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不上進,正在毀掉你

你的不上進,正在毀掉你

學習力是一個人最牢靠的不動產。

01

前段時間,聽說了老前輩梅姨的近況,震驚又心疼。

梅姨是北京人,今年62歲了,做了一輩子的小學老師,55歲從北京正規的公立學校退休。

她退休後並沒閑著,而是到各個培訓學校兼職代課,每天從早忙到晚,一周只休息一天,周末都馬不停蹄地在各處上課。

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天還沒亮,梅姨就趕著上路了,晚上天黑透了才回家。

這一干就又是7年。

本是該呆在家裡安度晚年的年紀,梅姨卻依然披星戴月地忙著。

她住在海淀,幾個月前,固安有一所學校請她去做培訓,離她家的距離遠達80公里!梅姨竟然應允了。

現在,她每周都至少去那所學校工作3天。

梅姨說她很累,看到以前的老同事成天去世界各地旅遊很羨慕,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閑下來。

老朋友勸她別再兼課了,忙了大半輩子了,該享享清福了。

但梅姨說她家裡必須有一個人掙錢,雖然有一些積蓄,但是她的獨生子兒子患病,沒有工作。

她的先生比她大5歲,67歲了,身體也不好,不適合再工作了。但是兩個小孫子成長需要錢啊!作為奶奶,她想讓孫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將來能有錢出國。

於是她主動挑起了這個擔子。雖然她精神頭兒還不錯,但畢竟年紀大了,每天的工作讓她體力近乎透支。

梅姨說她每天早上乘地鐵的時候心裡特別尷尬,上班高峰期,地鐵里的人都卯足了勁兒往車上涌,梅姨也跟著往上去擠。

有一次,在擠地鐵的時候,一個小夥子說:「阿姨,您又不是去上班,就別跟我們這些上班的擠了!」梅姨頓時尬住了。

梅姨感嘆她命不好,一輩子操勞忙碌。

但我認為她的悲劇不能全歸於命運。

梅姨的一些老同事,有的工作了幾年,就成了名師,著書立說,全國各地開展講座,一些大牌機構還請他們編撰教材。

教課+講座+著作,專家教師的發展渠道多元、高端,收入頗豐,走到哪裡都被人捧著,很受人尊敬。

當初進入學校時,大家的起點都是一樣的,學歷也都差不多,但是工作了幾年後,工作成就和能力卻是天壤之別。

那些老師之所以後來成了名師,就是因為肯較勁兒,對教學精益求精,永無止境地鑽研。

而梅姨呢,她覺得這工作是鐵飯碗,就這樣穩穩噹噹干著就行,何必給自己找那麼多事干呢。

她不研究,不進取,幾十年如一日,講得就是那一套東西,退休那天講的課和上班第一天講的幾乎沒什麼區別。

她一直都是在原地踏步,學術上沒有進步。只能用體力上的勤奮去對沖智力上的懶惰,到老了還得賣苦力。

梅姨不學習,所以她沒有讓自己收入翻番的能力,沒有開拓多元收入渠道的能力,因而也就你沒有應對風險的能力。只能用體力換取財力。

我見過好幾個擁有大學文憑,卻在將近60歲的時候還在到處找工作的人。額頭的皺紋間涌動著焦灼,讓人看著很是心酸。

但他們的命運似乎又是註定了的。

年輕的時候,呆在一個體制里,領著還算可觀的薪水,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模式,像個做著固定動作的機器人,不學習、不精進、不創新,工作能力並沒有顯著提高,事業一直沒有突破,沒有上升,薪水和職位一直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們對這種狀態很滿足,沉浸在這所謂的穩定里,以為生活永遠可以一路高歌、花香四溢。

可是一旦個人或者家庭遭遇什麼意外,需要大筆資金和人力的支出,穩定的工作、固定的薪水根本不能應對這些危機。於是一個家庭就被拖入了深淵。

而那些孜孜學習、不斷進取、在行業里不停深耕、把事業做到極致、一直在尋求更好出路的人,早就今非昔比,成了某一行業的領頭人或者大牛。生活體面富足,還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

如果梅姨當初也能有一顆進取的心,肯在自己的領域裡學習、打磨、鍛造自己,不斷提高教學教研能力,到最後,她也會像她的那幾個同事,教學水平越來越高,每隔幾年,能力就上一個台階,她也能成為名師,讓自己身價翻倍,不用再活得那麼辛苦。

有時,看似安穩的工作並不安穩。

有能力去應對風險,才是真正的安穩。

只有堅持學習、精進能力,為自己打通上升的渠道,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讓自己能適時從一條路徑轉換到另一條路徑,才是安穩;年老、競爭、失業,也不能改變你生活本色的能力,才是安穩。

