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魅族為什麼變得不理性了?黃章的夢想機到底怎麼樣?

魅族為什麼變得不理性了?黃章的夢想機到底怎麼樣?

最近關於魅族15 Plus的消息越來越多,最新信息是魅族15 Plus將採用全面屏設計。

全面屏設計,早就是去年的重頭戲了,如今還想用全面屏衝擊用戶的視覺和感官,恐怕是很難成功了。

為什麼魅族15 Plus備受關注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魅族老闆黃章的賣力叫好。

去年出,黃章就在個人微博說要出山,要打造魅族的夢想機,但很現實的是,去年的魅族 PRO 7並不成功,畫屏雖然是創新的,但沒有抓住用戶的興奮點——全面屏。

而2018年的夢想機,魅族15 Plus終於上了全面屏。從目前的曝光信息來看,上下邊框收窄的比較明顯,僅僅頂部有一個窄窄的邊框。很顯然,這應該是老闆黃章的「強迫症」和工匠精神帶來的驚喜。

不過,對於黃章的夢想機,全面屏版的魅族15 Plus似乎來的有些晚了,恐怕很難有多大的作為。

只是目前尚未明確最終的發布時間,那個「大約在春季」的猜測希望能夠成真。

回顧最近3年魅族手機的發展,很明顯能夠感受到,魅族變得不理性了!

早前的魅族,絕對是一個很講究,有堅持、有品位的品牌,雖然不能跟那些動輒數千萬銷量的手機大戶相比,但憑藉獨有的品牌調性,吸引了一批忠實的粉絲。那個時候,我身邊就有不少人是煤油,說起魅族產品,如數家珍。

雖然後來在小米等互聯網品牌的衝擊下,魅族有點勢弱,當仍然是煤油心目中的王者。

可是到2016年的時候,情況發生變化了。

2016年,魅族用流水線的方式召開新品發布會,前後一共是14款新品。雖然是新品發布會,但很快大家就意識到問題了,所有的新品,在硬體配置和外觀設計上,基本沒有太多的新鮮玩意,曾經的「小而美」的調調徹底消失了。

對於這一年發布的新品,網友的評論相當直白貼切:套娃一樣的魅族手機。

而去年,魅族發布會突然的減少了,僅有6款。其中除魅族 PRO 7這款旗艦產品外,都是魅藍千元機。然而,魅族 PRO 7銷量慘淡,反響平平。而魅藍千元機也早就在洶湧的機海被淹沒的無影無蹤。

這兩年,魅族一直在衝量,發布會一個接一個,新品一個接一個,但精品卻消失。以前的魅族講究精品,一年就那麼一兩款產品,個頂個的強。但後來就開始玩流水線了,月月發新品,月月沒新意,萬年聯發科。

去年,正是全面屏大紅大紫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廠商都在擠破頭上新品。可魅族呢,不僅沒能趕上全面屏的班車,還在旗艦機上摔了一個跟頭。搞的十分狼狽。結果就是,魅族多位高管出走、線下門店出現關閉,裁員風波等不斷鬧騰。

為什麼這兩年的魅族很反常,那麼不理性了呢?

其中的一個原因應該是從領跑到跟隨。

當M8 、M9發布的時候,魅族可以說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然後就靠著一年一精品的路子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格調。這個時候的魅族,是絕對的領跑者,它在給手機增加更多有格調的東西。

可現實是殘酷的,小米來了。小米一開始就表現出一個屠夫的角色,首先在價格上「打遍天下」,這誰能受得了,直接不讓別人做生意啊。不過,很快大家都反映過來了,各種貼身打鬥。但是魅族,也許是不屑,也許是反應慢了,總之是沒太看上這個玩法的。

很快,問題就出現了。

再後來,魅族意識到問題了,可它沒有認真的找路子,而是沿著小米踩過的「野路子」一步一步向小米學習,活在了小米的陰影之下。

而2016年的機海戰術,其實就是魅族不理性的集中爆發。各種混亂,產品線混亂、產品設計混亂、定位混亂,定價混亂等等。總之,曾經的品牌堅守和產品特色消失殆盡。煤油變成沒有。

雖然2017年,黃章回歸搞了一些動作,但魅族PRO 7失敗了,沒有成功的產品,煤油必然會流失。想拉攏回來,就沒那麼簡單了。

為什麼羅永浩的鎚子手機走到春天了?為什麼不將就的一加小有成就了?這就是小而美和特有格調的意義。

如果當初魅族能堅持小而美,而不是追求什麼規模效益,我想情況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象限 的精彩文章:

馬雲說要拆校並校,蓋宿舍買校車,鄉村教育這樣做靠譜嗎?

TAG:科技象限 |