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關穴主治:頭痛偏頭痛頰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熱病脅肋痛上肢痹痛肘部酸痛手臂疼痛肋間神經痛瘰癧
外關穴是我們手臂上的一個穴位,不過可能有許多人不知道在哪。其實外關穴在尺骨與橈骨之間。那具體尋找如何尋找外關穴呢?外關穴的主治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想知道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概述
外關穴為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道。
外關穴乃手少陽陽維之會。本穴物質為吸熱後的脹散之氣,此氣外出本穴後交於陽維脈所在的天部層次,故為手少陽陽維之會。
外關穴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少陽之絡,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三焦經。有清熱解毒、解痙止痛、通經活絡之功。
尋找方法
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勢,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或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
頭痛、偏頭痛、頰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
熱病。
脅肋痛,上肢痹痛,肘部酸痛,手臂疼痛,肋間神經痛。
瘰癧。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臨床應用
臨床常用於治療偏頭痛、高熱、神經性耳聾、肋間神經痛、落枕、急性腰扭傷等。配太陽、率谷主治偏頭痛;配足臨泣治療耳聾、目痛、頰腫、項強、肩痛;配後溪主治落枕;配陽池、中渚主治手指疼痛、腕關節疼痛。
備註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陽維脈)。
外關主治
手指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痛,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熱病,胸脅痛。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陽氣。
運行規律
一是循三焦經上傳於支溝穴,二是別走心包經,三是上行於天部並交於陽維脈。
功能作用
聯絡氣血,補陽益氣。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結語:如果我們經常按摩外關穴的話,則是可以緩解手指疼疼以及偏頭痛、高熱和神經性耳聾、落枕等。因此,小編建議大家,每天空閑的時候,按摩一下外關穴,對我們的健康只會有好處,而不會有壞處的哦。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