年,掌握了愛爾蘭大地上的一切知識。又過了300年,另一批殖民者來到了愛爾蘭,芬坦將這些知識傳授給了他們。
愛爾蘭
帕蘇朗到來
第二撥兒人來到愛爾蘭的人是帕蘇朗一群人。帕蘇朗是諾亞的兒子雅弗的後代,他殺害了自己的雙親,企圖篡奪王位,結果被國民挫敗,帶領著48個人逃到愛爾蘭。當時的愛爾蘭地貌和今天有很大不同,有3座湖、9條河和一塊平原,但是再帕蘇朗統治期間,有許多新的地貌奇蹟般的湧現出來。例如:帕蘇朗的兒子如瑞死的時候,挖墳時突然出現了一座湖,這座湖遂以如瑞的名字命名。
帕蘇朗將愛爾蘭劃分成5個省:東部的倫斯特、西南部的芒斯特、西部的康諾特、北部的烏爾斯特和中間的米斯,「米斯」即中心的意思,是國王的直轄領地。這種劃分方法體現了一種方位崇拜的觀念,古代中國人、印度人等國的神話中也存在將大地按照東南西北中劃分成5塊的地理模型。帕蘇朗劃分的五省中的西南芒斯特省大概是由於客觀因素的限制,無法準確的落在南方。
愛爾蘭四省,米斯後來被撤銷
弗魔族
在帕蘇朗統治期間,愛爾蘭土地上出現了一群不速之客弗魔族,這是一群體型巨大、奇異、生性殘忍的民族。沒人知道他們是何時、怎麼到達愛爾蘭的,只知道他們是諾亞的孫子迦南的後代。傳說,諾亞有一次喝醉酒,躺在帳篷里裸睡。迦南看見了,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含,含又把這件事告訴了兩個兄弟閃和雅弗。閃和雅弗就拿衣服給諾亞蓋上。諾亞醒來以後知道這件事了,就詛咒不懂事的迦南「要給他的兄弟當奴僕的奴僕」。《入侵記》的作者卻改成了迦南的後裔全都變成了怪物,也就是弗魔族。這一種族的性質比起人類,更接近於妖魔。也有些學者認為他們是被妖魔化的海盜。帕蘇朗一族和弗魔族為了爭奪愛爾蘭的統治權展開了大戰,最後弗魔族被趕到了北海的托里島上。但是他們還是會經常到愛爾蘭劫掠。
弗魔族幻想圖
圖安
帕蘇朗一族最後毀於一場大瘟疫,唯有帕蘇朗的侄兒圖安倖存下來了。他獨自生活了22年,變成了行將就木的老人。有一天晚上他睡去了,醒來以後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匹年輕健壯的雄鹿,並且成為愛爾蘭所有鹿的國王。當他以鹿的形態老去以後,他又變成了一頭年輕的野豬,成為所有野豬的國王,就這樣,後來他又經歷了鷹和大馬哈魚的變形。當他變成大馬哈魚期間,被一位女王吃進了肚子里,結果他變成了女王的兒子降生了。他經過了好幾次轉世,見證了從帕蘇朗開始的整個愛爾蘭的歷史,並且全部記得一清二楚,正是他將這些歷史告訴了基督教士。圖安的故事和芬坦的故事非常相似,兩人顯然是同一人物分化而來的。
大馬哈魚在凱爾特神話中被視為智慧的化身
內曼德到來
在帕蘇朗一族滅絕以後,來到愛爾蘭的是內曼德,他是帕蘇朗的堂兄弟,比帕蘇朗晚到30年。內曼德的船隊啟航時有32艘船,但是他們在海上迷失了18年,最後只有一艘船9個人靠岸。然而,這9個人後來竟然在短時間內繁衍到了8060個人,繁殖能力簡直比兔子還強。
和帕蘇朗一族相同,內曼德一族也遭到弗魔族的侵犯。內曼德在世時一共4次擊退了弗魔族。他死於一場瘟疫,這場瘟疫連帶奪走了2000多個內曼德族人的生命。內曼德族人因此元氣大傷,弗魔族趁機征服了他們,向他們榨取高額的賦稅,每年島上2/3的牛奶和孩子要獻給弗魔族。
後來內曼德族人發起了反抗,他們襲擊了弗魔族的大本營托里島。當時弗魔族共有兩個國王摩爾和柯納。內曼德族人殺死了柯納,但是隨後被摩爾帶來的援軍殺得只剩下30個人。這30個人心灰意冷,離開了愛爾蘭,分別前往了不列顛、世界北方的島嶼和希臘。
弗伯格人歸來
很不幸,去往希臘的內曼德人淪為了色雷斯人的奴隸,稱為「佛伯格人」,意思是「口袋人」,色雷斯人強迫他們用口袋將肥沃的土壤背到充滿岩石的山上。後來,不堪受到奴役的弗伯格人用這些口袋縫製成了小船,逃回了愛爾蘭。在《入侵記》中提到的所有民族中,弗伯格人身上渲染的色彩最少,具有鮮明的人性,所以他們是除了蓋爾人(下文會談到)之外最可能真正存在的民族。
達南族
達南族到來
