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煉成「指環」,一盤走向世界的好棋

香港煉成「指環」,一盤走向世界的好棋

? Chao Gu

文/顧超(經典947主持人,橄欖專欄作者)

哪怕是製作音樂會版(即不需要舞台裝置和道具服裝等),瓦格納的四聯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依然極為難以促成,原因很簡單:首先是需要龐大的樂隊,其次是高水準耐性好的歌手,此外指揮的功力也需要經過非常考驗,加上四晚長時間的演出,觀眾更是極易陷入疲憊。而香港管弦樂團和他們的荷蘭人總監梵志登給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

梵志登 ?張志偉/港樂

Act I, Scene 1: Prelude

 WAGNER, R.: Walküre (Die) (Goerne, DeYoung, Skelton, Melton, P. Lang, Struckmann, Hong Kong Philharmonic, van Zweden)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Jaap van Zweden 

00:00/00:00

▲《女武神》第一幕前奏曲

作為一支專註於音樂會表演的職業樂團,「港樂」做出了極其明智的決定:分四年來進行充分準備和打磨,以純音樂的演奏、演唱來詮釋「指環」,每年上演一部,演一部就出一套唱片。更雄心勃勃的是,「港樂」特邀著名的拿索斯(Naxos)唱片公司提供專業的錄音團隊,由製作人菲利普·羅蘭操刀,在音樂會現場進行專業的分軌錄音,並經過約半年的後期及製作流程後,以CD和藍光音頻在全球範圍內出版。

儘管現在的CD銷售已經日薄西山,為何要說「港樂」此番舉動是「明智」的呢?實際上,儘管實體唱片的銷量已經捉襟見肘,但數字消費取而代之,無論樂團還是唱片公司都能從中分到一杯羹。更重要的是,通過成功的錄音,並不為西方人所熟悉的東方樂團可以獲得大量的關注度,藉助如拿索斯唱片公司這樣的國際品牌強大的平台優勢,能夠比任何的巡演更好的推廣效果,並且迅速被音樂的消費者接受。

? Chao Gu

瓦格納的作品向來以作為戲劇的台本和不斷流動和象徵意味極強的音樂作為標榜,相對十多個小時的表演總長度,「指環」的情節並不算豐富,大段的個體情感渲染和人物之間細微的互動讓音樂會版的設想變得切實可行,而現場觀眾和唱片聆聽者都可以專心關照聽覺,感受到「港樂」多年來精心打磨的更貼合瓦格納音樂風格的聲音。

? Chao Gu

18歲就被選為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首席的梵志登,其演奏和領導才能素來被歷代的指揮大師所認可,轉型成為指揮家可謂輕而易舉,並且迅速從荷蘭走向世界,與樂團的合作遍地開花。2012年以音樂總監身份加盟「港樂」後,他的「指環」計劃就迅速進入實施,他的目標很清晰:提升樂團演奏水準,使其足以駕馭任何高難度作品,並且以錄音出版作為終點,絕非是隨意演出「指環」草草了事,而是要讓這套「指環」留下來。實踐證明,「港樂」在他的超嚴格苦練之下交出滿意答卷,經拿索斯唱片公司創始人海曼先生證實,「香港「指環」的錄音打入了歐美多個銷售榜,比銷售成績更讓人興奮的是,西方世界因為這套錄音知道了「港樂」。

? Chao Gu

筆者在2017年10月於北京國際音樂節上聆聽了梵志登率領「港樂」演繹的「指環」第二部《女武神》,當時就感到樂團聲音極為出眾,而此次在香港文化中心,樂團從樂池重回台上,更讓人驚艷紮實的演奏功底和在音樂修養的精湛表達,弦樂綿密而富彈性和變化,銅管堅實穩定、通透有力,足以與歐洲的著名歌劇院相抗衡。作為小提琴家的梵志登對弦樂的訓練成效進步驚人,才過了三個月,又能明顯感覺到「港樂」弦樂聲部對於瓦格納作品的反應更為細膩,隨著聲區及和聲的變化演變出不同色彩;「港樂」的銅管聲部成員向來以歐美演奏家為主,而此次的圓號聲部由「港樂」年輕的首席江藺和客座首席韓小明共同領銜,標誌著華人演奏家對於銅管領域的不斷拓進。

圓號首席,香港管弦樂團提供 ?Ka Lam

作為「指環」的終結篇,《眾神的黃昏》於1月18和2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超大的樂隊陣容十分顯眼,光是六台豎琴擺在台上就足以讓人「彈眼落睛」,歌手只能在兩側通道上有限活動。此次演出樂隊自不用說,合唱團也是花重金分邀三路,班貝格交響合唱團和拉脫維亞國家合唱團實力確實不俗,聲音透明有光澤,德語吐字清晰準確,戲份雖然不算多但拳拳命中。歌手裡不乏哈爾瓦森、德楊這樣的「大物」,飾演布倫希爾德的巴克敏更是音色驚艷,無比溫暖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極有感染力,甚至讓人不禁回想起伊麗莎白·格呂莫等德國戰時歌唱家。

合唱團,香港管弦樂團提供 ?Ramond Ho

Act I: Prelude

 WAGNER, R.: Siegfried [Opera] (O"Neill, Goerne, Cangelosi, Mechelen, Melton, Hong Kong Philharmonic, van Zweden)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Jaap van Zweden 

00:00/00:00

▲《齊格弗里德》第一幕前奏曲

此次演出也標誌著廣受國內觀眾熟知的低男中音沈洋首次在舞台上正式演出他所鍾愛的作曲家瓦格納的作品。選擇「指環」作為自己詮釋瓦格納的開端,似乎佔據了特別的高度,和眾多一線歌手同台飆歌,他也絲毫不敢懈怠,不僅演唱賣力,而且不乏眼神肢體的表演,相當傳神。老前輩也是盡顯專業精神,哈爾瓦森全程藉助手勢找尋聲音位置,相信不僅是為了現場的效果,更是考慮到錄音工程的需要,他那通透厚實的聲音足可以「跑遍全場」,絲毫不受空間的限制。

沈洋,香港管弦樂團提供 ? Ka Lam

為了更好地服務樂迷,「港樂」設計了一系列周邊產品供大家挑選,現場聆賞後直接購買拿索斯發行的以往三部「指環」唱片的人也絡繹不絕。現場更配有瓦格納號、梵志登使用樂譜、導賞podcast等幫助大家增強對「指環」這部作品的認同。比較有趣的是,贊助商周生生利用了劇中的標誌物件「指環」製作了相關的衍生紀念品。筆者擔心的是人們會因為「指環」在劇中受到了詛咒而不願購買此產品,卻又不得不承認這一合作把「周生生」這個品牌和戒指的形象進行了緊密的聯繫,也不失為大膽而令人印象深刻的營銷手段。

? Chao Gu

隨著梵志登被任命為紐約愛樂樂團的總監,他已經成為了廣受矚目的一線指揮,「港樂」自然也能夠感受到這位實力派大師對樂團聲音和聲望帶來的重要變化,極力守護這筆財富的「港樂」旋即與梵志登續約至2021/22樂季。相信在這位精通藝術和管理的總監率領下,「港樂」品牌的國際化道路會越走越順償。也期待這套傾力打造的「港版指環」能早日全部問世,讓缺席現場的全球樂迷共享這份成果。

? Chao Gu

古典音樂全媒體

《橄欖古典音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橄欖古典音樂 的精彩文章:

鋼琴家們的手到底有多大?!

TAG:橄欖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