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自從創建這個微信公眾號,隨著關注人數的不斷增加,越來越感覺到責任重大。目前每個家庭多數是一個或兩個孩子,大家都想把孩子教育成人中龍鳳,至少也要能生存,並且要生存的快樂一些,幸福一些。很多家長朋友可能有點著急了。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怎樣讓孩子情商高一點兒?怎樣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怎樣讓自己的孩子人見人愛?怎樣給孩子輔導作業?知道大家很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和具體做法。但是我想說的是,孩子的起點,就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所以說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的栽培自己。我敬佩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

話題又回到父母身上。朋友們一起聊天的時候,會說到同齡人的狀態。發現四十歲左右年齡的人,特別容易往兩個方向走,一種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越來越優雅;另一種是視野越來越窄,不再有太多追求,只想維持現狀,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描述這種狀態,讀來讓人倍感凄涼。說明有一部分人,過了四十歲,心已經死了。當然,選擇最安逸的生活狀態,也不是錯誤。不過,人生的議題並不會因為我們的迴避而遠離。如果我們的狀態屬於後者,是很難教育好孩子的。

最好的情況是和孩子共同成長。記得女兒小的時候跟她聊天,聊到夢想,我問她今年有啥夢想。她說要讓老師表揚,要有更多小夥伴兒一起玩兒。然後女兒也問我有啥夢想。如果家長心如止水,被孩子問住了。是不是很尷尬?每個年齡段我都會問問女兒的夢想,然後也會跟女兒說說自己的夢想。最後約定好一起努力,到過年的時候,看看我們誰的夢想實現了。這種溝通時是朋友式的溝通,也是有共同話題的溝通。更在於我們和孩子都是有追求有夢想的。我始終覺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所以,我總是勸媽媽們,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低到塵埃里,洗手做羹湯,本來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因此還要負起責任,不斷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我們都只是普通的工人、農民,是不是我們的肩膀不能承載孩子的成才了呢?當然不是,不過也會有一點點影響。我們是要有積極向上,不斷成長的態度。這種態度就可以影響到孩子。普通人可以有普通人的夢想,比如明年家裡想建新房、想買空調等等,都是夢想。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督促父母把從前忽略的課程補上,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他人的關係,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怎麼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如果我們不再有追求,怎能激起孩子的追求?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係,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於是,幾乎和孩子綁定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師誇獎了,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頓時灰暗下來。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

最好的狀態是,孩子有孩子的追求,家長有家長的追求。平時關心孩子,但也不應該過度。從而實現家長和孩子各有追求,各有成長,各有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