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多少文化可以重來——寫在前面

有多少文化可以重來——寫在前面

百篇文物格物性文章,百篇藝術美學評論,十幾場藝術展覽活動,眾多藝術名家訪談……在以後的日子裡,您將跟隨我們一道,開啟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學之旅。作為愛新覺羅家族的一員,有幸親歷一些事,得見一些物,在這裡,我將陪伴您,在藝術的大千世界裡徜徉。

我的祖父,愛新覺羅溥佐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其教子之嚴,我的父輩常常提起,我輩亦深受其教育,在我的幼小心靈里打上深深地烙印。父輩的言傳身教,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我們把傳習書畫藝術當作一種學術訓練,自小就對中國藝術有了獨到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與心得。

今日之開篇,發心於繼承和弘揚祖輩的文化藝術遺產,為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獻出一份力量。兩年的籌備,期間拜訪和就教於眾多國內歷史學、哲學、文物收藏、藝術美學的大家。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對中國傳統美學的理解,有了質的飛躍,更激發了我們的昂揚鬥志。爬梳整理了海量的資料,搜集了可以找到的各種中外文文獻,內容既龐雜又精細,我們拿出全部的心血與精力,力求用最簡潔、清晰的語言講述傳統美學的精神內涵。

與父輩相比,我們的藝術造詣還有待提高,藝術水平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希望憑藉著愛新覺羅家族十幾代人對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執著,在浩瀚的美學研究及文獻藝術傳承上,不負眾望,貢獻家族綿薄之力。同時找回信仰,迎接文化復興的曙光照耀神州大地。

晚清以來,洋務肇始,西學東漸,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思維模式、審美方式,被西方思想席捲而空,傳統的世界觀轟然倒下。五四新文化運動雖然喊出了科學民主的理想,但是幾代人的孜孜以求,也還是在路上。當我看到當代人缺乏信仰,空虛的生活,當代社會荒唐的娛樂熱點,以及因中華傳統文明的缺失造成精神萎靡、行動彷徨,我不禁扼腕。

中國的造境藝術、達觀心境、象形文字、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價值觀、生活儀式感,在近代被不停的篡改、醜化……以至於當代人提筆忘字、遠離書法、無暇書畫,文字之美已無法在筆墨間構建感知,甚至被遺忘。

我們無法改變歷史,卻應當站在今天的舞台上,加入到重塑時代的行列,認真的做幾件實事,追根溯源,找回本該有的中國審美取向和生活方式。讓我感動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加入我們的隊伍,這也是我們提供平台,與其分享故事的初心。

我們將不負眾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不斷為您奉上中國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

合掌感恩。

人物簡介:愛新覺羅恆真

愛新覺羅恆真,字紓采,1978年12月19日生於天津。系清朝道光帝第六世孫,末代皇帝溥儀侄孫女,中國著名書畫家愛新覺羅溥佐之孫女。愛新覺羅恆真作為家族年輕的一輩,致力於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國際現代化審美融合,用現代的語言及符號,將中華藝術弘揚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要用道德的名義綁架我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