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漫野夜,三兩星火,樹影幾株

漫野夜,三兩星火,樹影幾株

作品,是藝術家自己用編寫密碼的表達

能夠讀懂的人,就可以與之交流

——近思

#圖片來自網路/尷尬的年紀/告別了非主流談論孤獨的時代/又沒到可以研討哲學的時間;談論孤獨,略顯淺薄。

part 1 :我見到過的四種孤獨

上午,考完期末最後一科;下午,買了兩張電影票,連續看兩場電影,打發一個下午的時光。周末躺在床上一整天,除了中午下床取個外賣,直到夜晚凌晨.........這是屬於一個人的孤獨。不是享受孤獨,是習慣。

懇求,懇求另一個根本不熟的人,不要離開。陪伴,陪伴去做一些自己也沒有明確目的的事情,純粹打發時光。有過兩個人,以懇求的語氣,「邀請」我作為時刻相伴的「朋友」,這讓我感到恐懼。這種想通過完全佔有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自私、這種對孤獨的恐懼與逃避........這是恐懼孤獨,交淺言深的突兀感,讓人措手不及。

第三種孤獨,不好說。是享受孤獨,獨立於城市之外,以獨特的眼光看看這個城市的人與事;是逃避,逃避約束和與人的交流,難得的自由時光/放空;是思考,思考問題、追求答案。是習慣、享受,沒有恐懼。

第四種孤獨,屬於藝術家和科學家、哲學家。沉浸在自己的領域裡,對藝術、科學的執著,是一種神往的信仰,對想要的至美與「答案」的追求。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懂得,一條路上只有一個人,確是滿足、懊惱與孤獨並存。

#圖片來自網路/星空下的獨行者,美而不傷/不重不淡

part 2 : 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打發沒有任何可做之事時多餘出來的時間

娛樂業的發展,可以降低犯罪率。娛樂業,把人們的閑散時光加以填充、用娛樂把雜思惡念塗抹、把多餘力量用完。在德國,在一個社區建一個足球場降低的犯罪率,比加派警察、殘酷刑罰帶來的效果更為顯著。

看書、交談、工作....把時間填滿,不留時間去面對那個空洞、神秘而又有些不可理喻的可怕的自己,是現代很多人的做法和生活方式。扎特博格與比爾蓋茨等很多美國的大企業家提倡福利制度,給更多的窮人發錢,讓他們去消費、娛樂,而不是讓他們獨自一人無所事事,因為這必定會帶來社會的不安定。多餘的力量,需要釋放;醜惡的念頭,需要隱藏。而這些都得藉助外物和個人自身的修養,一旦放任很多的個人處在一個獨處環境下,會很危險。

#圖片來自網路/禪意/靜思打坐/身體靜息/在獨處時達到平和

part 3 :宗教、習慣與修養,獨處

宗教。佛教相信輪迴,這一輩子做的事情,會在下一輩子得到結果反饋。打坐,凈除雜念,沒有思考和想法。身體進入休眠,由於不思考就不消耗能量,故可以不食;呼吸,通過身體的皮膚進行呼吸,滿足最低的生理需求。在此種狀態下,身心俱靜,遏制惡念邪思。基督教相信懺悔和祈禱,任何壞事,只要向基督懺悔,就會得到原諒。這是一種坦誠的力量,人都有訴說的慾望,在獨處時靜思,反思過錯,祈禱好事。既是面對自己,又跳過了直接面對最真實的自己。伊斯蘭教,沒有了解很多,但是世界上的宗教,都是為了維持社會穩定、鞏固統治者統治而存在的,啟人善良。

習慣。從小或者求學、工作過程中突然進入一個只剩自己一個人的環境,慢慢會習慣,習慣獨處。在慢慢習慣的過程最初,是悲傷和憤怒,此時的獨處,是本能的一種需求。而本身環境的孤身一人,正好提供了這種環境,等時間過去,走出悲傷或者憤怒,也獲得了一種獨處的能力。

修養。哲學,對於人生意義和自身的思考,是人發展到一定階段,必定會思考的事情。真正去追求答案的人,會藉助先賢聖哲的遺留、自身的思索,得到突破。直面恐懼、惡念與最真實的獸性,最後以人性和意志與之和解。

#圖片來自網路/凈/素/雅/靜

恐懼孤獨的人的熱情,實則是自私

時刻佔有的,是畸形的共生依附,沒有成長

本是有感而發,沒有想到寫了這麼多

結構化思維養成中,part1~part3

我從不懼怕孤獨

因為它一直都是我的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個人在學 的精彩文章:

TAG:那個人在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