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強調女權的時候,請不要忘記人類還有自由意志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後【置頂】公眾號 查看歷史消息
大家好。
其實今天的文章題目一開始這樣寫的:當我們強調女權的時候,請不要忘記人類的自由意志
更重要
。
隨即我就把「更重要」三個字刪掉了,因為我覺得這涉嫌植入概念。可是呢,就在我認為「更重要」三個字都是一種不客觀而且強迫認知的說法時,卻有人因為抒發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被批評,從而被迫出來道歉。
好,說到這裡,我們來前情回顧一下:
追溯到事情最開始是因為好萊塢知名製片人
韋恩斯坦性侵醜聞被揭露
,之後持續發酵,多名好萊塢女演員,包括安吉麗娜·朱莉,格溫妮絲·帕特洛和羅斯·麥高文在內的二十多位女性對韋恩斯坦
提出了指控
。
事情再持續發酵,譴責性侵犯和性騷擾行為的
#Metoo運動展開
。在Facebook上,最初的24小時內就有470萬人在1200萬條狀態中提到了該標籤。而據Facebook統計,45%的美國用戶至少有一個朋友發布了帶該標籤的狀態。
這本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但是轉折點出現在包括法國著名演員凱瑟琳·德納芙在內的約100名以法國為主的歐洲女性在
《法國世界報》簽署公開信,批判好萊塢反對性騷擾的活動,如:#Metoo等,會矯枉過正。
信中提到:
「強姦是犯罪,但堅持或笨拙地勾引某人不是犯罪」
她們堅持「捍衛人們求歡的自由,這是性自由必不可少的。」
事情再再持續發酵:75歲的凱瑟琳·德納芙被多家媒體單獨點名,被作為反對#Metoo運動的代表人物而報道。也因此在輿論壓力下,
凱瑟琳被迫出來為性侵害者道歉
。
那麼事情到這裡,就算一個節點了。
我不禁想到了查理周刊事件發生後,面對恐怖襲擊,面對槍和筆桿,我們義憤填膺地引用:
「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而在#Metoo這件事中,
說好的誓死捍衛呢?
說好的說話的權利呢??
怎麼到75歲的凱瑟琳·德娜芙這裡就不捍衛了呢???
查理周刊說的話,可比她說的作多了!!!
好,我們也不斷章取義,下面我就把公開信的絕大部分內容粘過來,我們劃一划重點:
「作為女性,我們不認為自己是這樣的女權主義:在揭發對權力的濫用之外,達了仇恨男性和性的地步。
我們認為,對性方面的建議說『不』的自由,不代表沒有了求歡的自由。我們認為一個人必須知道如何回應這種擾亂他人的自由,而不是以被捕獵者之姿,把自己完全與他人隔絕開來。
我的女性朋友們,看到了嗎,如果說全世界思想最自由,最獨立的就是法國女性了。因為從一開始,人家壓根沒把自己當成
弱者姿態
。你可以追求,我可以拒絕。請不要用貞操觀念來綁架女性,因為女性知道如何回應,也有選擇性的權利。我們繼續看公開信的內容↓
「這一波『凈化』的浪潮似乎沒有任何界限
,
我們審查海報上的埃貢·席勒的裸體畫作,我們要求取消羅曼·波蘭斯基的舊作回顧。
一名老師認為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放大》是『厭女』和『不可接受的』。
已經有出版商在要求我們的作品的男性角色『不那麼性別歧視』,談論起性和愛要『比例更均衡』,讓『女性角色受創傷的經驗更加明顯』。」嗯,矛頭還指向了1966年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電影。
以上,我們認為
人類不是僵化的
:一個女性可以在同一天領導工作團隊,同時享受作為男性的性對象,而不是作為『蕩婦』或可鄙的父權制的順應者。她可以確保自己拿到和男性同樣的薪水,而不用同時因為在地鐵上被揉捏了一下就受到永久性的心理創傷,即使那是犯罪行為。她甚至可以把其當成是一次劇烈的對性方面的困苦的表達,或根本不是什麼事。」
這最後一段尤為精彩。這才是所謂的
宣、揚、平、權
,即:女性也可以領導團隊、享受男性作為性對象、不做父權的順應者、確保和男性在相同水平上拿到同樣的薪水等等。如果說有爭議,那應該是最後一句:不應該因為性侵犯或者性騷擾而感到永久性的心理創傷。
在不強迫你們認知的情況下,我說一下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受到性侵害或者性騷擾的人,
永遠不應該為此感到抱歉。
TA們沒有錯,憑什麼要為此而煩惱。
受到譴責和折磨的,應該是那些施害的人。
我知道,這個時候有人要站出來大聲疾呼了:
因為她們捍衛求歡的權利——這就是在給性騷擾創造可能性!
