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依依東望,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抱負

依依東望,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抱負

依依東望,

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抱負;

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榮耀;

望的,是畢其一生最大的成就!

據說大多數中國男人都有兩種情結,一個叫江湖(這必須得歸功於金庸、古龍等大師竭智儘力不惜筆墨啊),另一個叫三國。

小弟我也不能免俗啊,深受其影響。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去少林寺學學一指禪,回來用一根手指頭打敗其他小夥伴。

但今天就不聊武俠了,因為在多年後,當我第一次知道李雲龍時,此結已解(空手的不如帶刀的,帶刀的不如拿槍的,後邊還有飛機大炮……)。不要跟我提什麼抗日奇俠,沒看過。

今天聊聊三國,聊聊司馬懿。

對於很多人,從小三國故事就不絕於耳,煮酒論英雄、赤壁之戰、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千里走單騎……

三國絕對是一出男人戲,英雄們如何成功,有因何失敗,如何才能英勇如關羽,忠貞如趙雲,智慧如孔明,霸氣如曹操,都是男兒們樂此不疲的話題。

但過往大部分三國題材的東西,都是以劉備和諸葛亮陣營為主線講故事,搞得讓人感覺編劇們都是劉備和諸葛亮家的。

三國演義中劉皇叔喊著匡扶漢室的口號,一路征殺討伐攻城拔寨。我方乃正義的化身,我方是歷史的主角。

嗯,這麼說來,三國故事還是我見過的第一個主角提前死掉的故事了。後來孔明,阿斗(劉皇叔樂不思蜀的兒子)不是都被司馬家給滅了嗎,讓司馬家得了天下。

這難道是一不留神兒讓配角不小心干翻了主角、演成了屌絲大逆襲?導演當斬啊!(一看導演就不是劉備和孔明家的)

可歷史哪分什麼主角配角,更沒有編劇與導演,而所謂的正義更是包裹著諸多後人的主觀色彩。

曹操嘴裡的奉天子已令諸侯,到孔明嘴裡成了挾天子已令諸侯,不能因為三國演義讓孔明演了男一號,你孔明眼裡的是非曲直就成客觀真理了。亂世之爭,你主跟皇帝一個姓,你們就理直氣壯了? 不服別稱帝啊。

亂世之際,改朝換代,本就是歷史發展的不變規律。你干不好皇帝,使百姓民不聊生,置子民於水火之中,那就有的是人排著隊等著替代你哩(其實不怕死的人挺多的)。

亂世之爭,哪有誰對誰錯,誰能一統天下平定戰亂,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誰就是對的。

三國時代,最後一統天下的是司馬家,而其中屬司馬懿功勞最大。

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

但三國演義以諸葛亮為主角,有點黑司馬懿的意思,將司馬懿描寫的陰險狡詐(同樣是聰明才智,在主角孔明身上叫深謀遠慮智若神人,到人司馬懿身上就成老謀深算詭計多端了)。

大多數人黑化司馬懿,覺得司馬懿陰險狡詐的原因在於,司馬懿帶領司馬家從曹氏(魏國)手中奪取了天下。

然曹氏的天下不也是從劉氏(漢朝)手裡奪來的,而劉氏的天下大漢(分西漢和東漢,反正都姓劉)之前不是大秦帝國嘛。

大秦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一統的王朝。照這麼說,魏國的曹氏,漢朝的劉氏,都是「造反」了上一朝,都應該黑一黑,而跟隨劉氏打天下的諸葛亮,自詡名正言順,更應該被黑一黑。

萬事萬物都是不斷進化的。

因為進化,一切才得以發展,人類歷史更是這樣。你家皇帝昏庸無能,治理不好國家,還沒能力與智慧守住自個的王朝,被替代那是必然的,你能怨誰。

誰規定你家皇帝就永遠得是皇帝了,否則這也太TM不公平了,天理難容啊。

說了這麼多,重點終於要來了。想必看過這部劇的人,猜到我在說什麼了。對,就是它——《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良心國產(別誤會,我不是在打廣告),它的上一部叫《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名字起這麼長,想要凸顯個性是吧),兩部質量都不錯,口碑也很好。

此劇另闢蹊徑,以三國時代後期的魏國朝政為主線,以司馬懿為全新視角,講述了一個精彩絕倫的以司馬家為主角的三國故事。(嘿,這次編劇像是司馬家的)

做為一個有三國情結的人,自然無法視若無睹,即便像我這種積極向上分秒必爭刻苦努力志存高遠的上進青年很少看花時間看電視。

第一部出來的時候,正好是上學期期末考試。

當時,我就想既然考試壓力這麼大,放鬆一下吧。結果,一天不看就無法安心複習,一看就忘記複習。最後導致我……交了不少重學費。

第二部出來的時候,正好又臨近這學期期末考試。

望著優酷熱播的消息,我悲喜交加哭笑不得……天意啊你真的如此嘛!幾經掙扎我終於還是忍住了,因為上學期的悲痛,因為要充會員啊。

考完試的當天,我就迫不及待的打開優酷,掏出手機,點開微信,借了一個優酷會員。(勤儉節約可是我的優良品質哈)

連著幾個通宵,此劇便被我收割完畢。深夜看劇,真是一點都不累啊。(恨自己,為何考試複習,就沒這等覺悟呢)

看完此劇,拋除以往對司馬懿的偏見,拋除真實歷史與電視劇的差距(畢竟電視劇是種藝術作品,不是歷史紀錄片,藝術作品就有被創作的可能),我覺得此人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任何事物背後必有其道理。

