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巡航導彈是如何導向目標的?

巡航導彈是如何導向目標的?

1991年 1月 17日凌晨 3時,美國海軍「 洛杉磯」 級攻擊型核潛艇、「 密蘇里」 和「 威斯康星」 號戰列艦、「 提康德羅加」 級導彈巡洋艦,以及「 斯普魯恩斯」 級驅逐艦從紅海和波斯灣,連續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其他城市、橋樑、發電廠等重要軍政目標發射了 52枚 BGM-109C「 戰斧」 巡航導彈。導彈離艦後在距海面 7~15米的高度巡航,進入伊境內後,又在距沙漠50米以下的高度飛行,都像長了眼睛一樣各自尋找自己既定的攻擊目標,因而取得了命中概率 98%,命中誤差不大於 9米的良好戰績。從電視上看到,後一枚導彈準確地穿入前一枚導彈炸開的缺口內爆炸。

可見其命中精度是相當高的。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研製的 V- 1 導彈,射程僅 240公里,命中誤差就高達 4800米。「 戰斧」 導彈飛行 1300公里,沿途有海、有山、有沙漠、有丘陵,即在城市上空飛行,樓房和建築物又大都相似,如何挑選既定攻擊目標、而且又精確地命中的確是相當困難的。它到底採用了哪些絕招呢?

巡航導彈能不能精確命中目標,關鍵取決於它的制導系統。「 戰斧」 導彈使用的是「 慣性導航+地形匹配+數字景像匹配區域相關器」 制導,可見,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制導系統。什麼是慣性導航呢?慣性導航是各類導彈廣泛運用的一種制導方式,它是利用慣性運動這一原理,通過裝在彈上的各種敏感裝置,自動測算導彈飛行中每一瞬間的位置,再與程序裝置中預先確定好的飛行軌跡進行對照和比較,發現有偏差時立即計算出偏差量。

然後控制自動駕駛儀將導彈移向預定飛行軌跡。慣性導航不依賴外界條件,載機、導彈和目標三者之間也不進行任何信息交換,所以一般很難干擾它。但這種制導有一大缺陷,就是積累誤差問題,每小時能漂移 750米,飛行距離越遠,時間越長,誤差越大,所以還要配備較高的導航系統,如地形匹配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府觀察哨 的精彩文章:

潛艇如果能攜載飛機,水下航母就成了當今最強大的武器平台

TAG:天府觀察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