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曉霖:美國為何如此偏袒以色列?巴以爭端何時了?

馬曉霖:美國為何如此偏袒以色列?巴以爭端何時了?

上一期節目

從頭細數耶路撒冷爭端的歷史淵源

同為三大宗教聖地的耶路撒冷

交織著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無數傳說

一個一平方公里的老城

成為牽動全世界輿論目光的焦點話題

近7000年的歷史

耶路撒冷飽受戰爭折磨

它的和平之門何時才能打開?

巴以紛爭中

美國又為何如此偏袒以色列?

馬曉霖教授做客《世紀大講堂》

繼續講述耶路撒冷的前世與今生

主持人:田桐 主講人:馬曉霖

馬曉霖: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國際問題專家。曾在新華社工作17年,常駐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三年,是新華社加沙分社創建人,還擔任過環球雜誌社總編輯和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的研究員。2005年,辭職進軍互聯網業,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實名博客社區,博聯社。

阿以爭端中的耶路撒冷

1922年,今天的聯合國的前身——國聯,授權英國對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進行委任統治。由於在十九世紀以後,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推動,加上二戰期間,遭到了希特勒大屠殺,大量的猶太人逐步向巴勒斯坦地區遷徙,打算在這裡建立國家。衝擊到當地土著和其他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雙方矛盾越來越加劇。

1947年11月29號,聯合國大會通過了181號決議,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其中一萬五千多平方公里給占人口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剩下的一萬一千平方公里給占人口三分之二的土著阿拉伯人。同時把耶路撒冷單拎出來,暫時由聯合國代管。這個分治巴勒斯坦的決議,引發了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世界的抗議。

1948年5月14號,英國託管結束,以色列(國)宣布建立。很快爆發了戰爭,五個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打,以色列在西方大國的支持下,各個擊破,挫敗了五個阿拉伯國家的攻擊,不僅控制了聯合國分給他們的所有土地,還把留給阿拉伯人建國的土地佔據了一大半,包括西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從那一場戰爭開始就分裂了。

1967年6月5號,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閃電戰。先是摧毀了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國的空軍,然後從地面把三國打了個措手不及。直接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整個約旦河西岸,包括東耶路撒冷。

雖然1981年,以色列通過法律,宣布耶路撒冷為永久不可分割的以色列首都,但是這個立場,從來不被全世界接受,更別說阿拉伯國家、伊斯蘭國家。即使1977年,埃及——以色列最大的敵人,最有實力跟以色列抗衡的國家,其總統薩達特訪問耶路撒冷,也沒有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只是願意跟以色列和平相處,而且最後簽訂了戴維營協議。1981年,埃及總統薩達特在閱兵的時候,被激進的穆斯林暗殺,因為他出賣了巴勒斯坦,出賣了耶路撒冷。

在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以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逐步崛起,後來誕生了大家熟悉的已經故去的巴勒斯坦總統,亞西爾·阿拉法特。

亞西爾·阿拉法特

1988年,阿拉法特領導的巴解組織,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宣布建立獨立的、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次年宣布承認以色列。1993年,雙方在埃及幫助下,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經過秘密談判,堅定了有關巴勒斯坦臨時自治的原則宣言,簡稱奧斯陸協議。

1993年9月13號,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白宮見證了以色列總理拉賓,跟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簽署奧斯陸協議。

協議中規定,巴勒斯坦先經過五年自治,加沙、伯利恆、傑里科等等先自治,耶路撒冷問題、邊界問題、水資源問題、安全問題、難民問題,經過五年自治以後再進行最後的地位談判。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簽這個協議,也沒有說要獨佔耶路撒冷。

但是1999年,正好是他們自治五周年期滿,要開始最後地位的談判,因為最後地位談判太難了,針對耶路撒冷怎麼分,就有20種方案,還有難民問題等等,談不下來。

2000年9月,以色列前總理沙龍故意登上了聖殿山,闖進了阿克薩廣場,引發了巴以衝突。新一輪大的衝突開始,直到現在,巴以之間始終沒有緩過氣來。

耶路撒冷爭端與美以關係

在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爭端中,理不清的耶路撒冷歸屬問題是最令人關注的,那麼美國為什麼會突然介入,承認耶城為以色列首都?背後錯綜複雜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全世界現在大概有一千二百萬左右的猶太人,其中在以色列有六百萬人,剩下一百多萬的阿拉伯人,還有其他的民族。另外六百多萬以色列人,大部分在美國。美國的猶太人,很早就移民到了美國,在美國形成了相當發達的影響力。有一句話說,美國控制世界,猶太人控制美國。猶太人只佔美國人口的2%,但他的精英可以說控制了美國的主流社會。美國的國會山,從總統府到國會,華爾街金融界,好萊塢娛樂、新科技、高科技、矽谷,到傳媒,大家能數出來的老大,基本上都是猶太人。

