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我說」知葯善用一家人:濫用抗生素傷不起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葯我說】專欄,逢周二推送!欄目文章均由醫院藥學部藥師撰寫。內容涵蓋各種合理用藥知識,實用、精彩!敬請關注!
知葯善用一家人:濫用抗生素傷不起
文/藥學部 熊芬 主管藥師
微小說人物關係圖
小巴豆放寒假了,這次,他非常安靜,沒有纏著家人帶去遊樂場,而是在電腦上查找著什麼,時而陷入久久的沉思。
兒子,你在做什麼呢?
爸爸,老師布置了假期實踐作業:抗生素濫用的危害。
你查到了哪些資料,能和爸爸分享一下嗎?
抗生素被人類發現和利用還不到100年的時間。在1928 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1943年開始批量生產用於疾病治療,人類從此開始了利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歷史。抗生素家族為治病救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不可或缺的藥物之一。
既然如此,為什麼實踐作業叫:抗生素濫用的危害呢?
我也查到了一些不好的資料。最新的mBio雜誌兩項研究發現,口服抗生素對於健康人群的腸道微生物的影響能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擾亂了人體腸道中正常的菌群分布。
2015年,復旦大學的一項研究也刷爆了朋友圈:江浙滬1000名兒童,至少有 58%的兒童尿樣中檢出一種抗生素,1/4 的兒童尿樣中檢出兩種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樣本中能檢出6種抗生素。
哇,比例這麼高,這些尿液中檢測到抗生素的兒童,都因為生病,服用了抗生素嗎?
還不知道被監測兒童體內抗生素的具體來源。目前認為,臨床抗生素濫用、環境和食品抗生素污染是主要來源。
爸爸,請給我詳細講講這三種來源是怎麼回事吧!
臨床抗生素的濫用,是指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疾病,卻給予了抗生素治療。比如感冒後自行去藥店買「消炎藥」。
那環境來源指的是什麼?
抗生素對環境的污染主要來源於養殖業和生活污水。畜禽或人攝入抗生素後,85%以上會以其原葯或代謝產物的形式排泄到體外,對土壤和水體等環境介質造成污染。以水為例,現有飲用水的處理技術無法徹底清除其中的抗生素,國內外均有從飲用水中檢測到多種抗生素的報道。服用這樣的飲用水也是抗生素暴露的來源之一。
不僅僅是飲用水,我們吃的食物,也是抗生素暴露的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因為使用抗生素可以快速催肥,並且可以避免飼養動物疾病的傳播,導致豬肉、牛肉、雞肉和魚肉中抗生素的含量也在快速上升。研究資料顯示,2010 年全球農場使用了約6.3萬噸抗生素,估計到 2030年這個數字將增為10.5萬噸。
這些抗生素的濫用,或是暴露污染,對小朋友來說有什麼壞處呢?
俗話說,是葯三分毒。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由於其生理結構和功能發育的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環境中抗生素的不良影響。抗生素成分長期存在於體內,將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與炎症性腸道疾病、兒童哮喘、肥胖和腫瘤形成等有關。
抗生素使用有著這樣的原則: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能用一種就不用兩種;能口服就別肌注,能肌注就別輸液;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
生病後,應在第一時間請專業的醫生診斷,而不要憑藉自己的經驗自行使用抗生素。
作者簡介
熊芬,碩士,主管藥師,呼吸專業和抗感染專業臨床藥師,並取得了美國藥物治療管理(MTM)證書。擅長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方案評估、個體化用藥指導和慢病管理。
覺得不錯,請點贊↓↓↓


※「食療葯膳」煙酒過多、頻繁捱夜致脅肋痛、煩躁易怒、食慾欠佳等人群,就飲這款清肝熱靚湯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