大部分無力改變命運的人,有一個普遍的可恨之處,就是:不肯學習。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永遠是把智力運用到極限的人。

迭代體力,不如迭代智力。

02

或許你也見過這樣的人:糊裡糊塗地混日子,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工作技能,也沒有創業想法和創富渠道,隨時可能失業,但就是不肯學習。

朋友的弟弟N,大學學了一個不痛不癢的專業:野生動物保護。但事實是,他對任何動物都不感興趣。

大學畢業後,N先後找了幾個銷售性質的工作,總共幹了四五年,他不喜歡干銷售,又去開滴滴,開了不到兩年,感覺沒什麼前途就不幹了,經親戚介紹又找到一份雜活幹了起來。

這些年,他不是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就是在考慮換工作。一直活在疲憊和焦慮中。

我對N說:你可以找個喜歡還有前景的工作,一點一滴做起,努力學習其中的門道,做到精通,做到極致。當你的水平處於整個行業的中上端時,別人就不能輕易取代你,你失業的風險就會小很多。如果你繼續學習,不斷奮進,成為那個領域裡的一把手時,你的工作才算是一個安穩的工作。

因為他很迷茫,找不到方向,我就給他推薦了一些書,希望他能從書里獲得一些啟示。

孫正義當年就是在迷茫痛苦時,讀了4000本書後,豁然開朗,找到了一條出路。

N說他會試試。

一年多過去了,我又跟朋友問N的境遇,朋友說:「別提了!他還是那個死樣子!」

我問:我推薦的書他讀了沒?

朋友說:讀什麼呀!這一年,我就沒見他讀過一次書,他連一本書都沒買過,工資全買了煙和酒。我給他買了幾本專業書,讓他提高提高,他全給我扔門外頭了,說學那些沒用。

我看到N有時候在朋友圈裡抱怨生活不順,有一次朋友在下面評論:你要是一直是這樣的狀態,一直不肯學習,你活多久,就不順多久!

朋友的評論,我深以為然。

N說學習沒用,所以他永遠都改變不了命運。

大部分人工作不如意,生活不順遂,都是不肯學習造成的。

不學習,所以就沒有改變現狀的能力,一直陷在那個不如意的怪圈裡。

我的朋友H,大學期間學的專業也是自己不喜歡的,他畢業後找了個喜歡的工作,從底層干起,一點一點學習,買書學習,報班學習,跟著前輩學習,用了五六年的時間,成為了所在領域的高手,年薪近50萬。

有一段時間,H在朋友圈裡發他每日的睡眠時間,他平均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其它時間都用來工作和學習,特別拚命,以至於我都替他提心弔膽,擔心他會過勞猝死。但是他最終扛過來了,在互聯網領域裡幹得很出色。

生活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局,有時是迷局,有時是盲局,如果你不學習,不讓自己變得強大,那個局就會慢慢變成死局。最後,你就會死在局裡。

突圍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本領,掌握技能,試著去破局。

破了那個困著你的局,你才能走進另一番光明天地。

03

我見過一個賣蟑螂葯的65歲大爺。大爺滅蟑螂的年收入是20萬,有時是30萬。雖然跟北上廣白領比,差了些。但他可是一個65歲的普通大爺啊!

大爺是東北人,兒子在北京,所以他也來了北京。他每天幫忙接孫子,平常沒事幹就撿一些紙片和飲料瓶子賣錢。十多年前的一個夏天,他兒子家起了蟑螂,特別猖獗,就請小區里的一個師傅來滅蟑螂。

大爺全程仔細觀察,發現滅蟑螂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把葯和水一勾兌,像打農藥似的繞著牆噴一圈就可以了。

大爺尋思這活兒他也能幹,就偷偷記住了藥水名字。沒過幾天,他也買了蟑螂葯和噴霧器,在小區里貼廣告,開始招攬生意了。

慢慢的,一些街坊鄰居還真開始請大爺滅蟑螂了。

有的人家裡不僅有蟑螂,還有螞蟻等昆蟲,於是大爺就琢磨起了滅昆蟲。他找到了滅各種昆蟲效果最好的葯。

還有飯店有滅老鼠的需求,大爺又琢磨了滅老鼠的方法。他不斷試驗,不斷改進,最後找到了滅各種生物最有效的葯。別人滅不掉的,他能滅掉。於是,很多生意自然就流到了他手裡。

大爺的業務也不斷地擴大,有時候能接到來自某個工廠的大單子,工廠有很多廠房和宿舍員工。一滅就是上百間。除去成本,大爺一個單子能掙一萬多。

這就是學習的力量。老大爺觀察、打聽、鑽研藥方子,就是在學習。

一個因循守舊不願學習的高校畢業生的競爭力,還不如一個65歲的肯鑽研的老大爺。

從長遠看,學習是一件低成本高回報的事。每天除了餵飽肚子,也要記得餵飽腦袋。不斷地給腦袋注入養分和資本,有一天,腦袋裡的資本會在智慧的光合作用下,轉化為口袋裡的資本。

