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者的自我追問

教育者的自我追問

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只有具有強烈的衝動、願望、使命感、責任感的教師,才能夠提出問題,才會自找「麻煩」,也才能擁有詩意的教育生活。

在教育征途上,我時常會追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教育於我而言是職業還是事業?只是謀生的手段還是理想的追求?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初心明了者並非多數,那麼,唯有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尋找和發現教育路途上的點點滴滴,逐漸明確事業或是職業之問。

2、當自身的教育理念與現實情況發生矛盾時,你該怎麼辦?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理想和現實之間從來都有一道鴻溝,我能夠做的是什麼?也許,可以做的事情是盡量縮短兩者間的距離,也就是在素質和應試之間尋找一種平衡。對於現實,無需去抱怨,無需去逃避,以積極的入世的態度去面對,以出世的心態面對得失,人生終歸能夠在理想與現實中找到內心真正的需求。

3、「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溪流來滋養它。」教師平時要多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是否在繁瑣忙碌中脫離了時代的發展而忘卻了學習?做與時俱進的老師,留出時間來提升自己。陳校長曾精練地概括了教師提升自己的方法:文科老師多看書,理科老師多做題。事實上,這也是互文,文理科老師都需多看看書,多做做題,唯有知識廣袤,視野開闊,底蘊深厚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交流,成為真正意義上合格的老師。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育如果只注重強調智育,就會直接導致對教育倫理的破壞,對社會道德體系的破壞。在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對學生的知識培養之外,更要注重對學生性格和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的培養。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更要以身作則,「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要把學生培養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該應當是什麼人」,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注重自身言行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以積極的人格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成為一個品格健全的人。

5、做有特色的老師。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如何形成特色,這必將是一個長期摸索和思考、實踐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我遊盪許久,破碎心聲給旅途畫上句號。終點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