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日本為了以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在鼓吹「征韓論」的同時,以武力進攻朝鮮,進而強迫朝鮮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擬在佔領朝鮮以後,再挑起侵略中國的戰爭。圖為「高升」號被日艦擊沉慘況。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1875年9月20日,日本軍艦「雲揚」號。侵入朝鮮江華島附近。朝鮮守軍予以反擊,日艦乘機攻佔永宗島。次年2月26日,朝鮮被迫與日本在江華島簽訂《江華條約》(《修好條規》)十二條。主要內容為:朝鮮開放港口,給日商提供貿易方便條件;日本在各港口派駐領事,並享有領事裁判權。這是朝鮮與日本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它標誌著朝鮮開始淪為日本的附屬國。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下朝鮮民眾受盡苦難,稍有不滿即被逮捕。圖為反抗酷吏的民眾被官府投進大獄,佩戴重木鎖具「首枷」,將被處以重刑。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圖為官府大牢人滿為患,只能把普通房屋改建成簡易牢房。房屋一側用椽子固定成籬障作為臨時收監所。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1894年9月14日,日軍第五師團分四路進犯平壤。在平壤,左寶貴率清軍打退日軍兩次衝鋒。當日軍對平壤城北制高點牡丹台實行三面合擊時,左寶貴不幸中彈陣亡,平壤城北門玄武門失守。與此同時,清軍在平壤城外大同江南岸船橋里擊退日軍,並獲大捷;在城西南大同江北戰場,也阻止了日軍的進犯,勝負未分。此時如能堅持防守,戰事猶有可為,但清軍在平壤之戰的總指揮葉志超竟潰退回中國境內。圖為平壤玄武門。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朝鮮平壤北面的牡丹台。1894年9月15日晨,日軍第三師團的元山支隊和第五師團的朔寧支隊全力進攻平壤北面的制高點一一牡丹台。守台清軍在左寶貴指揮下頑強抵抗。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平壤激戰。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左寶貴(1837-1894),回族,行伍出身,從1880年起,奉命統領奉軍。1889年,授廣東高州鎮總兵,仍留駐奉天(今瀋陽)。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左寶貴率部進駐朝鮮平壤。在保衛平壤戰鬥中,他負傷不退,血染征衣,壯烈犧牲。左寶貴是甲午戰爭中清軍高級將領為援助朝鮮抗擊日軍侵略而犧牲的第一人。圖為山東省平邑縣左寶貴衣冠緣石刻輓聯。

主帥竟帶頭棄城逃跑:百餘年前的「抗日援朝」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十六卷《南京大屠殺》,曹必宏等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侵華圖志 的精彩文章: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