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藏傳佛教的五加行是什麼?

藏傳佛教的五加行是什麼?

在當今時代,許多修行人好高騖遠,輕視前行法,注重甚深法,甚至有些剛剛入密宗的人竟然直截了當修最高的法,這是極其危險的。無論作任何一件事,都必須依循先後次第,修法更是如此。所以,初學者一定要踏踏實實,打好基礎,萬萬不可急於求成,一意孤行,否則必將自食苦果,到時追悔莫及矣。

首先認真修持加行,循序漸進進步入正行,由淺入深而修方才符合前輩承上師的聞法、修法規律,古今中外的諸多上師們均十分重視加行,修法也是從加行開始,次第而行,他們一致認為修加行是修學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基礎。

每個加行為什麼要修十萬遍?

一般為頂禮(大禮拜)10萬遍、皈依和發心各10萬遍、金剛薩埵百字明10萬遍、上師瑜伽10萬,曼茶羅10萬遍。這是藏傳佛教歷代傳承上師們規定的。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保質保量地修完加行,但至少也要圓滿十萬遍的數量,這樣自相續才會調柔。如果是特別傲慢的人,在皈依境上師三寶前一定要磕頭,磕一個不行,兩個三個也不行,必須要磕滿十萬個。如此一來,傲慢就會全部遣除。

五十萬加行對一個人來講,是馴服內心「野馬」的殊勝手段。修行若想智慧境界得以顯露,心性必須要調柔,心性要調柔的話,則必須修五十萬加行。如果沒有這樣修,表面上是佛教徒,但內心還是剛強難化,行為和性格一點都沒改變,那也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因此,修加行的確很重要!

五加行的內容

一 皈依

皈依是佛教一切修法的基礎,也是區分佛教與非佛教徒的標誌。皈依即是受持了皈依戒,皈依戒是一切戒的基礎。一切修法都是以皈依為前提,所以要皈依。在皈依戒之後,才能傳授居士五戒。受了皈依戒,就有了一切戒的基礎,從此以後受什麼戒都可以。沒有皈依就受五戒,這不叫受戒,只是自己的發誓而已,不是正規的戒律。所以,在懂得什麼是皈依後,就可以得到非常圓滿的皈依戒,之後哪怕僅受一條戒,都稱得上是一條完整的戒律!

二 發心

四無量心

發心的目的是讓自己了解和清晰,我要成佛,如果我真的成佛了對其他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其他生命能從我成佛當中得到什麼?或者說,我成佛是抱著一個怎麼樣的出發點,我覺得這是佛教最有智慧的地方,例如我有能力造原子能,我可以拿這份能力來製造原子彈,同樣也可以拿這份能力製造核電廠,而前者是破壞性的,後者是建設性的,最可怕的不是能力,而是用這份能力做什麼的出發點,如果出發點沒有弄好,越有能力越可怕。

三 上師瑜伽

此修法易於進行,無著魔的危險,且能趨入高超成就,一如高科技的機器於一小時內,完成相等於數千工人的工作。此法集納所有其他教法於內,了無遺漏。上師相應法,為增進修持、排除障礙的主要方法,可謂一即是一切的法門。上師相應法,雖名為加行的一部分,而實際上為一切修持的核心,無論寧瑪、薩迦、噶舉或格魯各派,均以上師相應法為修持佛法的基礎。在薩迦傳承之中,我們可發現著名的「道果」,即道與果同時修持的教法。行者必須修持上師瑜伽的甚深精華,其中行者將接受上師身、語、意的灌頂與加持。繼而觀想上師。口授傳承,亦以熱烈虔敬心來領受修法,若無專註虔敬心,就猶如無頭的行屍一般。

四 百字明

目的是清除業障,百字明是一百個字的咒語;佛教多麼有智慧,清除業障是重要的,因為如果業障得不到清除就如同玻璃窗已經充滿的塵土、泥沙,如何才能看到外面美麗的風景。這麼重要的一個步驟卻不是第一個,而是第四,因為要先做皈依和發心,想想也是,讓窗戶擦乾淨了,看到了很多也擁有了很多能力,如果沒有堅定的依止,可以理解為立場,又沒有好的出發點,那麻煩就開始了;所以先要有了前面的兩者,才來清理業障,業障清除了自己的潛能有可能被調動出來了。

五 供曼扎

目的是積累福報,清除了業障擦亮了窗戶,就要積累足夠的資源,然後才可以踏上真正的修行的旅程。

五加行的意義

五加行可以說是正式修行的基礎,可以把修行當作為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做一件自己覺得很重要的事情要準備什麼呢?

一、要建立強烈的信心及渴望

二、要明確做這件事情對自己及其他人的影響

三、放開之前的經驗或束縛

四、要清楚障礙

五、累積自己的資源

能不能成佛真的不知道,但是如果按照五加行的啟示其實做任何的事情前都要打好基礎,這樣的思維如果運用在當下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不是一樣非常有用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凈的培培 的精彩文章:

一樣是活著,為什麼不選擇這樣活著

TAG:清凈的培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