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油價重返100美元?這或許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夢!

油價重返100美元?這或許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夢!

環球外匯1月23日訊--經歷了長達三年的低谷之後,數字100近期似乎終於開始重新出現在原油市場分析師的預測之中。

根據倫敦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的預測,2019年美國以外原油產量的下滑將幫助布倫特原油價格重回100美元/桶上方。

國際能源署(IEA)上周五公布的最新展望報告中也提到了100這個數字。雖然不是對2019年的原油價格做出預估,但其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將首次超過1億桶/日(100 million)。

上述的最新預測似乎反饋出一件事,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正預計石油的暴跌已經結束——三位數的油價即將歸來!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輕而易舉嗎?

看多油價的主流觀點中,需求拉動如今無疑正擺在一個愈發重要的位置。根據IEA的數據,全球廣泛的經濟復甦很可能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達到170萬桶/日,甚至有可能高達200萬桶。有很多例證已經可以證明這一點並非遙不可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目前已將今年全球GDP增長預期從6月份的2.9%上調至3.1%。IEA也在本月中旬表示,幾乎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對石油需求增長構成提振。

不過,對於從需求端入手看漲油價的市場人士而言,當前容易忽視的一點反而是油價上漲可能對需求增長所產生降溫效應,自去年6月以來美國WTI原油已上漲了逾55%,市場上的成品油零售價格也水漲船高。美國汽油和柴油價格目前都已處在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歐洲也是如此。

需要警惕的是,油價的上漲很可能將在一定程度上拖累需求的升溫。國際能源署此前曾表示,在2017年上半年,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的原油強勁需求增長主要是由於「價格下降」。但今年,消費者們不太可能再從類似的價格變動中獲益。不僅僅是這些發達經濟體,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可能在價格上漲後減少對石油產品的補貼,這將進一步放大原油價格上漲對終端用戶的影響。

另一方面,部分發展中國家已經開始從汽油轉向天然氣的進程。IEA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5個非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將汽油等燃油消費轉向天然氣消費合計約54萬桶/日。與此同時,沙特也將發電原油消耗量削減了約10萬桶/日,這樣的趨勢還將持續。

根據IEA的數據,考慮到美國頁岩油產量的不斷攀升,今年非OPEC國家的產量增長仍將超過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這可能將進一步壓縮OPEC市場份額,並削弱其減產的動力。

如果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是正確的,那麼顯然,油價距離重返每桶100美元,依然還很遙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油市 的精彩文章:

TAG:環球油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