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是成熟的人,看誰都會順眼!

越是成熟的人,看誰都會順眼!

D佛法就是活法

佛法丨人物丨生活

雖說學佛修行,但境界還不夠高,肯定還會有看人不順眼的時候,但我們卻很少反過來想想:

那些被我們看不順眼的人,恰恰是反映我們自己的一面鏡子,照出我們最不成熟、甚至是錯誤的一面。

多年前,在寺院做義工時,有一次在大雄寶殿外有幾個遊客,其中一個看著約摸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看到很多人都在往寺院功德箱里放些錢,然後就跟他身邊的人說,這些人都是迷信的,以為放些錢,就有佛菩薩保佑了,真是可悲、可憐...

我聽了以後本來想跟那個人說,雖然有人確實會有這樣的想法,但也有很多人是正信的,是虔誠供養寺院、供養三寶的,不是為了保佑這些。

但因為不相識,那時還是忍住沒說。其實我更想說的是,在生活中,無論別人怎樣想,怎麼做,是求佛菩薩保佑也好,還是虔誠供養也好,那都是別人的事,都不應該隨便去評頭論足……

像前些年陳游標做慈善,因為做慈善做得比較高調,很多人就說這個人都不是真心在做慈善,只不過是靠做慈善來做自我宣傳炒作而已。但無論他怎樣高調,他確實是在捐錢行善,能行善就是好事,總比不做要好。說到底,都不應該隨便去評判別人……

很多人往往會犯這樣一個毛病:站在自認為公平、道德、正確的制高點,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或事就美化、遇到討厭的就醜化,其實不過是自我認知的淺薄與狹隘。

當這種認知的淺薄與狹隘變成偏見,映射在他人身上時,就會以一種既定的認知思維評價對方,連帶自身的好惡也一併放大,到最後就是哪裡都看人不順眼,哪裡都不會有讓你看順眼的人……

心裡住著一個魔鬼,看誰就都像魔鬼。一個人的成熟之處,在於懂得自我審視,而不是以己度人。越是不成熟的人,越是以自我為中心,總把自己價值觀里所認為的觀點當做正確、當作唯一,繼而拿這把尺子去衡量別人,去審視評判別人,才會看人不順眼。

曾經有不學佛的人問過,為什麼我們總有看不慣人的心理?有人就回答說:那是因為人性中最醜陋的那一部分在作怪。還有的人說:你眼中的世界,其實就是你內心的投射。

其實,按照佛法的觀點來說,這就是一個人我執重的體現,一個我執重的人,特別是以為什麼都是自己對的人,這樣的人就很不成熟,他的心態,在他的世界裡,也很難做到包容別人。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娑婆世界,試試多接觸不同圈子的人,廣結善緣,然後多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先不說慈悲眾生,先做到包容別人。更不要隨意去揣測別人,隨意下結論評判別人。因為這個揣測,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維去下的這個評論,也未必就是對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再退一步來說,那些你看不慣的人未必就是不好,更何況別人為什麼一定要與你一樣呢?保持恰如其分的界限與相處舒服的距離,這樣不是也很好嗎?

一個人的成熟,不是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年紀是增長了,但只是虛長,未必就能成熟。記得以前說過,一個人看破不說破,是一種智慧,其實這也是一種成熟。如果能把這個世間不同的人,都能看得順眼,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成熟呢?D

今日重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法就是活法 的精彩文章:

佛菩薩,我向您懺悔!

TAG:佛法就是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