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們裝備當寶貝,混淆文化,憂心中國復興太快,日本靠攏為什麼
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總是喜歡誰強跟誰學,在明治維新之前的上千年,日本都採取緊跟中國的策略,日本文化有著深刻的中國烙印。可是後來西方國家開始快速崛起,中國在錯失工業革命之後出現迷失,被甩在了後面,這個時候日本開始緊跟西方,把自己稱為西方國家,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在亞洲還被成為西方國家的原因。
近年來,中國裝備科技快速復興,世界紀錄拿到手軟,並且從氣勢上講,中國的發展已經完全壓住了西方。此時的歐美卻呈現出一種疲態,不斷走向衰落的疲態。日本《讀賣新聞》分析認為,中國加速發展、快速復興,最核心的就是這種幾千年沒有割裂的傳統文化,日本有必要在這個文化上做做功課。
日本自譽為掌握了中華文化精髓,甚至聲稱繼承了中國先秦的雄心與血性文化。近期日本把中國的一件裝備稱之為日本國寶的烏龍事件可謂是在網友中間炸開了鍋。中國福建陶藝師李欣紅於學徒時代做的練習品「曜變天目茶碗」,售價只在14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86元),最後竟然被日本當作國寶,甚至聲稱全球只有三件。這個烏龍事件暴露了日本故意拿中國的東西當作寶貝的意圖,也凸顯了日本偷取中國文化的用心。還是學徒時期的練習品就被吹成這樣,據說類似的作品福建的這位女士已經做了上萬件,主要用於出售給遊客作為紀念品。以為韓國大言不慚會把中華文化說成自己的,日本也很厲害,而且更隱蔽。作為中國人我們很好辨別,但作為西方人真的會被帶節奏的。
當然,日本數千年都從中國學習文化,從盛唐時期日本就開始從中國取經,中間不斷偷學我們文化精髓,雖然至今沒有學到,但是日本卻認為自己才掌握了中華文化精髓。日本認為,是文化讓中華民族實現了其他民族都不能實現的多次復興壯舉,是文化讓中國匯聚了當今復興之氣勢,是文化幫助中國創造出了別的民族創造不出來的奇蹟。於是日本開始傳播「唐宋在日本,明朝在韓國」?和「崖山之後無中華」等誤導性解讀,試圖把中國的文化精髓歸結為日本文化。如果說哪個國家對我們常年懷著敵意但是又最了解我們,可能就只有日本了。中國人,要牢記!
當然,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不是日本想誤導就能誤導的了的。就連日本最著名的武士刀也是從中國唐刀學習而來。在洛陽見過復原的唐刀,那氣勢和優美是日本刀不可比的。唐朝之時,兵器中槍為第一,和甲胄一樣,是絕對的民間禁止持有的武器。明清時又有十八般武藝,弓為第一的說法。可惜這兩樣,日本都不行,造不好,也用不好。
網上流傳日本刀是世界三大名刀之一,其實不然,日本刀的弧度起初是工藝不成熟導致的彎曲,歪打正著的符合了力學,但是日本刀的致命缺點在於脆弱,破甲能力很差,所以不敢硬碰硬,甚至在劍道比斗中如果刀刃相擊就判輸。無法大批量生產也是致命缺點,在中國古代的兵力規模下,那點產量實在是杯水車薪。
日本想要把學習中國的東西歸結為自己的文化,並不斷吹噓日本的刀多厲害,日本裝備多精良,其實都是自欺欺人。不可否認日本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其學習了上千年,但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其是很難掌握的。文字也好,國寶也罷,強盜永遠搶不走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多年的民族精神。
日本和美國,一直在系統性的抹黑中國傳統文化,割裂文化傳承,就是要打斷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可是它們想像不到,五千年的大中華文化生命力有多麼頑強,民族凝聚力有多麼強大,蒙元、滿清刀光血影,都已經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同化,它們這些見不得光的伎倆,一如跳樑小丑般能堅持多久呢?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人應該更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為什麼那麼多人去日本旅遊穿和服拍照,卻很少有人穿漢服,不要受慕洋犬的蠱惑,而產生文化自卑感。我們的文化是最偉大,最輝煌的,這是每一個中國人與生俱來的高貴。


※激光與衛星完美結合實現全球首次,日本聲稱影響深遠希望參與合作
TAG:裝備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