猶太人有非常強大的話語權,而且他們願意參政,願意資政。猶太人形成了一個很強大的社區,比如院外遊說集團,專門lobbying(遊說),跑到議會,幫特定的國家、特定的公司去做遊說,改變立法政策,讓政策有利於這些國家。美國一共有305個遊說組織,其中285個是猶太人組織的。

猶太人對美國政策的影響到了什麼程度,舉一個例子,美國108屆國會,眾議院有23名議員是猶太人,參議員有11名猶太人。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長期的戰略盟友,美國之所以能進入中東,恰恰就是從介入中東衝突,介入巴勒斯坦分治開始,冷戰期間美蘇對峙,很長時間以色列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橋頭堡,是它最重要的代理人,是美國最先進武器的長期購買者,以色列的戰場也長期是美國最先進的軍備的實驗場。

而且美國還把以色列視為一個價值觀的孵化,是一個小版的在中東唯一的民主國家。在價值觀上,維護以色列,也就是維護美國的價值觀。

美以兩個國家,有很多高度默契的利益,也有很多雙打的配合。比方說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過三十多項不利於以色列的決議草案,美國否決的決議草案,遠遠超過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否決的決議草案的總和。大家可以想像,以色列對美國是多麼重要,美國是有多麼容易受到以色列的影響。

然而,美國因為過於重視以色列,引起了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的普遍敵視情緒。

57個伊斯蘭成員國組成的會議組織,集體宣布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的首都。土耳其威脅,如果美國真的要把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土耳其就跟以色列斷交,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相信很多激進的宗教分子,甚至一些骨子裡本來就恨以色列,恨美國的一些阿拉伯或者穆斯林世界的草根,拿這個做理由,會產生更多的反美、反西方的暴力情緒。以色列也不會贏得更多的安全。

沙特、埃及、美國在中東的盟國,包括約旦,都在紛紛譴責美國,也會跟以色列進一步拉開距離。從大的方面來講,特朗普做出這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許諾,也不能在事實上改變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非法佔領。但是卻惡化了以色列的戰略安全環境。所以這件事情,無論對美國、對以色列,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阿以衝突66年

說一千道一萬,最終還是要靠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就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坐下來心平氣和的,不受外部干擾的,通過談判來解決。否則的話,耶路撒冷就會像它在歷史上被毀滅過八次一樣,將一直是引發中東衝突的一個病灶,將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一個大熱點。

精彩問答

Q:聯合國大會反對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該決議無效。這對於美國以後的行動有何影響?

A:特朗普這一次的做法,也許因為他現在強調的是美國優先,務實主義,我不想再當老大了,我當的很累了,我給全世界那麼多國家拿錢,那麼多國家還過來罵我。他通過這種方式,這些國家他挨個都記下來,不管是委內瑞拉也好,還是土耳其也好,從明年起,第一,聯合國的會費進一步地減少,就不承擔責任了。第二步,今天凡是站在我對立面的國家,我全部給你斷了外交援助,那這樣的話,他也省去一大筆的錢。但是,至於說他真的是不是要把他口頭上說的,要招標,要開始建設,要開始搬遷使館這個事落到實處,我覺得他可能要費思量,要權衡這個事情引起的可能更大的外溢效應。因為他畢竟是個商人,他精於算計。我覺得他僅停於表態的話,這個事也就差不多走向尾聲了。如果他還有後續行動,那我覺得美國就麻煩不斷了。

Q:我們經常用中東、伊斯蘭世界這些詞來形容以色列周邊的國家,而伊斯蘭世界也是分化的,有各自的利益和立場,它分別是怎樣的處境?各自重視什麼樣的利益,從而決定了他們對巴以問題的立場?

A:中東是一個地理概念,主要指歐洲的東部、南部這些地中海東岸、北岸地區,伊斯蘭世界是一個地緣的概念,回到中東,沙特、伊朗、埃及、敘利亞,不同的國家,他們之間有很多的矛盾,立場也是有溫差的。但是他們對巴勒斯坦問題,對耶路撒冷問題,就一個立場,巴勒斯坦問題必須得到徹底的解決、公平的解決,至少東耶路撒冷必須成為巴勒斯坦未來的首都。

編輯:二丫、曉楠、巴塔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今日不容錯過的新聞一瞬間0122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