接下來到來的是圖阿薩·代·達南族,意為「達努女神的後裔」,簡稱「達南族」。他們是前往世界北方島嶼的內曼德族人的後代,但這一族的身上帶又帶有明顯的神性,顯然是神族。只不過是《入侵記》的作者為了淡化異教色彩,而將他們改成人。他們乘坐著一片神奇的雲彩在康納希特降臨。弗伯格人派了一位使者去拜訪達南族,達南族也派出一位代表與之會面。雙方交換了武器,達南族的武器輕盈而且鋒利,弗伯格人的武器沉重而粗鈍,這說明達南族的力量在弗伯格人之上。
雙方代表交換武器
達南族的人提出要和弗伯格人平分愛爾蘭的土地。弗伯格人當然一口就拒絕了。於是雙方在摩伊圖拉平原爆發了第一次摩伊圖拉戰爭。戰爭僅僅持續了4天就結束了,達南族取得了勝利,他們將康納希特省留給了弗伯格人,自己佔領了剩下4個省份。
愛美的神族
達南族的國王努阿達在第一次摩伊圖拉戰爭中失去了一條手臂,而達南族又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他們要求國王在身體上必須完美無缺,儘管神醫迪安·凱赫特給努阿達裝上了一條銀制的假臂(因此他又獲得「銀臂努阿達」之稱),他們還是認為努阿達不適合繼續擔任國王,於是讓美男子布萊斯接替國王的位置。
然而,布萊斯人美心惡,他不僅自己向臣民徵收重稅,還允許弗魔族恢復對愛爾蘭徵稅,由此愛爾蘭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當中。而且布萊斯特別小氣,有一次吟遊詩人科普瑞到布萊斯宮中做客,布萊斯不肯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他。科普瑞大為不滿,作詩諷刺布萊斯。凱爾特人相信詩歌擁有魔法,會對人產生實際的影響。在諷刺詩的作用下,布萊斯長出了滿臉癤子。愛美達南族人便有強迫這位國王退位。此時,正好迪安的兒子讓努阿達重新長出了手臂,於是努阿達再次當上了國王。
銀臂努阿達
布萊斯被罷免以後,對達南族懷恨在心,這時他的母親告訴他,他身上其實流著一半弗魔族的血液。布萊斯遂和母親一起到弗魔族的領地尋父,結果布萊斯不僅找到了父親,還和弗魔族的國王巴洛爾結盟打算一起進攻愛爾蘭。
大英雄盧格
巴洛爾額頭上長有一隻魔眼,射出的視線可以毀滅一切東西。這隻眼睛平時緊閉著,需要使用時,他會命令手下幫他抬起眼皮,因為他的眼皮太重了,自己一個人無法抬起。
但巴洛爾有一個心腹大患:一個巫師曾經預言巴洛爾會被自己的外孫殺死。為了防止此事發生,巴洛爾在一座孤島上修建了高塔,把女兒艾斯尼囚禁在其中,並派了12個侍女看守。
魔眼巴洛爾
然而,有一個叫「凱恩」的人為了報復巴洛爾偷走他的能不斷產奶的神牛的仇,在女巫的幫助下來到了島上,越過了12個侍女的看守,進入高塔引誘了艾斯尼。十個月後,艾斯尼產下了三胞胎。巴洛爾得知這件事情以後,命人將三個嬰兒扔進海里淹死,結果有一個被海水衝到了達南族的領地,被當初協助凱恩的女巫拾獲,送到了父親的身邊。這個孩子名叫「盧格」,他的原型時凱爾特神話中的光明之神。
盧格長大以後參加了達南族和弗魔族之間的第二次摩伊圖拉戰爭。在戰場上,每當巴洛爾的魔眼確實是最棘手的能力,他的視線掃到哪裡,那裡的達南軍隊便死傷無數。但是盧格抓住了他因為疲倦而閉上眼睛空檔,跑到他的眼前,當他一睜眼,盧格就將一塊巨石砸進他的眼睛裡,巴洛爾由此斃命。此戰之後,弗魔族再也無力入侵,盧格當上了國王,愛爾蘭進入了一段相當長的和平期。
盧格的神話,令人聯想到了古希臘佩爾修斯的神話,兩個故事大致相仿。
盧格,原型為凱爾特神話中的光明之神
米萊西安人到來
最後來到愛爾蘭的是米萊西安人,他們來自西班牙,是後來蓋爾人(也即愛爾蘭島上的凱爾特部落)祖先,是《入侵記》中唯一確定實存的民族。當時,達南族分裂為三個王國,正在彼此爭奪土地。米萊西安人到達後擊敗了達南族,殺死了他們的三個國王。之後,雙方約定:從此愛爾蘭的人間屬於米萊西安人,而達南族則隱居到仙境中。
仙境是一個存在於愛爾蘭土地上的人類看不見的空間,只有穿著隱身衣的達南族才能自由出入。在凱爾特神話中仙境經常出現,有時候一些幸運的人類會被邀請到仙境中做客。一些遺迹、墳墓、山丘常常被認為是通往仙境的入口。直到今天,仙境與神族仍然存在於部分凱爾特人的心中。


TAG:蜃氣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