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哥釉太獅少保雙耳甁

哥釉太獅少保雙耳甁

哥釉瓷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產品。它的重要特徵是釉面開片,這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成型時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響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脹係數不同,在焙燒過程中,釉面產生較大的張應力,使釉面形成許多裂紋。開裂原是瓷器燒制中的窯病,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有意識地控制並強調開片,造成了一種缺陷美,從而打破了單釉瓷的均衡與單調,化腐朽為神奇,令歷史文人騷客大加讚賞。由於歷史上的哥窯窯址至今尚未找到,加之它的年代確實存疑,因而,成為目前學術界的一大懸案。

中國瓷器發展到宋代,名窯崛起,技藝精湛,流派眾多,呈現出百花爭艷、空前繁榮的局面。同時,宋代亦是香道文化發展得最為蓬勃的時期。在這個得天獨厚大環境下,瓷爐開始飛速發展。宋代瓷器工藝發達,品質與產量都有很大提升,花色、紋飾也更為豐富。瓷爐不像銅爐那樣適於精雕細琢,但瓷爐樸實、大雅、質地精良,形成了簡潔洗鍊的風格,美學價值甚高。

哥窯造型有各式瓶、爐、洗、盤、罐等。論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色有黑灰、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色。從時間上講,這裡應有早晚之別,從產地說也有恐非一個瓷窯的作品,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文中該件「哥釉太獅少保雙耳甁」, 造型清秀古樸,頸修長,呈圓柱形,瓶口下沿飾一對小巧貫耳,腹部呈球形狀。瓶外壁通體施釉,釉面勻凈滋潤,呈白橙色,開有細密片紋。瓶身有中國傳統寓意圖案——太獅,在古代是官名,古代官場三公最尊者為太師,少師與少傅,合成「三少」。他的畫畫紋所表現與字「獅」與「師」均為諧音,象徵著文人墨客的追求目標,寓意官運亨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藏古 的精彩文章:

【藏品鑒賞】千里馬

TAG:盛世藏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