司馬懿此人能帶領司馬家完成一統天下建立王朝的偉業,其必有過人之處,在實現畢其一生偉大抱負的路上,必有一些做人做事的理念值得我們探索與學習。(看劇其實也是一種學習,就看你怎麼看。不要誤以為只有上學讀書才是學習,生活種種皆修行)

前方雞湯預警。

古語云: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語還云: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這正是司馬懿恪守的齊家之道。

想要治理國家平定天下一展抱負,第一要事就是得先把自己的家安頓好。

此劇中的司馬懿絕對是個模範好男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在家對媳婦言聽計從。

他與髮妻張春華攜手走過了一輩子。生逢亂世,世道蒼茫,然攜子之手,與子攜老。多不容易啊。

曹丕當皇帝時,有次給他賞了個小妾,推三阻四,硬是不要。後來無奈,浩蕩皇恩,不敢不從。平日里去趟西屋門前,都得請命夫人。

楊修在月旦評羞辱其三弟,其為弟不平,公開懟楊修,此後楊修與司馬懿為敵多年,直至鋒芒太露而死去。(楊修才智過人,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因衣帶詔一案,為救其父司馬防,幾經生死。

司馬懿說,他做官的初心,就是想保護好自己的家庭。

可見,家對一個要踏上漫漫征程的男人多麼重要。至少,萬一夢想實現不了,還能回家養老。

因諸葛亮的反間計,司馬懿還真回家種過幾次地,但他並沒有意志消沉。

人只有在遇到失敗受挫時,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家的溫暖,親情的力量。

善敗不亡。

一心只想著贏的人,就真的能贏到最後嗎?打仗先要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才能真的笑到最後。

GIF

大勝易,善敗難。這是司馬懿的勝敗觀。

這就像是下棋。《學習之道》的作者維茨金(國際象棋大師),在書中所言,下棋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開局得勝,而是正確的處理殘局。

人生如棋,失敗難免,先懂善敗,終能得勝。

忍常人不能忍,方可成常人不能成之事。

司馬懿的才華和智謀不遜於諸葛亮,可以說如果魏沒有司馬懿,諸葛亮早就平定中原,一統山河了。(小弟我瞎推斷的,真實的歷史不容推斷)

早在三國之初,曹操就以察覺司馬懿之才能及謀略。曹操棄之不用,就是怕司馬氏有超乎君臣之舉。並且在其將死之時,告誡曹丕司馬懿只可以封文職,不可掌兵權。

在這兩任領導面前,司馬懿畢恭畢敬,一再隱忍。大起大落,卻不滅其心智,韜光養晦,靜待時機。

在和諸葛亮交戰之時,為了熬死諸葛亮,堅守城池拒不迎戰。諸葛亮派使者送來女裙羞辱他,部下將士個個義憤填膺。

他不但不惱,且穿之樂之,其度量胸懷足見一般。謀略之遠,智慧之大、心態之好讓人驚嘆不已。

正是這份隱忍,讓他以退為進,於無形中戰勝了諸多人生勁敵。

偉大都是熬熬出來的

司馬懿除了才智過人、能力強之外。還有一大法寶就是,能熬。

我打不過你,我熬死你。

司馬懿當年開始是在曹操手下當的官,但是憑藉干不過你我熬死你的天才品質。他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操的兒子曹丕,熬死了曹丕的兒子曹睿,直到曹操的重孫子曹芳當上皇帝,他才死去。

這種逆天的打法,誰TM受得了!

智若神人諸葛亮

連六出祁山的神人諸葛亮,都被他給活活熬死了。

正所謂,只要活得久,什麼都會有。

司馬懿為了長命百歲、熬死對手,一有時間就鍛煉身體。(這鍛煉身體還真是重要呀)

每天的必修課就是五禽戲,不僅自個練,還帶著家人一起練。就問你,這組團熬死你的架勢你怕不怕!

據史料記載,五禽戲乃是華佗選以虎、鹿、熊、猿、鶴五種動物的不同形象和特徵,創編的一種養生健身功法。

想想,華佗啊~~~~~ 我國一代神醫啊。 嗯,是時候去某寶淘一本回來練練了。

卧龍(諸葛亮)

鳳雛(龐統)

冢虎(司馬懿)

……

(寫這三個主要是這三位外號起的好)

這些人都是東漢末年那個群雄逐鹿爾虞我詐的三國年代裡赫赫有名的大軍師,但是諸葛亮沒完成的事、曹操沒完成的事、劉皇叔孫仲謀沒完成的事,最後司馬懿完成了。

呼嘯龍吟中有一齣戲,司馬懿率大軍來到諸葛亮撫琴的空城之下,兩人隔空相望,在意境中進行了一場交流。

司馬懿:我曾經壓斷過我自己的雙腿,那天,我跟我自己說過,如果有一天,我要是再站起來,我要跑過所有的人,我跑過了武帝,我也跑過了文帝,但,我總是跑不過我自己心裡的恐懼,我跑到了新城,看見你給孟達寫的信,我在裡面找到了四個字,依依東望,孔明你是聰明人,你告訴我,人這一輩子依依東望什麼?依依東望,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抱負;望的,是畢其一生的榮耀;望的,是畢其一生最大的成就。

此時,眼前的孔明化為了一個虯髯灰白的老人,彷彿是時間盡頭的他,在等待著年輕的他。

他終於發現,原來和他對話的不是孔明,是他自己。

眼前的自己,手裡輕撫著心猿意馬,聲音里是無盡的蒼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等待花開的日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