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要考試了
(只是調侃,博君一笑,並無他意)
努力前行
是的,如題,我們,老師們,也要考試了!
估計聽到這一消息,孩子們會覺得特別解恨:讓你們天天考我們,報應了吧,終於有人考你們了。出題的老師,題目出難點,考死他們!批卷的老師,多扣些分,扣死他們!
若孩子們有這種心理,我是極能理解的。但凡學生,哪怕就是學霸,恐怕都會有反感、甚至是厭惡考試的時候。考試虐我千千遍,我待考試如初戀的人,即便有,大概也屈指可數。
關於考試,坊間有形象的說法: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但這不是我的心聲,老天爺知道,如果沒有考試,我會更喜歡做老師的。不用按考綱規定的去授課,不用出題,不用閱卷,不用看孩子們苦哈哈的臉……
更關鍵的是,考試對於我來說,跟一個噩夢差不多。其實我已經不能回憶出自己讀書時在考場上的無助了,人們對於不美好的過往,是會選擇性地遺忘的。但我常常會做和考試相關的夢,尤其是考數學的夢。
考場里,安靜得能清晰聽到無數筆尖在試卷上急切走動的聲音,可我卻看不懂試卷上的字,只知道有填空題,有計算題,至於這些題要怎樣去做,我全然不知。我甚至不知道筆該怎樣拿起來,更遑論寫下答案了。我左顧又盼,我抓耳撓腮,我凄惶無助……滿眼滿心的茫然中,鈴聲響了,老師要來收試卷了。就在鈴聲催命般響個不停的時候,就在老師的身影越來越逼近的時候,就在心底瘋狂吶喊和哭泣的時候,醒了,一身大汗,遍體冰涼,半天回不過神來。
我其實也不喜歡監考,我總覺得監考是這個世界上最無聊的事。除了發試卷收試卷時自己是個活人外,其他的時候,和木偶無異。與監考無關的事自然是不能做的,這是考場要求,也是職業操守。那麼,什麼是和考場有關的事呢?盯著考生,把一切作弊行為扼殺在萌芽階段;盯著考生,一旦風吹草動,快速出擊,人贓俱獲。
是的,監考員存在的前提是,考生都是會作弊的,所以,必須要有人時刻盯著。發試卷收試卷倒是其次的了,不然,監考員發完試卷就可以走,到收試卷時再來便是了。
只可惜,不是這樣的,監考員必須從頭到尾坐在考場里,一前一後兩個人,不能隨意走動,不能去看考生答題,要大聲回答考生的詢問……不被信任的,不只有考生,監考員也一樣,也是有作弊嫌疑的,你若違規操作了,考生是會舉報你的。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同一空間里的兩類人,互相監督,互相不信任。但這不能怪他們,因為根源不在他們自身,而在遊戲的設計者,在於考試的初衷,在於杜絕各種隱患。
考試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據說,有意識有組織的考試活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首領的甄選和部落成員資格的鑒定;若是以漢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首行「對策」作為國家選官制度的發軔,也有近2200年的歷史;再退一步,以科舉考試的創立為起點,距今也將近1400年……不管以何種方式計算,「考試」在中國,都可以稱得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現如今,更有人誇張地說,「考試這種人類社會的特有現象,既是一個普遍的範疇,又是一個永恆的範疇」。嗯,此言得之,人類不絕,考試不止。
眼下,節氣進入了「大寒」,時序進入了「四九」,在全國大面積大幅度降溫降雪的情況下,期末考試來臨了。一時之間,各種關於考試的段子猶如雪花般漫天亂飛。最有代表性的是某高校的試題,如下:請寫出本課程的全稱,開課的時間和地點,授課老師的姓名,本題共41分。
不知道這是真是假,個人判斷,應該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也太過荒唐,如今的大學教育,居然能到這樣的地步:學生不學習,老師沒心胸!
但是,能有這麼多段子手出來調侃考試,我倒是也很欣賞,我們的胸襟還是很寬廣的,雖然久「考」,但也不「焦」。果然是久經考驗的民族,抗壓能力杠杠的。
可以驕傲地說,我也是其中的一員,這輩子考過的試,數不勝數;不考試之後,做過的關於考試的夢,也難以計數。這不,過幾天,我們又要考試了。嗯,關係到飯碗呢,萬不敢掉以輕心。
且盡心複習,安心迎考。祝我的同仁們,都考出好成績。
關注我不?


TAG:米喜的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