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生物塑料需求增長,擠壓傳統塑料增長空間

生物塑料需求增長,擠壓傳統塑料增長空間

本文系商業周刊App付費文章,禁止轉載。

塑料市場的增長將會提振石油需求

「如果生物塑料面臨的挑戰能被克服,它的供應量就會增加」

目前,不少公司在利用植物取代化石燃料生產包裝材料,它們已開始對石油行業意圖增加塑料原材料供應的宏偉目標構成挑戰。

據總部設在柏林的歐洲生物塑料協會(European Bioplastics Association)預測,未來五年,由甘蔗、木材和玉米製成的生物塑料的使用量將至少增長50%。嘉吉公司(Cargill Inc.)和三菱化學控股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Holdings Corp.)都是歐洲生物塑料協會的成員。為滿足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Co.)和樂高(Lego A/S)等公司的需求,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 SE)和芬蘭造紙商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 Oyj)相繼進入這一領域。

「生物化學品和生物塑料可能會削弱一部分石油需求,這和回收塑料容器會侵蝕原塑料總體需求基本是一個道理,」專註於石油工業的研究集團Wood Mackenzie的高級顧問皮埃特揚·范烏伊范克(Pieterjan Van Uytvanck)說道,「如果生物塑料面臨的挑戰能被克服,它的供應量就會增加。」

石化產品需求增長

在1967年上映的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中,影迷們曾聽到過一句著名的論斷:「塑料行業有著美好的未來。」石油公司生產乙烯和其他用於製造塑料的原材料。鑒於電動汽車的發展很可能會削弱汽油需求,它們也一直著眼於在塑料生產領域謀求增長。

塑料包裝材料的普遍使用,讓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廢棄的塑料瓶、塑料袋和包裝物。環保主義者和大量使用塑料的公司開始感到擔憂。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介紹,到2050年,全世界海洋中的塑料數量將超過魚類,塑料成分正逐漸滲透到食物鏈當中。

據歐洲生物塑料協會稱,生物塑料目前佔總體塑料市場規模的1%左右。它們由植物糖加工而成,與傳統塑料的碳足跡相比,生物塑料的碳足跡更小。有些生物塑料還可以設計成在使用後自然降解。這方面的主要生產商包括聖保羅的Braskem SA、美國的Nature Works LLC和義大利的Novamont SpA。

大約70%由石油製成的高價值石化產品最終轉化成了塑料

英國石油公司(BP Plc)技術主管戴維·埃頓(David Eyton)表示:「人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石化行業面臨的一個尚無答案的問題是,『人們將如何應對石化產品對環境的一些影響?』尤其是塑料,越來越令人擔憂。」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塑料市場的增長將會提振石油需求。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計算,要生產16萬個塑料袋,需要用掉1噸乙烯,而生產這些乙烯需要消耗大約8.5桶從石油中提煉的石腦油。

國際能源署稱,預計到2040年,將有一半的石油需求增量來自石化產品

國際能源署的分析師金泰允(音譯)表示:「石化產品將是拉動石油需求的主力。這就是為什麼石油巨頭們非常關注石化產品。」

國際能源署稱,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和道達爾(Total SA)等公司都紛紛擴大在塑料市場的足跡。

沙特阿美首席技術官艾哈邁德·阿爾·克豪特(Ahmad Al Khowaiter)表示:「我們預計石化產品的年增長率將達到4%。這正是我們想利用的大好機會。」

替代品不斷湧現

傳統塑料的替代品不斷湧現。

這類新技術將與那些每天將數十萬桶石油轉化為塑料的大型煉油廠相競爭。

「替代性原材料必須具有競爭力,我相信我們能做到。」斯道拉恩索的首席財務官塞波·帕爾維(Seppo Parvi)在倫敦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預計,生物塑料的價格最終將與傳統塑料價格持平。

根據可口可樂公司的說法,零售商和消費者的生物塑料需求也要增長。

可口可樂公司環保政策主管本·喬丹(Ben Jordan)表示:「如果只有一家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型消費公司努力推動增加供應,那永遠都不會取得成效。整個行業的需求都得提高才行。」

撰文:Anna Hirtenstein

編輯:周靈鴿、鄒世昌

翻譯:王忠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省錢套路丨比特幣暴漲丨風投聚焦針織襪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能源轉型勢不可擋,石油需求見頂的那一天也許會來得更早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