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也納:愛在黎明破曉前

維也納:愛在黎明破曉前

唐小六

在飛往維也納之前,我趕緊又複習了一遍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

儘管這是一部1995年的老電影了,但是傑西和塞琳娜走過的路,作為旅人,你也會經過的——那些似乎永恆不變的地標性建築,你一眼就能認出來。

環城大道上電車經過的哥特式「雙塔教堂」是沃蒂夫教堂,又名「感恩教堂」。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1853年遇刺受傷後,為了感謝天主護佑他死裡逃生,建造了這座「對神的謝禮」,它落成於1879年。

說起倒霉的約瑟夫,他的王后即是大名鼎鼎的「茜茜公主」,1898年她在日內瓦被人刺殺身亡;他們唯一的太子魯道夫年紀輕輕就跟十七歲的情人一起飲彈自盡;約瑟夫的侄子、王位繼承人弗朗茨·費迪南德夫婦則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身亡,這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傑西和賽琳娜並沒有在教堂里探討過這些有趣的歷史問題,他們在一座很小的不知名的教堂里探討了「無神論」和浪漫的「愛情的相互凝視」。如果他們願意走進卡爾大教堂或者聖·施特凡大教堂,那麼他們談論的話題很可能會變成「藝術」。

宏偉的卡爾教堂建於1715至1737年間,為的是紀念卡爾·波羅麥歐,這位對抗瘟疫的守護聖人。修建這座教堂是為了感謝上帝把維也納從1713年那場奪去8000多生命的瘟疫中解救出來。這件巴洛克風格的傑作借鑒了古典建築,有一個穹頂和圓柱支撐的門廊。主祭台也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描繪了卡爾·波羅麥歐在一群天使的簇擁下,駕雲進入天堂的景象。乘坐教堂內的電梯可以讓你接近穹頂的壁畫。教堂的外部環境和它的內部一樣蔚為壯觀,門口的圓柱明顯受到了羅馬圖拉真圓柱的啟發,上面刻有精美的浮雕。而教堂外石砌的水池前,則是亨利·摩爾的現代雕塑。

哥特式的聖·施特凡大教堂位於維也納老城的中心,如果把維也納城比作一圈又一圈的巨大槍靶,那聖·施特凡大教堂就是靶心。這裡最初是一座羅馬式的教堂,修建於1147年,不過保存至今最原始的部分是13世紀的「巨象之門」和西側正門的「異教徒塔」。整個教堂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過去是奧地利王室哈布斯堡家族的專用教堂,如今則是維也納地標和精神中心。教堂內部空間廣大、雄偉而肅穆。我想很多遊客會和我一樣選擇把住宿的酒店選在附近步行不過一兩分鐘的地方,這樣每天清晨或者傍晚,你都有機會去聖·施特凡大教堂里作一下「禱告」。其實更具有吸引力的是,聖·施特凡大教堂廣場周邊就是熱鬧的步行街和商業街,是值得「血拚」的天堂。

傑西和塞琳娜離開唱片行後經過的是瑪利亞·特蕾莎廣場。如果讓我給他們倆當導遊,我一定要推薦他們去廣場兩端的博物館瞧一瞧。一側是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一側是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在藝術史博物館,勃魯蓋爾的名畫《巴別塔》一定會讓傑西感慨「妄想通天的人類啊真是愚蠢悲哀」;而在自然史博物館,維倫多夫的維納斯一定也會讓塞琳娜驚嘆「人類的祖先真是了不起」——在舊石器時代,碩大的乳房、飽滿的肚腹和臀部,就是美的化身,作為生殖的女神,她就是生命繁衍的女神,是永恆的「母親」的象徵。

如果時間有多,還應該去霍夫堡宮,不,應該去美景宮,那裡有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吻》。維也納可以參觀的博物館真的太多了,傑西和塞琳娜兩次停留在阿爾貝蒂娜宮前,那也是一所展覽豐富的藝術館。說起維也納,耳邊就飄起了音樂,對不對?站在阿爾貝蒂娜宮前,你就能看見國家歌劇院。而為國人所熟知的「金色大廳」則在卡爾大教堂的對面。她的全稱是「音樂協會大樓」——除了盛裝出席音樂會,每天午後會有兩場參觀活動,分別有英語和德語解說。我去參觀時,就幸運地聆聽了一段排練演出。

國家歌劇院

音樂協會大樓(金色大廳)

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找到Prater公園的摩天輪。那個「小男孩」和「老婦人」接吻的地方。據說,這個摩天輪在那裡大約有100多年歷史了,乘坐它你可以看見多瑙河,看見維也納森林。是的,維也納的地名Wien(英文Vienna),它來自於凱爾特人的說法:Vedunina,意思是「森林裡的溪流」。維也納的東面是多瑙河,西面就是維也納森林。

冬天的多瑙河畔並沒有詩人,也沒有看手相的占卜老太太。除了音樂會、劇院和圓舞曲,博物館和藝術宮,打發時光的最好去處還是酒吧和咖啡館。在市政廳前有「冬季嘉年華」。傑西和塞琳娜在城市漫步時還可以接著討論的話題有莫扎特、貝多芬、弗洛伊德、分離派運動……

維也納真是一個安靜的、舒適的、恰如其分的舞台。

正如《維也納,散步時別打擾我思考》中所言:維也納是很老練的,甚至狡猾的、沉得住氣的城市,一個曾經全民投票否決了在城裡舉辦世博會的都會。維也納人只想做他們自己,不想世界化,稱雄歐洲的大時代早就過去了,他們想過安穩而又高品質的小日子。你問他們,還想不想讓維也納再一次舉世矚目,他會問你這會不會讓房價飛揚、城市變得擁擠起來呢?如果會,那就不要了,他們很客氣地擺擺手,又把頭縮回了那些燈光很溫暖的咖啡館。

每個人都低頭沉浸在在這份小日子的小確幸、小美好中。在日出之前,維也納本身就是瑰麗的美夢。九年之後,《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set)——傑西和塞琳娜在巴黎重逢。再九年之後,《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傑西和賽琳娜的故事在希臘畫了個完美的句號。

如今再感嘆,傑西和塞琳娜,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容顏易老,韶華易逝,惟有——維也納還是那個維也納啊!

近期精選

@唐小六,80後

遊記作家,著有《你註定會看見的風景》《雪域驢行十日談》

插畫愛好者,作品請見《西班牙——昨日帝國》

《威尼斯——逝水迷城》《安第斯山脈的來信》

2018新作《閱讀與旅行——身體和靈魂詩意地棲居》

即將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小六帶你去旅行 的精彩文章:

TAG:唐小六帶你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