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曲林對抑鬱症患者血清細胞因子 及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解讀
隨著研究的深入,抑鬱症的發病機理假說除神經遞質假說外,又提出細胞因子假說。
自從提出了抑鬱症的細胞因子假說後,大量研究論證了抑鬱症常伴有免疫激活,表現為前炎性細胞因子分泌增多。而且,免疫激活也會引起個體情緒和行為的改變。因此,細胞因子可被看做抑鬱症的生物標記物。
本研究通過檢測正常人及抑鬱症患者舍曲林治療前後血清細胞因子c反應蛋白(CRP)的變化,探討舍曲林對抑鬱症患者細胞因子及CRP的影響及抑鬱症可能的發病機理,為抑鬱症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
實驗目的
觀察舍曲林對抑鬱症患者血清細胞因子及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
實驗方法
選擇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抑鬱症患者50例(研究組),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3l~75歲,平均年齡(41.5±7.5)歲。入組
標準: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和國際疾病分類標準10(ICD一10)抑鬱症的診斷標準。17項版本HAMD總分≥17分。
實驗結果
一、50例抑鬱症患者經治療達痊癒者21例,顯著進步17例,進步7例,無效4例,1例因嚴重胃腸副反應脫落,顯效率76%。
二、研究組治療前血清IL-2、IL-6、TNF-α和CRP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
三、研究組臨床資料與血清IL-2、IL-6、TNF-α和CRP水平之間相關性比較顯示IL-2、IL-6、TNF-α僅與目前年齡、HAMD總分呈顯著正相關(P0.05)。
四、IL-2,IL-6、TNF-α變化率與HAMD減分率呈顯著正相關(P
實驗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經舍曲林治療顯效率達76%,說明舍曲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鬱癥狀,治療後IL-2,IL-6,TNF-α和CRP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IL-2,IL-6,TNF—α與目前年齡、HAMD總分呈顯著正相關,IL-2,IL-6,TNF-α變化率與HAMD減分率呈顯著正相關。提示抑鬱症患者經過舍曲林的治療,臨床癥狀得到緩解,血清細胞因子逐漸恢復,顯示細胞因子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推測抑鬱症患者存在細胞因子介導的免疫激活,免疫激活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及發病機理,在抑鬱症組血清IL-2,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抑鬱症的免疫學標誌之一,舍曲林可能通過對細胞因子的調節改善抑鬱癥狀。
附原文: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