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家調查 顏值即正義

獨家調查 顏值即正義

顏值即正義。每一次「新」概念的提出都是基於某一社會現象或客觀、或偏頗的提煉。如曾經的「外貌協會」一樣,追捧顏值也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當下語言體系中的表達。圍繞新一輪的「顏值經濟」,其背後需求本質是什麼?「美貌淺及皮毛,醜惡深邃入骨。」讓我們一起透過皮毛看顏值背後的「正義指數」。

本次調查中,在各個年齡段里,自認為是「外貌協會」成員的人數都比非「外貌協會」成員多。總體來看,62.27% 認為自己是非典型性 「外貌協會」成員,而15% 的典型性「外貌協會」成員中,90 後佔六成以上。可見,作為年輕人的 90 後更看重顏值只是延續傳統。相比之下,不再年輕,閱歷更深的 75 前已經不再那麼看臉。

關於顏值重要性,有 30% 表示,遭遇過「職場外貌歧視」,認同「外貌影響收入」。在十二星座中,雙子座有 89.47% 自認為是「外貌協會」成員,比一般公認的天秤座高出 1.2%,而金牛座是最不以貌取人的星座。「得顏值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定程度上是共識。

受訪者中,近七成人對自我顏值表示自信,也有超四分之一人不滿意。「滿意」不一定代表這一人群顏值就更高,更多是心理的自我認可,這很重要。而那些對外貌不自信的人中有一些會選擇在臉上動刀。大家對於選擇微整形者的女生及男生的態度中,「接受別人,但自己不考慮」是主流態度,均佔一半以上。雖然不到五分之一考慮過,但為了更美選擇整形還遠非共識。除了整形,還有很多讓人變美的方式,其中占首位的就是選對衣服;其次是健身、髮型、看書和化妝;而選擇牙齒美容者超過美容 SPA,美需要武裝到牙齒。除了人希望更美,對於商品更多人也希望能「顏值在線」。

在調查中,有七成以上人認為,在價格和功能相似的商品間做選擇時,好看的設計變為首要的影響因素;其次是服務人性化;再而是品牌影響力和走心文案。偶像做代言的影響力最小,超四成人不會僅為高顏值的代言人買單。

先富裕起來的西方發達國家在時尚、設計領域似乎更有發言權,不過在調查中顯示,也有四分之一以上人認可中國的產品設計,影響力崛起;而排名第二的則是日本設計。無論是無印良品、優衣庫還是和風日料,日本品牌在中國被「山寨」的速度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受認可度。

與更絢麗的顏色、更先進的材料、更新穎的營銷方式相比,如果電子產品的外觀在風格上更有設計感,有 62.73% 表示會更被吸引。設計感背後是整體的審美觀和體驗感體現,而非僅僅是感官上的刺激和愉悅。

在本次調查最後一題,「最能體現自己審美水平的一件事」中,有 90 後談到,會把家長發來的衣服鏈接都刪掉;有人說是買iPhone、Kindle;或者是以簡約而不簡單的風格打扮自己,不追求名牌;也有人表示,自己設計家居風格和衣品穿搭,用別人覺得很垃圾的單品搭出好看的風格,這件事最能表達自我審美。可見,認可「顏值即正義」的 90 後並不僅僅是金玉其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學院雜誌 的精彩文章:

酷派完成「去樂視化」 但未來之路依舊困難重重

TAG:商學院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