因為她們強調性自由——就是給性侵犯營造土壤!
呵呵,就差沒說這是盪、婦、羞、恥、了。
怎麼?繞來繞去,性侵還是因為女性自己不檢點?
此處真的想要怒吼一聲:你們清醒一點!!!
反對性騷擾妨礙性自由嗎?這不是典型的用貞操觀念綁架女性嗎?
那不妨我們看看這一百名聯名簽署公開信的女性都是怎樣的「蕩婦」:
先說事件主角凱瑟琳·德娜芙,法國傳奇女演員,出演過《白日美人》、《巴黎女郎》等電影,她本人曾經被
公眾票選為法國國家象徵,就是著名的瑪麗安娜半身像的原型。
再說說聯名簽署這封公開信的女性們,
她們大都是藝術家、醫生、記者和性學家等,是法國乃至歐洲各個領域的先進女性,精英群體。
對,不是那種只立Flag、只在社交媒體上轉發而沒有實際行動的空想者。
再說說法蘭西這個國家——從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創作的油畫《自由引導人民》就能看出來:女性代表共和制度,女性引領人民走向自由!
在這樣的文化孕育下,法蘭西的女性怎麼會說出貶損、或者對女性不利的說法!
反而是那些把平權搞成特權,仗著是弱者就哭天搶地的姿態,真不好看。
---------- 代表自由意志的分割線 ----------
接著我想再談論一下自由意志這件事。就在上周六,我剛回顧了一部老電影《冒牌天神》,是我很喜歡的諧星金凱瑞出演的。片中,他被上帝召見並被賦予了和上帝一樣的神力。
臨離開前,上帝對他說,你唯獨不能控制的是
人的自由意志
。所以當男主的女友哭著說想要分手,忘記男主的時候,男主才陡然發現自己哪怕手握神力也沒用。
這裡我們要說的就是,人的自由意志。在#Metoo這件事情中,怎麼還不允許有不一樣的聲音了呢?明明人家呼籲的是平權,呼籲的是不要一刀切,呼籲的是女性不需要因為受到侵害而感到抱歉!怎麼還要扣上帽子,被拉到台前認罪了呢?!
在這裡,我也衷心希望#Metoo能夠以一種健康向上不強迫的姿態持續下去,鼓勵女性勇敢站出來,同時能夠
自由地抒發心聲
——總之千萬不要成為日後談及色變的話題。以及,不要消費那些受害者,我拜託了。
這個事情啊,還讓我想到了美國的PETA動物保護協會,在維基百科上有一句話這樣描述這:「善待動物組織常常以極端行為引起爭議。」我就不想放圖了,大家可以自行去網上搜索。反正連寵物小精靈都被他們揪出來,被譴責為虐待動物......emmmmmm,只能說麻煩讓一讓,你們踩到微生物了。
---------- 有幾個小思緒分享一下 ----------
在日本,如果一名男性在公共交通上被起訴為性騷擾,而該男乘客的手恰巧沒有出現在監控範圍內,那麼罪名就直接會判成立。所以多穿衣服,靠邊站,提高警惕大聲喊什麼的,大概......只適用於我們?
電視裡面總是鼓勵單親媽媽很堅強,超級不容易,即使孩子被迫懷上也要生下來養大,為了家庭各種隱忍等等,呼籲母愛是最偉大的。想說社會也多鼓勵鼓勵父愛最偉大唄,讓"忍辱負重"的爸爸們形象也高大起來?
要不然就要受到指指點點了:一天到晚不著家,一個大男人,天天往外跑,孩子也不管,家務也不做,這個家要完blablablabla......還有,單身爸爸們,要堅強!為了孩子,別再婚!
還有,現在男女比例這麼失衡,真不明白為啥大家總是擔心剩女。
那不是都說了嗎,民政局發媳婦兒,家裡有剩男的,趕緊憑戶口本去領。
別忘了,一邊前往民政局的路上,一邊說:男孩子,到了三十多歲,就不要拼事業了,踏實找個人成家吧,啊不好嗎?再大就沒人要了,成了老處男看你怎麼辦。
說真的,
女權在前進,
平權路漫漫。
想要平等,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說了,
寶寶去買包包了??
··· 猜 你 想 看 ···
→《法國大選他勝她負,但愛折騰的法國女人什麼時候甘當過配角?》
→《管我年過半百還是青春正盛,我的愛情和你有什麼關係?》
→《
19歲時她傷心自己既不美也不性感,
65歲的她依然是法國公認的慾望女神》


TAG:愛Shopping巴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