04

其實大部分人都有學習的決心,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起步。事實上,終身學習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兒:

1.多和聰明、好學的人在一起。

這種人,站得高,看得遠,見識多,資源廣,消息靈通,掌握來自各方的信息流,在他們的感染下,你的大腦容量也會翻番。當你迷茫時,他們往往能給你提供一些好點子,或許就為你打開了新局面。

他們一心向學,執著上進,與科技緊密接軌,不會輕易被時代淘汰,他們對於新事物有敏銳的嗅覺和前瞻性。看見他們使勁地往前跑,你就不會躺在原地睡覺,就不會被滾滾而來的時代車輪碾成灰屑。

上進的人,靈魂自帶一種光芒,周身有一股強大的能量圈。多和這樣的人相處,不斷接收正向能量的輻射,久而久之,你也有了超級能量,你也會成為一個高手。

我認識的一個有著多家公司的CEO就屬這種類型,平常不怎麼說話,但往往說一句就能讓人茅塞頓開,看問題的角度簡直堪稱精絕!聽他講話,簡直是在給思維沐浴。能讓人學到很多東西。

2.利用碎片時間,爭分奪秒學習。

這個時代節奏太快了,今天學習的知識,明天可能就過時了,所以要做個終身學習者。

像巴菲特那樣,不論走到哪裡,隨身攜帶一本書。每天不論多忙,爭分奪秒也要至少讀上30分鐘。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說:「我認識的所有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酷愛讀書的。」

想要一個漂亮的、不費力的人生,靠得就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和學習。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碎片化時間,用好了就是巨人,用不好就還是侏儒。

在這個階層固化的時代,學習是你跨越階層的利器,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才有可能實現階層流動,幫助你和你的後代流向更高的階層。

否則,就只能困在目前的階層,一旦發生意外和突變,甚至可能滑到下一級階層。

我有幾個特別愛學習的朋友,我就說說D吧!有一次我聽說她快過生日了,我問她想要什麼禮物,她想都不想就告訴我:「你要送禮物就送我書吧!我有幾本喜歡的書,看好了,還沒買呢!」咔!就給我發過來一個書單。

在持續學習的人身上,會爆發越來越多的可能性。這麼多年,我看到了D 的巨大成長,她的事業每年都會跨一個台階。

3.打造你的學習圈子,積攢跨界資本。

想想你認識的人中,有哪些是特別愛學習、特別上進的,他們就是你學習圈裡的人。你可以經常和他們交流,看看他們在學什麼課程,在讀什麼書。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如果能找到幾個在你從事領域之外的人就更好了,那樣,你就有了跨界學習的資源。他們可以帶著你跨界,幫助你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斜杠青年。

我就在我附近找到一個同樣愛學習的姐們兒,相互交換學習資源。每隔30天,交換一次書,每次交換10本。每次見面的時候,還可以就某一本書相互交流。

4.拓寬學習的渠道和形式。

在AI時代、網路時代,學習的途徑多元多維,學習不一定是正兒八經地抱著一本書埋頭苦讀。

你可以通過手機在Kindle、荔枝、喜馬拉雅、懶人聽書、網易公開課、樊登讀書會等APP上聽書,聽大咖講課,把課程下載在手機上,耳機一插,即使在等車的時候都可以聽上一本書。

各門專業也都有相應的APP。可以在一些講專業知識的公眾號里學習。

聽講座、聽演講、實地參觀、留心觀察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現在科技讓學習日趨娛樂化,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哼哼的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快樂學習。

05

知識是一個人最牢靠的不動產,是一個人的存款,存在腦子裡,等某一天存期到了,那些知識就可以兌換成亮閃閃的人民幣。

把知識轉化為金錢的過程,有時可能比較慢。不像爆米花機,把玉米粒放進去,立馬就能爆出米花兒來。但是只要堅持下去,假以時日,這種化學作用終會發生。

肯鑽研,肯打磨,人生之路自會越來越順!

PS:在AI時代如何高效學習?如何在眾多信息中快速找到最有用的學習資料?如何用一年時間學完五年的課程?如何用半年考下別人兩年才能考下的證?如何用最短時間成為行業大牛?關於這些,我還會陸續在「噠零」公眾號里寫到,敬請關注。

噠零

一個賊上進的青年

伴你一同學習成長

畢生所學都奉獻你

分享是一種氣質

歡迎分享到你的圈

微信公號轉載需授權

催你奮進 伴你瘋長

『按下手指 改變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