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赤足跑「從頭到腳」10步指南

赤足跑「從頭到腳」10步指南

赤足跑是一劑靈丹妙藥,它能使你遠離跑步傷病,重新享受運動的快樂;還有助於矯正跑姿,讓你能夠永遠跑下去;它連買鞋的費用都幫你省下了。

赤足跑,除了最重要的兩點:彎曲膝蓋和前腳掌著地,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技術。

「從頭到腳」10步指南的要點

1 頭部、頸部和臉部

保持豎直,臉朝前(而不是朝下),保持身體的有效平衡、正常呼吸和方向。

2 軀幹

保持豎直,保持放鬆。

3 肩部

保持放鬆,允許肩部在水平方向上的轉動,從而平衡髖部的轉動。

4 手臂

放鬆手臂,在垂直方向上快速擺動,起到兩個作用:帶動腿部加快節奏,減少軀幹的過度搖擺。

5 髖部

保持放鬆,允許髖部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然轉動,從而保持雙腳位於身體平衡中心的下方,沿著跑步方向,落地點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

6 膝蓋

落地前彎曲膝蓋,向上抬腳,將雙腿變成減震彈簧,進而減少衝擊力和增加前向動力。

7 小腿肌

保持放鬆,發揮它的力量。如果小腿肌總是處於緊繃和負荷狀態,就會有疼痛感,並且無法像彈簧一樣儲存和釋放能量,最終導致受傷。

8 腳部

及早並經常抬起雙腳,不要踩進地面,腳趾向上翹(這樣它們就不會先著地)。保持每分鐘180步以上的步頻,減少衝擊力,減輕肌肉負荷,進而提升表現。

9 腳底

首先著地的是跖球部,緊接著是腳趾和後跟。注意避免踮著腳尖跑或者全腳掌著地。

10 全身移動

髖部和軀幹帶動整個身體,有一種快要向前栽倒的感覺,這時將足部快速移至髖部的下方來接住自己,每隻腳的著地點都應該在身體的下方,而不是身體的前方。(如果足部在身體前方落地,每踏一步就如同踩了一次剎車,必然採用後跟落地方式,引起的震動逐漸向上傳,最終致使膝蓋和髖部受損。)

本期編輯:湯劍文

「運動助健康」每天為大家推送科學訓練、健身知識,最新體育科技動態,本地體育科研活動信息。歡迎關注、留言互動。同意轉載,但請明確說明出處。----南通市體育科學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動助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運動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